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农信社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6日 14:03 新京报
  银监会副主席李伟称
农信社体制改革基本到位(图)
  经过两年的改革,农信社在资本充足率、坏账比率等多方面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本报记者韩萌摄

  据新华社电 银监会副主席李伟25日说,通过组建适合当地情况的管理机构,我国农村信用社新的监督管理体制初步形成。

  据李伟介绍,目前,全国农信社管理体制改革已基本到位,除天津、上海和北京外,其他省份都选择了省联社作为政府行使管理职责的机构。省联社已开始履行自己的管理职责,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
险的农信社监督、管理、经营体制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其优势和作用开始显现。”李伟说。

  李伟是在此间举行的“2005中国财富管理论坛”上发表演讲时作上述表示的。

  李伟坦陈,通过多样化的产权制度改革,不同地区、不同经济环境、不同经营状况的农村信用社寻找到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他透露,截至目前,全国共组建银行类机构48家,其中农村商业银行9家,农村合作银行39家,另有12家银行类机构批准筹建;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统一法人机构172家,另有273家已批准筹建。

  据李伟介绍,按照改革方案的要求,目前,全国已有23家省级农村信用联社挂牌成立,另有2家省级联社批准筹备,天津农村合作银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已挂牌开业,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筹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

  不过,李伟也提出了当前理顺农信社管理体制需要高度重视、着力解决的两方面问题。一是省联社如何履行好管理、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责,“管什么、如何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二是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省联社管理、监管部门监管、农信社自主管理三者之间必然有一个磨合的过程,但应努力缩短这一过程的时间,要在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农信社健康发展和服务于“三农”发展需要的新体制、新机制。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

  本报讯(记者张诚)昨天,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这也是全国农信社改革之后,成立的全国第一家省级农村商业银行。

  新成立的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落户上海浦东新区,注册资本金超过30亿元,法人股东和个人股东基本保持8:2的比例。

  截至2005年6月底,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前身的上海农信社存款余额938亿元,贷款余额526亿元,总资产将近1155亿元。

  改革历史

  自1994年至2003年,全国农村信用社连续10年亏损,2002年当年亏损58亿元,历史亏损挂账近1500亿元。

  2003年8月,深化农信社改革试点工作在8省(市)展开;2004年8月,改革试点扩大到29个省(区、市)。两年来,通过增资扩股、落实国家资金扶持政策(主要是央行专项票据)、清收旧欠、核销呆账等措施。

  截至2005年6月末,全国农信社(含改制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净额达1037.18亿元,资本充足率从两年前的-8.45%提高到5.89%。其中,第一批改革试点的8省份已达到10.31%。

  = 《新京报》服务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