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粮库关门 玉米收购停滞

2012年12月21日 21:11  CCTV《经济信息联播》 微博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粮库关门 收粮车消失 主产区玉米收购停滞

  在农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中,粮食始终是第一位的,而在我国主要的粮食品种中,玉米历来占有很大的权重,我国统计粮食作物一般是五大谷种,包括稻谷、玉米、小麦、薯类和大豆,玉米排在第二位。在东北,眼下正是粮食收购期,以往一到这个时候,各个贸易商、经纪人就会走村串巷收购粮食。但是,日前记者在玉米主产区吉林走访时却发现,今年的粮食收购季不少贸易商根本就没有开门,开门的贸易商也没有收到粮食,甚至过去很常见的收粮车都不见了踪影,本该活跃的玉米收购几乎陷入了停滞。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在东北的玉米主产区吉林松原县,记者采访时看到,部分粮食收购点场地和设备上都是厚厚的积雪,地磅旁边的屋子窗户上也是一层灰尘,里面的东西杂乱地摆放着,连看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而另外几个收购点也没有开始收购。

  吉林松原市收粮点工作人员称,今年到现在还没开始收,老板都不在。

  在少数几家开门的贸易商粮库,记者也没有看到收粮季节熟悉的收购场面。其中一家粮库的场地空空如也,根本看不到玉米。而在另外一家粮库,负责人指着空旷场地上的一小堆粮食告诉我们,这是她开库二十多天的所有收获。

  吉林松原娜伟粮油经理王丽英称,所有的粮就这点 二十多天

  能有个五六十吨 也就那样 这点玩儿还不是外收呢 咱家亲属整的

  马晓杰称,去年每年这时候每天都是二三百吨吧 今年是一点儿没有

  令记者感到反常的还有,在松原地区的主要公路和村庄里,几乎看不到往年来来往往的收粮车和跟车的粮食经纪人,每年正是这些经纪人把粮食收购上来送到各个粮库,今年不少经纪人也都不见了踪影。

  吉林松原市玉米种植户称,贩子(经纪人)也不下去收  不下去收

  你看公路上跑的根本没有拉苞米的车

  吉林松原市粮食经纪人张伟称,以前和你一块收粮的人多吗 多啊 每年这道上来来往往 今年几乎看不到 就是警察都少 今年一般警察都不上道了 车少啊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赌春节后粮价涨 吉林农民纷纷惜售

  在粮食收购季,收粮的人却关了门,粮食经纪人也没了踪影。这看上去有些不同寻常,我们的记者为此走访了吉林松原市的多个乡镇,结果发现,眼下农民并不急着卖粮,他们相信年后的玉米价格一定会上涨,这也正是粮食收购不活跃的原因所在。

  记者在吉林松原的各个农村,都会看见各家的院子里有一个大雪堆。而扒开厚厚的积雪里面就是金黄的玉米棒子,半个月前下的雪盖在粮食上却根本没人清扫。农民们告诉记者,他们的粮食一点没卖,而且也不打算现在卖。

  吉林松原市玉米种植户高玉华称,你们家玉米都没卖呢啊  没卖呢

  咱们村现在卖粮的多吗 没有卖的  一份都没有卖的

  吉林松原市玉米种植户段立国称,你着急卖吗 现在不着急

  得过了年

  记者了解到,今年吉林的玉米生长非常不顺利, 六月份先遇虫灾,八月份又遭遇台风,十月收获时又遇到大雨。一垧地的承包费用加上种子、化肥、农药和人工的支出,一垧地的成本达到一万六七千。再加上虫灾打药等等,没有一万八千块根本拿不下来,成本的上涨就提高了农民卖粮的预期。

  吉林松原市玉米种植户姜殿芳称,我一斤得卖一块钱 多少能挣点

  吉林松原市玉米种植户高玉华称,你想我们种地  投资大

  不挣俩钱 还干啥

  据记者了解,现在农民都在赌春节后卖粮价格会高一些。实际上从2009年到2012年,每年也确实是春节后粮价稍高于年前。2011年12月15日玉米期货是每吨2230元,而春节后的2012年2月15日价格为每吨2365元。而此前一年的情形也很相似,春节后的价格每吨涨了一百元。

  吉林松原市玉米种植户称,历年来都是过了年都贵,也就最近的三五年,头年卖老百姓少卖不少钱呢  不能卖 惜售,我觉得来年价格能起来,老百姓总结这经验好几年了。

  由于多数农户都在屯粮看涨,导致吉林的收粮进程明显慢于往年。

  新湖期货谷物分析师李延冰称,

  现在总体进度应该是在二十几左右 总体上这个时候大概已经卖30%到40%了 000361409

  吉林最慢的 大概有10%左右 总体上上市进度要比往年延迟很多  今年要比去年减少了30%——40%吧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买卖双方谈不拢价  经纪人失去收粮热情

  我们看到啊,农民有农民的账本,贸易商也有贸易商的账本,空空的场地和紧闭的大门也表明了贸易商的态度,彼此价格的不认同导致了目前的东北玉米销售停滞。夹在中间的经纪人因此经常亏本赚吆喝,也失去了收粮的积极性。

  张伟是记者这几天调查中见到的唯一一名粮食经纪人,当地称粮贩子。在一家贸易商粮库门口,他正拉着一车粮来这儿卖。一车粮三万斤,其实就是一户的产量。往年一天就能收两趟,而现在收一趟就要跑上整整两天。他告诉我们,目前的市场价是一斤玉米八毛八,而大部分农民根本不愿接受这个价。

  吉林松原市粮食经纪人张伟称,他们希望卖(每斤)一块钱  那一块钱收你能卖出去吗

  我上哪儿卖去? 我这是先收的 那两天出去了 没啥干的  拉一趟000581910老板能买你的粮吗  也能买吧

  赔挣说话了 不知道能整多少钱

  老板娘:33个水 

  不能要 

  张伟:(因为下雪)有冰了 没冰不能(这么高水分)

  老板娘:30零半 水分太大不敢要   水分太高烘不了 赔钱 本身南方价格 都知道

  跑了两天才收了一车,张伟的收粮成本达到了一斤9毛多钱,他只想加三四分钱卖了挣个运费,没想到老板却坚决不收他的粮。而此时的老板也有自己的无奈,今年的粮食水分普遍偏高,按照张伟的价格,加上保存烘干成本一吨玉米已经达到了2200多块钱,也就是一斤一块一,这比他的卖价还高。

  松原娜伟粮油经理王丽英称,现在这个价格收不了  不挣钱 赔钱

  好不容易收到一车便宜粮,结果老板还是嫌贵。张伟眼睛直直地看着窗外,待了十几分钟,才不情愿地起身离开。 

  吉林松原市粮食经纪人张伟称,卖不出去就得拉家去 那你白跑一趟

  赔钱 那你也没着啊

  松原娜伟粮油经理王丽英称,咱们这种收储公司 收不到粮

  没贸易 靠什么生存 就不上粮就呆着呗 人员 工人没活干就回家了  都是计件活

  成本咋办 投进去就投进去了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南方玉米价格低迷  北粮南运数量减少

  东北的玉米一直是华东和华南地区饲料企业的主要原料。每年产量的60%都会运到南方销售。今年东北玉米的销量远远慢于去年,这条贸易链是否受到影响呢?我们的记者又来到北粮南运最大的港口——营口港进行调查,发现这里的发运量大幅减少。

  看看电影,上上网,这些就是田德增这几天上班的主要内容。他是在营口港附近做生意的玉米贸易商,把产地粮库的玉米收来再送到港口,卖到南方挣个差价。去年这个时候他正忙得饭都吃不上,今年却闲的没事干只能上网,生意少了一半以上。

  营口粮食贸易商田德增称,(去年)一天能有四五百吨吧

  记者:今年呢?

  贸易商:今年没有

  记者:今年能有一二百吨吧

  贸易商:就一百多吨 少那么多

  在营口港粮食仓库门口,记者看到有两排大卡车停在路边。负责人告诉我们,这些车里都是从东北产区运过来的粮食。以前这里应该停着四排,现在只有这些。他们港口粮食存放量和向南方的发运量都有较大幅度减少。

  营口港务股份公司粮食分公司总经理郭立新称,现在平均最高(每天发运量)能达到一万多吨 一万三左右 平均也是一万吨左右 往年这个季节 粮食应该是在2万吨 2.5万左右 我们是平均三天左右(发)一条船  去年这个时候这个时期应该是(三天)一条半到两条左右

  郭立新给记者分析说,东北、华北玉米都是大丰收,华北玉米的质量不比东北的差,而价格却比东北玉米低,目前华北的玉米产量完全可以满足南方的市场。而同样的品质,东北玉米到港口的价格达每吨2380左右,运到南方更是达到了每吨2500元,有时甚至高于南方销售价,这样一来,南方企业不采购,港口贸易商也没热情,产区价格当然提不上去。对未来玉米的价格,大家也是众说纷纭。

  营口粮食贸易商田德增称,不能违背市场走 谁也不能说有先见之明 看到市场肯定暴涨  我囤积一些 不可能的事儿 按市场价格走

  东北玉米收购调查

  专业人士:玉米价格涨不动跌也难

  看到这儿,我想大家都明白了,就是农民们认为玉米价格还会涨,不愿意卖。那么,粮价会像农民们预计的那样上涨呢?

  李延冰一直从事谷物的市场分析,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去产地、港口和消费地区调研。他也注意到了今年东北玉米市场这种反常的僵持。在他看来,今年全国玉米获得大丰收,产量达到了2.05亿吨,比去年多了一千万吨,整体是供大于求的态势。而且,近年来小麦替代玉米作饲料原料已经成为常态。如果东北玉米价格高于小麦,饲料企业会转而采购小麦,挤压玉米的需求。

  新湖期货谷物分析师李延冰称,(未来)价格基本上涨不动 跌也很困难

  在一个非常小的波动区间在运行 贸易商囤货的

  和农民囤货的 基本上把时间和财务成本自己承担了

  他同时也担忧今年粮食水分偏高,如果来年三四月份出现潮湿天气,很容易出现霉变坏粮的情况。

  新湖期货谷物分析师李延冰称,如果明年天气不理想 降水多一些 很有可能出现大量坏粮  00592309特别是自己存储条件不好的农民要自己想办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 新闻杨雄任上海市委常委副书记
  • 体育热火大胜小牛 陈涛正式加盟大连阿尔滨
  • 娱乐《泰囧》电梯美女是真人妖:泰国十大妖后
  • 财经百胜集团鸡肉样品疑似检出抗病毒药
  • 科技摩托罗拉资产频遭谷歌甩卖:或将自然死亡
  • 博客马未都:末日传说成笑话 冬至饺子宴(图)
  • 读书黑色幽默:解密人类历史上的末世预言
  • 教育国外高校中国学生扎堆 留学收获有多少
  • 育儿十年前男幼师半数改行:待遇低择偶难
  • 谢百三:分歧最大的一次牛市
  • 秦红:客户维护费的前世今生
  • 熊鹭:美国财政无悬崖
  • 彭真怀: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城镇化
  • 罗天昊:借外国青年 养中国老人
  • 刘泳华:最值得期待的8个世界末日
  • 何亚福:为什么连计划生育都有人信
  • 赖伟民: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
  • 陶冬:美国不再进口石油会怎么样
  • 艾诚:亚洲商业教父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