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返乡潮”的返乡工
地点:北京西站北广场
人物:李国
本该出现在春节前夕的大规模农民工返乡现象,却在今夏的东南沿海地区上演着。出口订单的锐减、内地工厂的增多,让沿海的不少企业压力陡增,也让沿海的一些打工者踏上了回乡之路。
虽然这股返乡的潮水未能波及北京,但仍有不少农民工选择了离开北京,回到自己的家乡。李国便是其中的一个。
20多岁的李国和自己的5个老乡在北京西站的广场上,等着回自己老家那班火车的出发时间,他肯定不曾料到,自己第一次的北京之旅只有短短的50多天。
来自山东省菏泽市曹县的他是一名木工,年纪不太大,却跑过了不少地方。说到“返乡潮”这个日前颇为流行的名词,李国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还真没听说过。”
作为木工,他和5个老乡经邻村一个小工头的介绍来到了北京,在通州区的一个生活小区干起了他擅长的木工活。没有传说中木工那份让别的建筑工人羡艳不已的高工资,朴实的小伙儿还是和他的老乡们干的热火朝天,希望对得起邻村这个工头的推荐。
在北京的50多天里,李国他们真正工作的时间只有15天左右,每天200元的工资,让他还是比较知足。唯一头疼的就是每天30元~40元一日三餐的生活费。“北京的消费太高”。
初中毕业的他,因为家庭条件没能让自己继续接受教育,但李国并没有因此抱怨或者后悔,在他眼里,早点踏入社会,是给家里减轻负担难得的机会。
2007年的浙江务工,算是李国第一份正式的工作,至今他还记得第一次拿到手不足3000元薪水时的心情。“刚出去,什么都不懂,第一次拿到靠自己的劳动挣到的钱,特别激动,一晚上都在盘算着这笔钱寄回家多少,留多少给父母买东西。”
好景不长,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累积,李国发现,按照每天110元~120元发工资,并没有比之前挣得多,细算反而比之前少了。带着疑惑,李国还是坚持了下来。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江浙沿海不少工厂倒闭,并不太懂经济萧条含义的李国才意识到,该是选择回家的时候了。
回到山东老家的他,仍然从事着木工的工作,用建筑行话讲,那时已经是日工的李国,每天能有200元~240元的收入。虽然每月不是30天都有活儿干,但闲暇时间能回家种地,顺便照顾父母,也让他满足不少。
2010年,李国再次踏上了外出务工的路,这次他选择了离首都比较近的直辖市——天津。在这里,李国干过包工,领过工人,每天200多元的收入,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很开心。伴着寒冬的到来,不太适应天津冬天的他萌生了离开的想法,随着活儿越来越难接,离开天津的想法越发的坚定。终于在最冷的天气即将到来的时候,他辗转到了陕西。
陕西的工资是他工作生涯中领到过最低的,但同样是最低的生活成本,让他毫无压力地生活在了这座历史名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想有更好发展的李国在一年之后离开了西安,回到了家乡,期望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一直在山东做着木工活的他,两个月前和5个同村的老乡踏上了北京务工的道路。在经历高成本的生活消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木工工作、因为水土不服而喝水拉肚子一系列的“考验”之后,6个人在通州的活儿终于完成了。
说到第一次北京之行,李国和老乡们都咧嘴直乐:“还是圆了一个心愿。我们去了天安门,真的好大;看了降旗,真的好壮观。”语言中难掩内心的激动,他们因为这个小小心愿的实现兴奋着。
谈及回家后的安排,李国一边憨厚地笑着,一边连连摆手:“绝对不会再种地了。我之前种过小麦、玉米,但种2年,赔2年。回家还是踏踏实实继续干我的木工活儿吧。”
如今,踏上归途的6人,最担心的就是还没到手的1万元工资。老实巴交的6人刚到工地,因为工头是老乡,就并没有和他签订任何相关用工合同,只是口头承诺:做完工,钱兑现。就在7月20日,工程浇完混凝土之际,60%的工资发到了他们手里,并承诺剩余的40%会在10天之后发放。之后,工资的事情便没有了音讯。
李国说,就在准备回家的时候,作为老乡的工头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他们,剩余的工资可能要延期到中秋节前后发放了,并写好了一张欠条给了他。这张欠条犹如一个宝贝,被李国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有些破旧的钱包最深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