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尚需三部委“过堂”(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 09:19 新京报
  韩启德言论各方反应强烈;卫生部有关人士披露《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指导意见》下半年有望推出
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尚需三部委“过堂”(组图)
  医院药品价格公示牌在消费者眼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参照价值。资料照片
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尚需三部委“过堂”(组图)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在央视侃侃而谈。资料照片

  昨天,央视国际一条“卫生部将禁止医院药品加价”的消息在网上迅速传播,新浪网友相关评论将近1000条。据了解,这一消息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在接受央视《决策者说》采访时透露的(本周五晚将播出)。

  韩启德指出,全国大型医院收入构成中药品收入一度占到60%,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这个比例依然占到45%.而在一些中小医院,这个比例更高,这也是造成药价虚高、导致“看病贵”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卫生部已决定要取消药品加价,这必将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据《第三次全国卫生调查》的数据,我国居民平均每次门诊费用在2003年达到了108.2元,比1998年增长了57.5%;而每次住院费用达到了3910.7元,上涨了76.1%,都远远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昨天下午,卫生部政策法规司有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医院药品加价取消”需要很多配套措施,牵涉到服务费用提高等等,是个系统工程,目前这一政策仍在讨论过程之中,需要卫生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共同协商,还没有正式文件出来。

  另据这位接近政策制定核心层的人士透露,一直酝酿出台的《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其中包括公立医院转制等关注度很高的问题,今年下半年有望推出。

  同时,该人士指出,由于医改牵涉面非常广,这一《指导意见》具体推行办法仍将是选定3-5个城市进行试点,由国务院确定大的改革原则,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综合情况来定具体实施细则。

  本报记者 李宗品

  各方反应

  「消费者」

  “看得起病”最重要

  北京某公司职员王先生:如果医院药品加价取消了,而检查费用、技术服务价格上去了,但对老百姓来说还是很贵。对我们普通患者来说,能挂上号、看得起病是最重要的。

  「药厂」

  对生产厂家影响不大

  新华制药北京办事处陈经理:因为药品出厂价是有章可循的,必须依据对生产成本的核算来制定,加上目前化工原料都在涨价,出厂价下调几乎没有什么空间。厂家将药品以出厂价卖给商业公司,商业公司在加上一定的费用之后,以什么样的价格给药店和医院,是药商和终端之间讨价还价的事情。

  「药店」

  对药店是个大利好

  金象大药房总经理徐军:医院对药品不加价,实际上就是说医院卖药没有利润了,那医生诊断、治疗费用肯定有所上扬,这对药品零售市场可能会产生放量的影响。而目前正在执行的招标采购也没有必要了,医院处方也应该很容易外流。

  可先将药房从医院剥离出去

  一元堂医药连锁公司副总经理杜晓军:我认为这个政策不具备可操作性。目前医院近一半收入来自药品,推行这个政策,基本的配套环境还不具备。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先将药房办成实体,从医院整体剥离出去,单独核算,由国有企业工委等部门接手,医院只留下急救药品这块业务。

  「专家」

  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建立激励机制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如果没有相应配套的补偿机制,这次国家单方面取消医院药品加价制度,医院收入会受很大影响,到头来医生只能通过加大服务量等方式找补回来。不过,若医生服务费全线提高,医院药品15%加价幅度则没有必要存在。

  目前,技术含量很高的中国医疗服务价格低得太多。比如现在医生开100元药品能挣15元,他必定会多开药、开贵药,这对患者来说既不利于治疗,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医院」

  最大问题在于流通环节太多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吉善:如果取消加价制度,就意味着取消了过去一直实行的“以药养医”机制,而医生的劳务费不能同时提高的话,医院就很难办下去了。拿人民医院来说,现在是2000多名职工,国家财政每年拨款只有400万-500万元,摊下来只相当于每个员工每月增加100多元的工资。而且,医院本身的药品运输、储存、分装都需要成本,取消加价医院就只能是义务劳动,甚至是亏本经营,这不符合市场规律。我认为,药品价格居高不下,最大的问题在于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太多,经过一、二、三级批发之后,药价就上去了。

  作为一名大夫,我完全赞成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教授王任直:因为药品大多数利润是被中间商拿走了,而医院加价只占很少部分。国家应该控制好药品的生产成本,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药价。虽然这一政策对医院收入会有影响,但医院可以从其他渠道弥补。另外,医生技术服务价格与实际价值相差太远,国家可考虑减少大型设备检查费用来提高医生技术服务价格,比如现在核磁共振检查仍要1000多元,而做一个阑尾炎手术才400-500元。

  「药批」

  取消加价,对中间商影响不大

  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达:“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这是拥有美国纽约州注册药剂师身份的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柳达得知有关取消医院药品加价言论时的第一反应。

  柳达认为,如果取消加价,除医院外,首先受到冲击的是药厂,对中间商影响不大。药厂间通过价格竞争,同一种药品会有不同的折扣价,这将成为医院选择厂家的重要标尺之一。但是,一旦实现医院药品零加价,药店的药卖给谁呢?“取消加价的背后是急需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问题。”柳达认为,实行医药分家是非常必要的,应当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决定改革趋势。

  取消医院加价说法不负责任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单凭取消医院加价降低老百姓医疗费用的想法根本就是空中楼阁,是不负责任的说法。试想,如果实现零加价,那医院靠什么生存下去?”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朱长浩表示,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体制。

  “我看不用实行零加价,只要(实质)限制医院在药品进价的基础上加价20%,老百姓就能得到足够的好处了。”据朱会长说,由于暗箱操作的存在,目前实际加价远不止国家规定的15%.

  记者观察

  药价:一道难解的题

  药价虚高,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但这道“多元多次方程式”至今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决办法。它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包括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零售商、医院、患者。药价之所以能引起全社会的密集关注,是因为高涨的医药费用,已经让普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住不起院,影响到了最广大人民的生命权。

  据了解,医院药品加价制度早在1954年就开始设立,作为一种补偿机制,医院可以在药品批发价基础上加15%,提留下来弥补挂号及医疗技术费用的不足。

  几年来,药价虽经国家发改委近10次的下调,老百姓却仍未感受到实惠,其中既有药厂改剂型“变相涨价”,也有医院弃用低价药搞的鬼。说到底,都是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置患者的购买水平和能力于不顾。一旦查将起来,各家都是“苦大愁深”:药厂说原料飞涨、职工要就业;药店说价格已在血拼,抗生素限售“没有活路”;医院则说没有药品收入,国家又不补偿,怎样办下去?归根结底,药价虚高的板子还是打在了“以药养医”的体制上,这样一推,大家都心安理得,钱也就挣得堂而皇之。惟独可以忍受的,就是咱老百姓了,病是要生的,口袋的钱虽不多,倾家荡产也是要保命的。

  (李宗品)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国画专题
国之瑰宝水墨风情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