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租赁公司需要耐得住寂寞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2日 15:13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邬静娜 来源:中国经营报 李斌是一名审计师,但他并不在某家固定的公司上班。今年初他在一家人才租赁公司注册了信息。“这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个经纪人,他帮你安排日程。”目前为止,通过租赁公司李斌已经做了3个项目。
这其实正是人才租赁市场的一个侧面。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人才租赁正成为人们就业、择业的一个新途径。由于人才租赁公司手里都会积攒大量的个人信息以及企业用工信息,“这两个数据库的建立,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北京一家人才租赁公司的总经理说。 人尽其才各取所需 “我们老板就是在海外考察时看到了这种操作模式的存在。”科海铭星总经理助理韦思远说,在美国、日本,甚至在东南亚,很多公司除了高层管理人员外,其余员工都是租赁性质的。 而真正让他老板决定创立科海铭星的,还是国内的现状。“租赁人才,企业也就不需要为他长期准备办公场地、设备等,还省了水电费和管理费用。”韦思远认为,相对于长期雇佣,通过租赁人才,可使企业降低很多的劳动成本。 姚海此前在一家国有的进出口公司工作,在工作的第三年他斩钉截铁地决定辞职。 “出来”以后的姚海没有像家人设想的去新找一份工作,但也日益忙碌。他替很多家需要外贸谈判的公司工作。“这种工作,只要你把项目做好就可以了。”没有了人事纠缠,让姚海倍感轻松。而大量的业务也让姚海的才能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因此我们最初的定位就是高级人才租赁。”韦思远说,真正有勇气能从企业的桎梏中跳脱出来的,肯定是“有一技之长、不怕没饭吃”的高级人才,而这些人也正是现在企业需要的。 先做事后收费 “企业要熬过最初的一两年,才可能真正发展起来。”韦思远说,如果科海铭星在困难的时候选择放弃的话,那就没有今天了。 这段时间是用来积累资源的。最初是从电话营销开始的,打电话给每个可能潜在的企业,向对方介绍科海铭星。 而最主要的推广方式,还是“不会让任何一家企业失望”。如果在商定时间内没有替对方找到合适的人,“我们会道歉”;在此后的时间内,“我们会不断推荐直到对方满意为止。”今年初,科海铭星对客户的战略又进行了调整:先做事后收费。 这既是为了争取企业客户,也是为了应对竞争。据目前公开的数字,北京有100多家机构从事人才租赁企业。“这只能说是不全完统计。”韦思远说。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才租赁公司的数据库建设并不尽如人意。相比较于个人,企业的顾虑更大。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认为,人才租赁并不适用于成长型的企业,“不仅他们觉得自己是外人,我们也可能无法完全接纳他们。” 尽管如此,韦思远还是比较看好这个市场的发展前景。科海铭星是北京市第一家从事人才租赁,也是最早定位在高级人才上的一家公司。韦思远表示,相比较于去年同期,虽然具体的数据无法透露,但业务量已经实现了翻番。 机会提示: 人才租赁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应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因此租赁机构和个人将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如工伤、劳资、商业泄密、知识产权等问题;从类型上讲,目前国内人才租赁还是以通用人才为主,高端管理人才或做主要工作的人才租赁还处在摸索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