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和建投中信分别受让华夏的证券和非证券类资产据了解,重组期间华夏证券正常营业未受影响。资料图片
昨日,华夏证券重组方案正式公布。
中信证券(600030)和建银投资共同出资设立中信建投证券公司和建投中信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受让华夏证券的证券类资产和非证券类资产。
据了解,中信证券董事会授权经营管理层草签相关协议,并最终提交9月12日召开的股东大会讨论。
46亿元组建两公司
华夏证券原资产被分拆为证券类和非证券类资产,并在两部分资产的基础上,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共出资46亿元成立两家新公司,而华夏证券最终将关闭。
据中信证券透露,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共投资27亿元成立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其中中信证券出资16.2亿元,占60%,建银投资出资10.8亿元,占40%.
而建投中信资产管理公司双方共投资19亿元,中信证券出资5.7亿元,占30%,建银投资出资13.38亿元,占70%.
据了解,华夏证券该重组方案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
正式营业可能9月底
华夏证券北京东直门南大街营业部副总经理王勇表示,证券类资产是华夏证券最优质的资产,中信和建投的注资将会对这块业务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他还表示,目前公司一切运转正常,日常业务并没有受到华夏重组的影响。公司的员工也认为华夏重组是一件好事。王勇表示,华夏证券重组不影响投资者正常证券交易。
至于新公司何时正式挂牌营业,据记者从中信证券了解,要在9月12日股东大会通过后才能正式挂牌。同样,王勇也透露,新公司正式营业可能在今年9月底。
重组持续一年之久
据了解,华夏证券重组早在一年前就已经开始。2004年6月,北京市宣布“全力挽救华夏”,随后北京市审计组进驻,重组工作正式展开。
2004年9月,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希望重组华夏证券。两月后,中信集团也表示重组华夏证券的意图,至此,中信证券重组华夏浮出水面。
据悉,华夏证券重组方案几经调整。
今年1月7日北京市政府专门召开华夏证券重组的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小组,北京市方面由主管金融的副市长翟鸿祥亲任重组领导小组组长,中信方面重组小组则由董事长王东明负责。
最初中信方面给出的重组方案是:由中信集团和北京市有关方面共同出资60亿元。但一个月后,中信调整了方案,承诺以现金20亿元注资华夏证券,但前提是北京市有关方面能够与中信集团合力争取到央行40亿元至60亿元的再贷款。
而此后,央行与证监会也改变了原来对券商的重组思路,让汇金公司和建银投资出面参与券商重组形成共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信证券和建银投资走到了一起,华夏证券重组方案也最终敲定。
本报记者贾浩森
链接
华夏证券亏空数十亿元
截至2004年6月30日,华夏证券受托投资管理业务累计亏损16.88亿元,持有股票浮动亏损7.43亿元。并且,违规开展B股自营业务,亏损折合人民币4048.27万元。
而自营股票为上市公司贷款提供质押反担保,无协议及相关审批手续,收回后减值1041.39万元,卖出股票亏损5080.45万元。
另外,华夏证券还存在不良资产比例高,投资收益率低等问题。截至2004年6月30日,华夏证券全系统不良资产余额415976.26万元,是实收资本的1.54倍,占总资产的26%.
此外,华夏证券还存在财务核算造假,2002年12月,通过将21家上市公司法人股转让给下属公司,虚增年度利润51542.89万元。2003年虚增利润45030.67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