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8月CPI同比上涨2% 鲜菜价格上涨23.8%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09日 12:20  中国广播网微博

  中广网9月9日消息(记者贾宜超)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统计局今天(9日)公布了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宏观经济数据,在前期公布的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已经回落的情况下,市场对于CPI走势似乎早已一目了然。机构纷纷预测,8月份CPI同比将回升至“2时代”,较7月CPI增速水平1.8%有所反弹。

  刚刚公布的CPI数据与市场很多分析机构的判断基本上没有差距,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这个数据其实也是在很多市场人士意料之中的。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3.4%,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2.1%。此外,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9%。

  8月份,全国CPI环比上涨0.6%。具体来看,对CPI贡献最多的还是食品价格,其中,鲜菜价格上涨最多,达到23.8%,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6个百分比。鲜果上涨9.7%,水产品价格上涨5.6%;粮食价格上涨3.2%;油脂价格上涨4.5%;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6%;蛋价格也下降3.2%。

  除食品之外,烟酒及其用品价格同比上涨3%;衣着价格上涨3.1%。医疗保健也呈上涨的趋势,而交通通信价格出现下降,同比下降0.8%。

  如果说CPI数据去年是踩着弹簧往上跳,那毫不夸张的说,今年CPI是坐着滑梯往下滑。1月份4.5%,到2月一下子变成了3.2%,3月稍有反复,到达了3.6%,接着就开始一泻千里,一直到7月,数字跌回了“1时代”——1.8%。现在8月一下子反弹到了2%,应该说这是国内、国外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天气、国际粮价、油价等因素一起抬升了8月的CPI。具体来看,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受极端天气及国际粮食价格上涨的影响,食用农产品价格连续6周上涨。此外,受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等因素影响,非食品价格与上月相比,继续小幅上行。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猪肉价格在今年以来持续回落,但是在8月份开始企稳之后有一个小幅度的波动。非食品价格在8月份也有小幅上涨,环比来看,食品和非食品在8月份都是上涨的,而且食品上涨还相对要快一些。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翘尾因素在8月份回落,没有像7月份那么多,这样一来,8月份CPI可能就比7月份明显要高。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云南彝良地震遇难者每人1万抚恤金
  • 体育穆雷时隔四年再进决赛 小德比赛因雨中断
  • 娱乐金基德新片擒金狮 华语片有斩获 名单
  • 财经蔬菜之乡菜农不吃大棚菜 基地变化工围城
  • 科技富士康称实习学生可随时离开工厂
  • 博客点评《好声音》那英组选手 彝良地震专题
  • 读书开国将帅的漂亮妻(图) 日本对中国的积怨
  • 教育“异地高考”三大准入条件被指苛刻
  • 育儿澳大利亚48岁妇女自然受孕生五胞胎(图)
  • 健康手机驻扎12万个细菌 性学家解析女性身体
  • 女性优雅妩媚制服诱惑 超模复古内衣秀性感
  • 尚品颠覆中规中矩的方圆腕表 避开人潮旅行
  • 星座测试他值得你投资吗 星座首页改版
  • 收藏意要法还《蒙娜丽莎》 现实主义水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