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6日讯 (记者 王蕊)记者16日从东北农业大学了解到,由于内蒙古、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省(市、区)三代粘虫严重暴发,有向我省蔓延的趋势。日前,东农的相关专家来到农户的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农户如何预防玉米粘虫,并制定防治虫害的指导方案。
据介绍,粘虫是国内广泛分布的、能造成严重危害的重大农业害虫。该虫是一种多食性食叶性害虫,可取食100余种植物,严重时常把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光杆,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在我国东北粘虫主要为害玉米、小麦、谷子、高粱等栽培作物。
据东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家于洪春介绍,经过勘查确定,一些地块突发粘虫危害,今年粘虫大部分处于2—3龄,部分已达4—5龄,进入暴食期。粘虫啃食玉米叶片,使植物缺少光合作用造成产量下降。据全省各地植保站田间调查监测,双城、肇州、肇源、杜蒙、大同、肇东、方正等地部分谷子、玉米、水稻田已发现三代粘虫幼虫危害。
由于玉米植株高大,人工施药存在巨大安全隐患。目前,我省组织调集自走式高秆作物喷雾机,对重点地块集中开展统一喷药作业,对大面积发生地块使用高效氯氰菊酯等菊酯类药剂。专家提醒,农户在喷药时,应先喷洒玉米田块周围,再喷田内,重点喷施玉米的叶片背部。若用背负式喷雾器,应注意喷药安全,须穿好雨披,带上口罩,并保证喷雾器不能漏液,避免在中午高温时喷药,采用倒退方式喷药,并注意适当休息,防止中毒的发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