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引黄补源 润泽四方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6日 03:19  河南日报

  本报记者 任爱熙 张舒娜

  通讯员 祖士保

  我省水资源匮乏,正常年份缺水40亿至50亿立方米。

  黄河,作为我省最大的过境河流,占全省入境水资源总量的近90%,小浪底水库建成蓄水后,年增加可供水量26亿立方米左右。近几年来,全省的引黄补源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水资源的紧缺状况,改善了生态和水质,满足了农业的灌溉需求。据统计,2011年,河南省引黄河水突破34亿立方米。今年以来共引水24亿立方米,为沿黄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和生态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6月30日下午,在温县北渠,记者看到,宽宽的河道,清澈见底的河水,渠道两岸绿树成阴。北渠是该县20公里环城水系的一段。

  “以前这条河老窄,可臭,人从这儿过都捂着鼻子。”附近南渠河村的村民李山峰告诉记者。

  北渠的前身叫蚰蜒河,由于水质恶化,蚰蜒河是条“臭水河”、“毒水河”。附近前岗村村民讲,以前打100多米深的水井,抽出来的水喝着仍有怪味。现在好多了,20多米深的水井,汲出来的水甘甜甘甜的。这都得益于该县的引黄补源工程。

  多年来,温县小麦单产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是我省黄河以北第一个吨粮县,连续7年创小麦单产最高纪录,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其中,引黄补源工程起了巨大作用。

  以前温县农田灌溉、工业用水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全部依靠地下水,造成水环境逐步恶化,形成了全省最大的清风岭漏斗区,可谓守着黄河没水“喝”。为改变现状,温县发挥南临黄河的水源优势,采取引黄补源、综合整治的办法,从2003年开始,先后投资1.5亿元相继实施了引黄补源、蚰蜒河综合整治、引沁补源等工程,开挖疏浚整治河道和引水渠道,形成了环城水系,全县生态水系框架基本成型。目前,温县引水工程年引水量达1亿立方米,发展补源面积150平方公里,以灌代补面积达11万亩,新增加河道灌溉面积4.5万亩,逐步实现了地下水采补平衡。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中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48.8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118.09万亩,受益地区包括焦作、新乡、安阳3市的47个乡(镇)。人民胜利渠灌区通过地下水补源及生态供水,对解决灌区内及周边区域的地下水下降,改善域内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提高灌区内人民的居住条件,维持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该区是我省粮食主产区,著名的“原阳大米”就产在这块土地上。

  7月1日上午,在人民胜利渠张菜园新闸。河南河务局供水处焦作处处长张兴源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灌区共引水2.4亿立方米。从6月初到现在是夏灌用水高峰期,灌区共引水1亿立方米。”

  长期以来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的滑县,2007年实施了引黄补源工程,特别是2009年4月,大功引黄总干渠开通,黄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向了焦渴的豫北地区。在此背景下,去年以来,滑县又通过新修复的渠道引来黄河水4000万立方米,总干渠县城段蓄水达3.5米,总干渠两侧2~3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回升2~3米,群众抗旱浇地用水成本由原来的15元左右下降到10元,时间也大大缩短。

  7月2日上午,滑县道口镇大功河边,正在给玉米灌水的农民陈静生感慨地对记者说:“大功河引来黄河水后,灌溉农田既方便又省钱。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

  “有了水,种粮就有了底气。滑县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九连冠县,178万多亩小麦今年再获丰收,黄河水功不可没。”滑县农业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工农业发展的命脉。采访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引黄不但巩固了灌区粮食核心区的地位,而且也为灌区的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动力。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日本将暂时召驻华大使回国汇报中国情况
  • 体育NBA-尼克斯交易林书豪赴火箭几成定局
  • 娱乐史泰龙长子暴毙 曾与父亲合演两部电影
  • 财经李克强:内需最大潜力在城镇化
  • 科技资本与创始人贴身肉搏:门口的野蛮人
  • 博客熊丙奇:玩招生花招只会加速高校的破产
  • 读书中印边境冲突内幕:毛泽东豪言"扫了它"
  • 教育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
  • 育儿微评:谁来保护被充气泵击穿的13岁少年
  • 健康独家解读:放射性钋中毒有哪些表现
  • 女性能为手机充电的大牌包 奢侈品网购的秘密
  • 尚品夏季腕表的保养方法 新加坡女皇园豪宅
  • 星座测你好运藏哪了 周刊:千钧一发的一周
  • 收藏唐代壁画:波点裙美人带宠物狗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