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黄金到底有多少

2014年07月25日 16:55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世界上的黄金到底有多少,很难说准确。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目前已经开采出来大约17、18万吨。

  黄金可能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与人类相伴大约是在新石器时代的中前期,距今已有八千年至一万年的历史。

  早在六千多年前古埃及就有生产和使用黄金的文字记载,尼罗河流域是人类最早的产金地。

  横跨东西方、连接爱琴海和幼发拉底河的交通要道上的有吕底亚国盛产砂金,公元前700年在那里诞生了人类的第一块铸金币。此后欧洲多瑙河流域的达契亚王国因盛产金银而富甲一方,当时的强权对这里的财富垂涎三尺,先后为古罗马和波斯帝国所征服,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罗马尼亚才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屹立于世。

  15世纪之后拉丁美洲成为全球主要的金银产地,1700年—1820年的120年间西班牙殖民者仅从巴西掠夺的黄金就多达1400吨。

  总的看来,19世纪中叶以前虽然黄金产量不断增长,但之前的5000年间,人类生产的黄金不过10000吨左右,年均产量仅有区区2吨,黄金生产力十分低下。

  黄金社会生产力的突破发生在19世纪后半叶,19世纪后半叶的50年黄金产量超过了之前的5000年,黄金产地也扩展到多个国家。

  这一时期黄金生产力突破首先发生在当时的俄国,1840年其黄金产量已达43.5吨,1847年俄国黄金产量至少为全球新增黄金产量的60%;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地区发现黄金更将全球黄金产量推向了一个新高峰,1851年美国黄金产量达77吨,至1853年更达93吨;几乎同时澳大利亚1850年也发现了黄金矿藏,1852年已有26.4吨的产量;而南非则给当时黄金生产力的突破带来了更大的惊喜和推动力,南非的黄金开采始于金刚石的开采,以寻找金刚石矿为目标的探矿者在无意之中于1886年发现了世界级的大金矿,至1898年南非的黄金产量已达120吨,由此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金国,并保持了109年,直至2006年,成为百年之冠;加拿大搭上了黄金生产力大突破的末班车,于1896年在育空河支流发现了黄金,一直开采到20世纪中后期。

  俄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这5个国家是19世纪后半叶黄金生产的主力军,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

  19世纪后半叶世界黄金生产力突破的原动力,在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当时世界上的主要产金国家都在努力攻克黄金生产的技术难题,并取得了一批有重要价值的科技成果。例如,1887年英国化学家麦克阿瑟发明氰化法浸金并获得专利,至今已近130年。氰化法提金工艺成熟,技术经济指标也比较理想,这一提金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世界黄金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黄金产量的增长速度的百分率虽然低于19世纪下半叶,但进步仍是突出的。20世纪全球平均年产量由19世纪后半叶的百吨数量级提高到千吨级,百年内总计生产了12.15万吨黄金,是19世纪百年1.15万吨的10.57倍。19世纪后半叶的黄金生产主力军南非、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到2001年产量分别居全球一、二、三、六、七位,仍在20世纪世界全球黄金生产力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出现了一批新兴产金国,占有了日益增长的产量份额,现在全球已有80多个国家生产黄金。

  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全球黄金年产量平均在2500吨左右,是20世纪年均产量的2倍左右,黄金生产力仍保持了较高水平,这一水平可望在今后较长时间得以保持,原因是传统产金大国产量的下降正为新兴产金国产量的增长所弥补。

  21世纪第一个10年世界黄金生产的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国家看,2007年中国以270.49吨的黄金产量超越百年之冠南非,成为全球新冠军,已保持7年,并且是当今唯一黄金年产量逾400吨的国家;从区域看,2003年亚洲黄金产量超过美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金区域。当今全球各大洲黄金产量排序分别为: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欧洲。

文章关键词: 地球黄金产量金矿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阿尔及利亚客机残骸在马里被发现
  • 体育足协杯吉拉迪诺首球 恒大遭建业绝杀出局
  • 娱乐亚视前女主播钟慧宁堕楼身亡 终年43岁
  • 财经福喜难被罚倾家荡产 7次都没检出问题
  • 科技高通CEO来华避谈反垄断调查
  • 博客美国死刑比绞死难受 马航坠毁真相难公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宿舍搬进600男生 被担心男女混浴
  • 谢百三:对沪港通持相当怀疑态度
  • 凯恩斯:传统银行是新时代的恐龙
  • 齐俊杰:限购取消到底会帮谁
  • 余丰慧:中国版住房银行步伐应再大点
  • 刘杉:国务院的政策逻辑是什么
  • 桑东亮:人民币升值开启资产泡沫时代
  • 冉学东:银行地产股突然启动的逻辑
  • 易宪容:楼价调整幅度不是谁可左右的
  • 叶檀:央行又印钱了吗?
  • 谢作诗:取消限购不能阻止房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