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学者:一号文件振兴农业科技须解落地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06日 00:17  中国产经新闻

  一些缺乏市场价值的项目为何反而容易获得巨额经费?

  本报记者 王超(微博)报道

  2月1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面世。这份文件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包含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等6个部分共23条。专家称,一号文件的出台起到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作用,但若要让农业科技真正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顶梁柱,还将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在土地、淡水等自然资源不足和劳动力出现紧缺趋势的大背景下,农业科技对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支撑现代农业的科技新成果仍然偏少。虽然中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占30%-40%,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相差甚远。这直接导致中国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等依赖进口;70%以上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成套设备依赖进口。此外,绿色农业投入品严重短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防灾减灾、农产品加工增值等领域的技术成果明显不足……

  “这与目前农业科技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合理有关。”2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行的大学、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考核机制都通过其论文发表量来评定,而不是看产品、技术的市场覆盖率。

  在这种机制下,农业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处于脱节的状态,于是,很多填补“学术空白”的成果只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实现产业化和市场化。

  要想改变这一尴尬,就要改革中国农业科技立项和结项成果评价机制。郑风田指出,目前,中国科技立项和结项成果评价机制很不合理,科技能否立项的最终决定权掌握在某些政府的官员手中。立项的内容、投入的经费很少向社会公开,缺乏广泛的论证。同时,还存在较大的“权力寻租”空间。

  在结项成果评价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目前最大的问题则是走不出学术的圈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张元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验收时,通常是找几个专家评审一下就结束了。具体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效果如何,他们考虑的不是太多。“他们总是在自己的圈子里绕来绕去。”

  由此,在农业科技学界中存在这样一个说法:“立项是为了结项,结项是为了再立项”,或者说是“为了学术而学术”。

  在这种畸形的机制下,一些纯学术化、缺乏市场价值的项目更容易获得数额巨大的经费支持。而一些具备非常市场价值的好项目则被冷落在墙角中。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假成果事件也因此频频出现。

  “一号文件”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文件提出,要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号文件”仅仅是提到了原则性的条文,并未提到可操作性的意见。对此,郑风田建议,农业科技创新必须要剔除逆淘汰机制,建立一种公开公平的竞争机制。例如,和发达国家一样,科技立项要向社会公开,经过广泛的论证之后再正式立项。成果的验收中也要建立一套有效的评委负责制和内部检举机制。

  对于那些非基础性的应用类科研项目,国家应该放权给企业来具体操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创新体系。这一部分科研成果的评价可以交由市场进行评价,适合则推广,不适合则被淘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