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银行个人理财新规出台个人投资者如何应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8:38 证券时报

  □本报记者 哓河

  本月起,随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开始实施,以往一度被禁止的保证收益类理财业务被正式放行。对于此类理财计划,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无条件承诺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的保证收益率。另外,暂行办法还相应提高了个人理财计划的认购门槛,规定人民币、外币理财计划的进入门槛分别为5万元人民币和5000美元,由此
,小额客户将面临被拒之门外的局面。

  暂行办法的实施,意味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个人理财市场竞争加剧

  对于银监会开闸保证收益类个人理财计划,记者了解到,各家银行普遍持欢迎态度。民生银行深圳某支行行长表示,银行客户在个人理财产品特别是在低风险产品上的需求十分强劲,但是银行一直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和服务,究其原因,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不能保底是最大的障碍之一。他还透漏,保底承诺开禁后,各家商业银行都在忙着设计新的个人理财产品,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深圳某银行一线客户经理透露,新规则出台后,银行要求客户经理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提示,把个人理财产品的附加条款向客户认真说明。例如现在银行已经向一些核心客户发行的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在产品存续期间赎回基本没有收益甚至还会有损失;当客户要求赎回时,客户经理一般建议客户以理财产品抵押,银行短期贷款给这些核心客户。

  “银监会似乎也注意到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急剧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所以银监会这次提高了银行保证收益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增加到了人民币应在5万元以上,外币应在5千美元(或等值外币)以上。投资门槛提高之后,银行个人理财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上述银行副总经理表示。

  可能出现空档期

  投资门槛的提高也意味着一些个人客户将被挡在门外。据悉,目前市场上的个人人民币理财和外币理财计划的门槛多为5000人民币和1000美元,最低则为1000人民币和100美元。而据有关数据显示,之前购买理财产品在5万元以上的客户仅占30%,这意味着70%的客户将被拦在门外。

  但也有银行人士认为,门槛抬高肯定会影响银行业理财计划的整体发售量,但影响不大,尤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影响不大,因为这些银行的客户多属中高端客户。有理财师也持同样看法,他认为,在理财规模上,5万元其实并不是一个门槛,5万元和5万元以下差别不大。他透露,目前银行正在酝酿10万元以上、投资期限在3年或更长的产品,这种产品的年收益率有较大提高。

  不过,有不少商业银行人士预测,由于新规将考验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并将考验监管部门对创新的容忍度,因此各银行不会仓促推出新产品,新版理财产品将有一段空档期。更有一家银行理财中心人士预期,这个空档期最长可能达1—2个月。

  投资者如何应对?

  在门槛提高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该如何理财?民生银行的一位理财师给了记者几个建议:

  方法一是将闲工资转存一年定期。在一些国有商业银行,都有种类似“工薪理财小秘书”的服务,这些银行的工资账户用户,可以凭工资卡和有效身份证件,到银行柜台开通这项服务,工资账户内闲置资金将自动转为包括一年定期存款在内的储蓄品种。而一些股份制银行近期推出一种叫“月计划”的存款方式,年收益是活期存款的3.3倍,通知存款的1.5倍,只要单个账户余额超过1万元,就可以在每月下旬与银行约定理财月计划,银行每月1日对外发布上期收益情况,并容许投资者在每月5日至25日终止方案,以保证资金的流动性,预期年收益率为1.7%-2.05%。

  方法二是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购买起点比较低,一般第一次起点为5000元,以后每次购买1000元,买卖免手续费用、利息税,年收益普遍在1.6%-2%。同时它的流动性非常好,一般办理赎回收续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就可使用。目前基金市场中23只货币市场基金的年收益率,一般都高于一年期银行存款的税后收益率。

  方法三是基金定投小额投资。作为工薪阶层,有时候手上可能一下拿不出5000元钱购买产品,可考虑“基金定投”方式,此种方式更适合采取定期定额小额注资的投资策略。在您选好购买哪只基金后(通常为

股票型基金),基金公司将每个月从您的资金卡上转走200元进行投资。“基金定投”一般年收益在15%左右,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方式回报率均为测算值,相关机构不对此回报率做任何形式的保证。

  (

证券时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