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西北最大蔬菜基地夭折背后 被指产业决策失败

2012年12月21日 23:52  中国经营报 微博

  “西北最大蔬菜基地”夭折背后

  王金龙,黄杰

  岁末本是大棚蔬菜销售的旺季,但甘肃省庆阳市境内却有60%大棚蔬菜基地闲置,闲置土地达万亩之多。

  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深入调查发现,2010年初,当地政府开始在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米王村、贺咀村、李城村、芮岭村等地征收万亩以上的耕地,由政府投资统一建设蔬菜大棚设施,然后再转租给当地农户,如此举措是欲建西北最大的蔬菜基地。不过,两年过去了,西北最大蔬菜基地并未建成,转租的这些农户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蔬菜大棚闲置,扼腕叹息。

  庆阳市农业部门一不愿具名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庆阳市不切实际地提出建设西北最大的蔬菜大棚基地,盲目复制“陕西杨凌模式”,甚至要赶超山东寿光,实践证明是一个失败的决策。

  政府的烫手山芋

  庆阳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已成为“烫手山芋”,由于没钱赚,已经到了地方政府赔钱甩租也没人接盘的境地。

  进入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随处可见“万亩蔬菜大棚基地”的招牌,一排排蔬菜大棚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在反季蔬菜的产销旺季,该基地几乎看不到蔬菜生产农户,更不用说前来买菜的经销商。

  芮岭村村民张某告诉记者,依据庆阳市的相关文件,2010年初肖金镇政府出面向广大农民征用耕地,征地的名义就是庆阳要打造“万亩蔬菜大棚基地”,当时大部分农民并不同意耕地变菜地,但在当地政府的强制政策推动下,2010年年中庆阳市还是完成了万亩征地。

  征地对农民的补偿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青苗费补贴费,每亩300元,第二部分是耕地征用费,每亩500元,补偿款的发放由财政直接划拨,结算方式是一年一结。

  当地村民芮强透露,他家原有8亩良田,为了响应当地政府的万亩大棚蔬菜基地,2010年已经全部被征用。

  芮强告诉记者,当初征地的时候,当地政府承诺蔬菜大棚建成以后,将优先考虑由失地农户承包,并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但2011年由于菜价持续下跌,承包大棚的农户基本上都没赚到钱,有些承包户甚至是损失惨重。芮强透露,2011年他家承包6个蔬菜大棚,亏损了将近5万元,所以今年只能放弃承包,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失地农民。

  记者在肖金镇调查发现,由于当地劳动力大量外输,留守农村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和青少年,所以当地农民承包大棚的并不多。因此,当地政府一直希望外界涉农企业参与经营,但目前在这个方面也没有取得进展。

  “今年农产品市场整体遇冷,庆阳万亩蔬菜大棚量产反季蔬菜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庆阳市西峰区农业办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要现在有企业愿意承接庆阳蔬菜大棚,政府都会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

  “如果承包面积大,甚至可以扩大补贴力度。”上述官员告诉记者,从征地到建大棚,每个蔬菜大棚政府投资5年时间的成本不低于5万元,现在每个蔬菜大棚的承包费用仅为5年1.3万元,政府还将免费提供用于保暖的棉被、大棚塑料薄膜、部分化肥和农药,以及其他物资,相当于政府在每个大棚上的无偿补贴为3.7万元。

  在采访过程中,当地农户表示,庆阳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已成为“烫手山芋”,由于没钱赚,已经到了地方政府赔钱甩租也没人接盘的境地。

  失败的决策

  “当时定位的重要市场就是拥有800万人口的西安,但在组织生产和市场开拓过程中发现,想要进入西安市场并非易事。”

  庆阳市被称为“陇东粮仓”,粮食产量在甘肃省的比重达到1/8左右。作为一个粮食主产地,庆阳市为什么要拿出万亩良田建设大棚蔬菜基地,最终却落得闲置的下场呢?

  前述庆阳市西峰区农业办官员告诉记者,由于当地蔬菜市场长期都以外地菜为主,因此政府对于万亩大棚蔬菜基地的定位,首先是要解决本地蔬菜市场的供应需求,其次是想学习陕西杨凌、山东寿光,希望做成蔬菜基地,对外扩销。

  在庆阳市最大的蔬菜市场——天禾蔬菜批发市场,记者的实地走访证实了该官员的说法——这里销售的反季节蔬菜,外来蔬菜的份额一直在60%以上。

  “原本希望蔬菜基地建成以后,能够切实缓解依靠外地蔬菜维持本地蔬菜市场供应的局面,降低运输环节的成本,最终达到降低终端销售价格的目的。但两年时间过去了,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所以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蔬菜,仍以陕西蔬菜为主。”天禾蔬菜批发市场一位商贩告诉记者。

  除了内销以外,距离西安市不到300公里,距离兰州市不到500公里的庆阳市,原本的打算是依托两地,建成西北最大的大棚蔬菜基地。

  “当时定位的主要市场就是拥有800万人口的西安,但在组织生产和市场开拓过程中发现,想要进入西安市场并非易事。”庆阳市西峰区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除了陕西蔬菜市场的地方性保护措施,庆阳万亩蔬菜基地无法打入西安市场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陕西省的蔬菜供应量已经大于本地市场的吞吐量,但在立项之初庆阳市并未考虑到这个问题。

  这位政府官员还表示,就算庆阳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可以量产,并且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西安,从成本角度估算,庆阳蔬菜的价格也要比陕西本地蔬菜高出10%以上的运输费用,并没有竞争优势。

  运力不足是庆阳万亩大棚蔬菜基地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除航空以外,连接兰州、庆阳、西安三地的只有一个高速公路“西长凤高速”,铁路还在建设当中,因此,庆阳蔬菜只能通过“西长凤高速”达到兰州和西安,然后再转销。

  前述庆阳市西峰区官员认为,由于近年来各地都在打“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的牌子,中西部农业大省的地方政府都在跟风建设农业基地或者农业园区,造成蔬菜等农产品的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直线下降,这也是影响庆阳万亩大棚蔬菜基地规模化生产的原因之一。

  摇摆的定位

  政府在产业决策上应该循序渐进,要兼顾过去和未来,“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万亩大棚蔬菜基地对于庆阳市来说已经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意思,因此,此前打出“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农业、特色农业”旗号的庆阳,现在已将关注点放在能源基地建设上——该市石油天然气总储量高达5000万吨以上,是国内仅次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的能源宝地。

  庆阳市农业部门一位退休官员表示,现在各地方政府的重大决策太缺乏科学性、延续性了,就拿庆阳万亩蔬菜基地来说,决策的时候就应该深入调查周边市场情况,考虑到交通问题,一上去就盲目提出复制“陕西杨凌模式”,甚至希望赶超山东寿光是不理性的。

  “杨凌走的是高科技农业的道路,依托的是800万人口大西安的支持;山东寿光早已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拥有优越的蔬菜出口配套环境,庆阳的盲目跟风实在有点不合时宜。”上述退休官员表示。

  关注西部发展的一位区域专家表示,东部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向庆阳市这种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更易吸引大企业、大投资,但政府在产业决策上应该循序渐进,要兼顾过去和未来,“一口吃个胖子”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CBA-易建联18+12广东胜 陈涛加盟阿尔滨
  • 娱乐《泰囧》电梯美女是真人妖:泰国十大妖后
  • 财经百胜集团鸡肉样品疑似检出抗病毒药
  • 科技摩托罗拉资产频遭谷歌甩卖:或将自然死亡
  • 博客马未都:末日传说成笑话 冬至饺子宴(图)
  • 读书黑色幽默:解密人类历史上的末世预言
  • 教育国外高校中国学生扎堆 留学收获有多少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
  • 谢百三:分歧最大的一次牛市
  • 秦红:客户维护费的前世今生
  • 熊鹭:美国财政无悬崖
  • 彭真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
  • 罗天昊:借外国青年 养中国老人
  • 刘泳华:最值得期待的8个世界末日
  • 何亚福:为什么连计划生育都有人信
  • 赖伟民: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