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7月16日电(记者冯雷)一家农资小店,年自筹经营款的利息支出就近1.5万元,却愿赊账给七八十个贫困户,欠条款每年就有五六万元。当记者问其为何愿做“亏本买卖”时,62岁的店主许朝坤说:“没想别的,来赊账的都是困难户,不赊给他,地就种不上。”
在辽宁清原县北三家村的一条乡村公路旁,一个“金乡农资”的招牌下面,两间简陋的小屋在雨中显得更为破旧,这就是许朝坤的农资店。进门之后,露台的一条自制木桌上摆放着多个盛满种子的铁盆,化肥则堆在西屋和后院里。
从露台的门走进去,是不足五平方米、堆满了锅碗瓢盆的厨房。在他居住的正屋里,一台七八年前花900元买的21寸旧彩电,算是他家里最值钱的“大件”了。
许朝坤与朋友合伙开了两家这样的小农资店。“卖一袋化肥140元,我能挣到两块钱。”他说,虽然农资店利润不高,但运营成本并不小,每年筹款经营资金的利息就有近1.5万元。
他需要筹措的不仅是进货成本,还有一大笔为邻里乡亲的垫款。在他的抽屉里,记者看到一沓欠条,有20多张,其中一张落款为今年5月24日,一位吴姓农民一次就打欠条1505元。“这只是一小部分,每年打欠条的得有七八十户,欠条款有五六万元。”
许朝坤没觉得为乡亲垫资有什么了不起,也不担心欠债不还。“去年的欠款全收回来了,最后一笔是大年三十给我的。这里的农民虽然缺钱,但不缺信用。”
北三家村的信用不仅体现出当地纯朴的民风,细了解,便知其中也有道德监督的力量。
记者注意到,许朝坤的上衣挂着一张红色的胸牌,上边写着“北三家村道德文明监督员”,上边有他的照片,还有编号。记者了解到,由于他乐于助人,群众威望高,去年被选为村里的十名道德监督员之一。
道德监督员是由村两委班子推荐提名,经过村民代表、党员大会选举通过,并需要经过3天的社会公示。这让许朝坤很有“底气”,遇见不文明的事情管起来也敢碰硬。破坏公物、乱扔垃圾、不孝敬父母等等,这些事都在他的过问范围。
针对社会上一些人不诚信、不文明、不道德,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小事,2010年,清原县在北三家乡率先开展了“道德文明监督岗”活动,寻求用道德监督的力量教育引导群众,呼唤人们自律、守法。由于效果显著,现在这项活动在全县188个行政村全面铺开,现在全县像许朝坤这样的道德文明监督员有1643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