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20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每年要吃掉5万吨大闸蟹,成为各个产区的必争之地。但在这个“战场”上,本地蟹却长期表现欠佳,崇明老毛蟹甚至被称为“乌小蟹”。但记者日前了解到,随着养殖技术的精进,上海本地蟹近年来也有好表现,崇明蟹、罗泾蟹、松江蟹纷纷身胚变大、口味鲜甜,还将养殖技术送到了台湾,帮助他们养大蟹好蟹。
崇明蟹
老毛蟹“身世”能追溯
上海人记忆中的崇明老毛蟹尽管肉质鲜甜,但规格过小总是让它上不了台面。但在今天举行的崇明老毛蟹推介会上,大到半斤左右的老毛蟹“一雪前耻”。而崇明水产部门正陆续将其纳入可追溯体系,让消费者查询到每一只蟹的生长过程。
“这两年崇明蟹都长大了。 ”崇明农委水产科的龚副科长告诉记者,雄蟹3两、雌蟹2.5两是崇明蟹的平均规格,但是4两以上,甚至是半斤的雄蟹也不少见,主要看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过去农民不重视养殖技术,就在鱼塘中混养,再加上崇明咸淡水交汇,所以蟹养不大。但随着大闸蟹行情看好,农民种植水草、投放螺蛳等饵料进行精心喂养,使得崇明蟹的品质、个头明显提升,等到上市季节,一定是肥壮黄满、肉嫩鲜美。 ”
为了保证岛上的2000多亩水面出产的近1000吨大闸蟹都能100%通过各项农残检测,当地农业部门正建设质量追溯体系,目前规模化养殖基地均已纳入。 “养殖面积超过100亩,通过绿色、无公害、有机认证的其中之一,并参与河蟹可追溯体系的养殖基地可获得每亩300元的补贴,同时要把每天投放饵料,使用药物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供工作人员不定期抽查。近年来,我们每次送到上海市水产品质量检测站检测的老毛蟹合格率都是100%,没有检出任何违禁药。 ”
今年老毛蟹还将首次爬上网络,由“一亩田”农产品网站总经销。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保证品质,崇明老毛蟹将从11月1日开始配送,价格看齐阳澄湖大闸蟹,与之持平或略高,预计销量将达到30万到50万只。此外,每只网售崇明蟹都有一根 “防伪腰带”,内有一个随机码,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站或电话查询真伪。
罗泾蟹
小池塘精养六两大螃蟹
在宝山罗泾地区,有一个精养“长江口大闸蟹”的基地,专门养殖6两大蟹。 “我们基地养出来的都是大蟹,公蟹4两左右的很少,大部分都在4两半、5两以上,6、7两的也不在少数。 ”昨天,基地经理颜玉其告诉记者,由于养殖密度很低,基地出产大蟹的比例非常高。 “普通塘养螃蟹一亩水面放2000只,按照70%的存活率可以出产1400只大闸蟹,但我们每亩只投放500只,最终出产350只,确保大闸蟹有足够的空间生长。 ”
为了解决本地水质问题,基地还从长江口引入新鲜江水,注入4、5万平方米的净化池,通过自然沉淀和水草净化,去除有害物质后再引入养殖池。目前大闸蟹养殖已经进入最后阶段,投放的饵料也从过去的螺蛳、水草,变成了小鱼、玉米和南瓜,进行最后一波增肥。 “玉米和南瓜有一定的甜味和红色素,能给大闸蟹增色增味。 ”
目前,“长江口大闸蟹”主要通过网络和团购销售,其价格也比肩阳澄湖。其中,占据总产量3%到5%的6两雄蟹、5两雌蟹则至少卖到300元一斤,给农民增收不少,明年的养殖面积也将扩大到4000亩,为上海市民提供更多大规格大闸蟹。
本地蟹
近年来多有好表现
尽管没有天然大水面,但近年来不断提升的养殖技术,让上海本地蟹的表现越来越出挑。继去年“崇明蟹”、“松江蟹”首次参赛全国河蟹大赛就获得金蟹奖,今年用上海技术养殖的“台湾蟹”也将进入收获季。
“上海没有天然水面,一直以来都是大闸蟹的销地而非产地,但是由于技术上走在前端,反而走出了一条精养的路子。 ”上海市水产行业协会秘书长范守霖表示,利用各类手段模拟适合大闸蟹生长的小环境,种植水草投放活饵料等手段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相比天然水面的散养更能出大蟹好蟹。所以去年上海本地的“蟹选手”第一次亮相就成为金蟹奖的得主。此外,去年本市科研人员还奔赴台湾苗栗县,对当地的螃蟹养殖进行技术支持,今年首次迎来丰收季。
“只有肥、大、腥、鲜、甜才称得上‘五星级’大闸蟹,采取先进的养殖技术后,本地大闸蟹已经完全符合上述要求,并且其鲜甜的口感足以叫板阳澄湖大闸蟹。”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武表示,对“上海本地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爱吃大闸蟹的上海人将来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家门口美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