金秋时节,在河南省邓州市龙堰乡刘道村,50亩晚秋黄梨标准化示范园种植基地,只见株株梨树挂满果实,一派丰收的景象。
“从眼下长势看,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梨园的主人、邓州市龙堰乡刘道村穰原合作社理事长贾新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贾新林介绍,基地内栽植的晚秋黄梨每个重达0.5公斤~1.5公斤。进入盛果期后,每棵树能产梨30~50公斤,每亩地可产梨5000公斤左右。
谈起晚秋黄梨的种植经历,贾新林说,邓州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的渠首城市,为确保首都和工程沿线人民喝上甘甜的丹江水,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名特优经济林和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等。贾新林从中看到了发展机遇。经过多方考察,贾新林发现种植晚秋黄梨将是一条致富捷径。
于是,他带领种植户多次到河南漯河、浚县、省农科院等地投师学艺。经过几年的摸索,贾新林他们不仅掌握了黄梨种植的技术,并探索出晚秋黄梨的培育技术:施农家肥、矿物肥,喷洒低毒生物农药等,这样结出的梨不仅金黄硕大、绿色无公害,还特别招人喜爱。该市张楼乡孙渠村民、穰原合作社社员许秀勤的四年生梨树,去年在两次大风灾后亩产仍达8000斤,亩产值超过2万元。
为了更快带领群众共同富起来,贾新林毅然放弃了自己收入颇丰的农资生意,2008年成立“穰原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决心把“晚秋黄梨”产业做强做大。2009年“穰原”牌“晚秋黄梨”在国家商标局正式注册成功,同年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基地认证。2010年“穰原”牌“晚秋黄梨”被第七届农运会指定为独家专供农运会特色农产品。
合作社成立时,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笨,家里人也极力反对,可生性倔强的他顶着家庭、朋友的压力和质疑,一心扑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大道上。他先后组织农民1000多人分批到穰原合作社社员许秀勤的“晚秋黄梨”园和合作社的示范园参观,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梨王”。据悉,目前全市已发展晚秋梨种植面积7000多亩。
贾新林还向市政协提交了《关于邓州市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水源地高效经济生态示范区、生态走廊建设中种植“晚秋黄梨”的建议》、《关于“穰原牌”晚秋黄梨在第七届农运会宣传推介的建议》等提案,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该市构林镇政府在召开植树造林现场会上,还请他介绍相关经验。看到自己多年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他有说不出的高兴。
谈到今后的发展,贾新林希望借助邓州市被国家列入南水北调渠首生态涵养林建设范围的机会,计划在三年内推动全市晚秋梨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五年内发展到6万亩,十年内发展到20万亩,使邓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晚秋黄梨”基地,带领周边更多的群众共同致富起来。
盛志国 张乐 张良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