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种地问题引发关注和忧虑

2013年03月06日 16:34  《中国农村科技》 
中国农村科技第三期封面。中国农村科技第三期封面。

  谁来种地?

  伴随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相当比例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务工,留守农村种地的农民以妇女和中老年为主,相对而言,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素质较低。而另一方面,我国粮食需求却在不断提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以“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来形容现在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面对眼前的形势,“十年后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和忧虑,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目前,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经公布,这是中央第十个聚焦“三农”的一号文件。从文件传达的内容来看,意味着中国农业体制将迎来34年来的首次重大调整。农业劳动力的缺乏,自然会引起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需要从经营体制上进行变革。这或者正是“一号文件”所做重要调整的应有之义。同时,一号文件也透露出了政府下一步农村工作的思路,即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经营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更加注重组织化生产。依靠发达的合作组织,为农业、农民提供科技、金融、市场、咨询等公共服务,会成为政府推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的着力点。

  在今年一号文件中,首次明确了家庭农场概念,这为组织化生产指明了新的方向。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既坚持了以农户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特性,又扩大了经营规模,解决了家庭经营低、小、散问题,有助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

  除家庭农场外,新型农民合作社也是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未来种田的将主要是粮食种植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此前曾表示。据相关资料统计,目前全国2.6万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品质量可追溯,4.6万家合作社注册了商标,3.1万家专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等产品质量认证,1523家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合作社产业分布广泛,涉及种养、加工和服务业等。

  然而,家庭农场和新型农民合作社要想发展得好,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才能让他们安心扎根农村创业致富。也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不愿返乡种地,农村实际劳动力日益老龄化,粮食生产后继乏人的困境。

  同期组文报道

  家庭农场迎来春天

  破解农业生产激励下降困局

  棉花植保“卫士”吴孔明

  高效安全缓释肥料是肥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温家宝:过去5年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
  • 体育欧冠-曼联争议红牌 C罗破门皇马2-1晋级
  • 娱乐众星哀悼长春婴儿 爆粗疾呼严惩暴凶
  • 财经张平回应“发改委调油价打飞机”段子
  • 科技三星另一面:从高楼到坦克(高清组图)
  • 博客两会代表委员博客 成龙首次发言说了什么
  • 读书专访:朝鲜废停战协定会不会引发战争
  • 教育女大学生扮花木兰求职抵制性别歧视(图)
  • 育儿幼儿园孩子的简历让大学生自惭形秽(图)
  • 如松:警惕楼价一夜逆转
  • 杨涛:认识收入分配问题的宏观视野
  • 宋文洲:日本的民主选举是这样的
  • 罗天昊:央企应由全国瓜分
  • 刘泳华:国五条逼人离婚为哪般
  • 姚树洁:不能低估温家宝总理的贡献
  • 赖伟民:政府工作报告的三大重点
  • 刘杉:新政府需要放弃旧套路
  • 辜胜阻:治大城市病要反思过度集中城镇化
  • 张茉楠:中国特色货币供给机制面临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