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硕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10月,大闸蟹无疑成为这个季节最抢手的商品。随着阳澄湖大闸蟹的声名远播,价格近年来也水涨船高,据统计,市场销售每年以5%—10%的幅度攀升。但尽管蟹苗的价格从十几年前的10元一个降到目前的1元不到,但对于蟹农来说,仍然是辛苦一年赚不到钱,反而“肥”了贩蟹者。
从大闸蟹的产业链来看,一头是市场内螃蟹的价格虚高,一头则是农民难以在市场繁荣中获益,内部的利益环节可见一斑。而笔者认为,市场高蟹价与蟹农低收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市场乱象的频出,二是大肆炒作,三是真正的定价权没有掌握在农民手中。如果这三个问题不尽快解决,终究也会将这个行业做得更乱,被市场彻底嗤之以鼻。
其实,大闸蟹的市场乱象已有些年了,而大多是以冒牌“阳澄湖”为主。据了解,阳澄湖蟹今年是9月22日开捕,所以市场上开捕日以前出售的阳澄湖蟹肯定都是假的。再者,今年阳澄湖预计产量不到2300吨,按照 3.5两一个的标准,最多共计1257142个,这也就意味着每100个中国人中只能分得1只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在很多饭店大量收购之时,单凭个人又能在专卖店里买到几只正宗活蟹?单看螃蟹的价格就足以证明整个市场已是混乱不堪,同种螃蟹专卖店与超市每只相差50元,与网上的价格更加“不靠谱”,由此可以想象,这些螃蟹的蟹苗、养殖过程、付出的劳动成本等肯定不同。螃蟹的养殖成本不同,却在同一市场进行竞争,如何能够使养殖正宗螃蟹的农民处于有利位置?
当然,“乱”不只如此,还出在螃蟹的防伪“戒指”上。从2005年起,阳澄湖大闸蟹管理单位在大闸蟹交售过程中推行蟹农凭IC卡交售和公司持IC卡收购制度。所谓“IC卡”就是阳澄湖大闸蟹养殖信息卡,这是蟹农承包湖面的凭证,也是每年领取防伪“戒指”的钥匙。每年大闸蟹销售前,大闸蟹行业协会先聘请水产专家对湖区的大闸蟹生产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然后统一制作IC卡,发放到养殖户手中。每张IC卡上都含有养殖户姓名、身份证号码、养殖面积、可交售的大闸蟹数量等相关信息。
但“戒指”的防伪技术根本难不倒那些造假者,就在网上就有公然贩卖防伪戒指的电商,以假乱真使冒牌蟹遍地“横”行。
假蟹当成真蟹来卖,必然是正宗蟹农的一大毒瘤。不仅让让售假者赚到数钱手抽筋,更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好像甘愿接受这赝品的高价。没买到真货报怨自己倒霉,没吃到真蟹,下次再接着想买想吃。有的甚至是,宁可买高价假货,不买低价真货。市场的乱象无疑使人们的消费方式也“乱”了起来,这再次使真蟹、假蟹一同涨价,消费者和蟹农更加困苦不堪。
此外,螃蟹行业乱象也延伸出贩蟹者的炒作行动,铺天盖地的宣传,个个自称正宗,也使很多商家想到通过抬高价格来证明螃蟹的真假。同时,农民卖螃蟹的价格低,更凸显出他们在定价上没有话语权,这便使生产和销售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也反映出了蟹农生产方式的弱势,个体生产的生产方式使很多蟹农在“出湖”之前便饱受竞争的压力。所以,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农民的生产更需要相关部门的指导和规范,比如可以引导农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的路子,强化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农户提供更多的市场信息,增强农民的话语权,或者引导蟹农进入养殖业的下游,参与到市场中去,与市场化的公司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共同促进大闸蟹品牌的成长与市场收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