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理财 > 投资理财 > 正文
 

脑力激荡:中国引领新亚洲世纪(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10:42 新京报
  央视国际对话网通总裁田溯宁、高盛全球董事长鲍尔森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钱颖一

  对话动机

  今年的《财富》全球论坛在中国北京举行,事实上,这是这个全球盛会第三次选择中国作为它的落脚点。

  选择北京的理由有很多,它是历史名城、文化古都,同时也象征着东亚经济的蓬勃发展。但是我们也坚信除了这些表象,事实上还会有更深层次的推动力,使得这些商业巨子最终愿意聚集到这个城市来,各抒己见。

  今年《财富》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也就是说,在亚洲,将来会以中国为代表,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有人说这样的说法恰逢其时,也有人说这样的说法太过乐观,盲目草率。那么究竟如何?

  日前,参加《财富》全球论坛的高盛集团全球董事长鲍尔森、中国网通总裁田溯宁和远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钱颖一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它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精彩的智慧碰撞。
脑力激荡:中国引领新亚洲世纪(组图)
网通总裁田溯宁。

脑力激荡:中国引领新亚洲世纪(组图)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钱颖一。

脑力激荡:中国引领新亚洲世纪(组图)
高盛全球董事长鲍尔森。

  对话一:关于亚洲世纪

  金融危机后,亚洲经济开始强劲反弹

  记者:许多事情似乎都是循环发展的。在1997年毁灭性的亚洲金融危机中,许多富翁在一夜之间失去财富,对冲基金也受到重创。而我们现在谈论的正是在同一个地区,它正使全球的经济开始复苏。鲍尔森先生,您不认为这种说法有些过于乐观了吗?

  鲍尔森:1997年到1998年间,我对正在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考虑较多。在危机爆发之前,亚洲的经济相对强大,但它们的步伐走得太快了一些。金融危机是一次强劲的反复。但是,今天看来相当清楚的是,除了美国之外亚洲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引擎。我想强大稳定的经济增长不仅在中国,也在相当数量的亚洲国家发生着。

  记者:那么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的日本和韩国目前情况如何?

  鲍尔森:有一句谚语说道“没有什么事情像它的外表看起来那么好,也不像它的外表看起来那么坏。”正如日本的经济事实证明,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它并不如看起来那么强大。

  记者:您的意思是它有泡沫经济。

  鲍尔森:我不会用“泡沫经济”这个词,但是我认为它的表象看起来比实际更强大,同样,美国的经济也是如此。我想,日本的经济已经在强调它的实力了,而且它已经开始恢复,现在的情况很好。韩国的经济也是如此。

  记者:田先生,从商业的角度,你怎么看?

  田溯宁:我想用韩国的一个例子,在电信行业,亚洲金融危机事实上为韩国的经济提供了服务。10年以前,100%的韩国电信业属于保护状态,由于亚洲金融危机,韩国政府售出了它们所有的股份,并开始提倡竞争,10年之后,我们可以看到韩国成为世界上信息产业最活跃的国家。我认为,我们在金融危机中所亲眼目睹的是我们如何从金融危机中获得机遇,而韩国的电信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记者:这是不是表示泡沫经济的破灭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鲍尔森:在美国,泡沫经济的破灭是很健康的,因为当你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成功发展包含了一部分过度发展时,那么只有打破这个泡沫,你才能控制过度的发展。因此,很显然美国经济在泡沫破灭后进行调整,从根本上变得更为强大了。

  对话二:关于中国经济

  我不认为中国经济中存在泡沫

  记者:让我们把话题更贴近中国一些。我们看到,目前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正如10年前亚洲四小龙的发展,难道你们不认为保罗·克鲁格曼对此的说法有些过于耸人听闻,他认为“中国可能将面临同样的境况”,也就是说所有的经济泡沫都将破灭。这指的是过度投资因素引起的GDP增长比如在房地产业。这会发生吗?

  鲍尔森:我不认为中国经济中存在泡沫,你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的增长很好,稳定坚实的发展让整个国家都受益了。现在我相信,没有哪里的经济,包括中国的经济,会违反经济规则。

  记者:如果确实有泡沫存在,作为一个商人,您担心吗?

  田溯宁:我想时间是一个关键点。我们这个行业享受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机遇,主要产业,比如电信产业有惊人的发展。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信息经济的世纪。

  因此,目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机。它不仅适合我们产业进行转型,也适合我们的国家经济进行转型。而我们的难题是如何下定决心进行自我改革,如果我们可以很快完成自身的转型,我们就可以解决很多经济中的不确定性,应付金融危机。

  关键的不是过度投资,而是投资是否有效

  记者:根据第一信贷波士顿发布的一组数据,中国的消费增长指数将增加到18%,而美国将维持在2%,您认为这18%的数据中有多少是由政府消费所引起的,有多少是由大众消费者所引起的,也就是被称为可持续增长的消费。

  钱颖一:投资增长占中国GDP的40%,这对于国际标准来说非常高,甚至是前所未有的。现在的问题是,目前是否存在过度投资,我们没有确切的日期和数据来证明投资和投资的回报率。但是我们有确切的事实来证明投资效率不高,因此提高投资的效率是一个问题。

  记者:鲍尔森先生,您的意见呢?

  鲍尔森:我同意钱教授的观点,我认为他抓住了正确的切入点。问题并不是是否有过度投资,而是投资是否被合理地分配到经济增长的各领域当中,或者说是否是有效的。

  记者:你们似乎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投资因素大部分是来自政府投资,还是来自大众消费者?

  鲍尔森:我想这是转型中的经济,它正在朝着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模式转变,我想要让经济在几年之内有一个好的引导,关键是要有一个活跃的资金充分流动的国内资本市场,可以将资本投入正确的地方,并且方式正当。

  记者:钱教授,鲍尔森先生提到了一个资金自由流动的资本市场,这是中国目前所没有的。

  钱颖一:是的。中国的资金渠道仍然以银行贷款为主,而不是资本市场,这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薄弱点。事实上,要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必须说明,目前的投资受到了政府和消费者双方面的驱动,而这正是中国转型时期的表现,要将二者区分开很难。因为有很多私有企业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才从银行获得贷款的,所以要想区分这两者很难,这正是我们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观察到的。

  对话三:关于企业并购

  中国企业要学会如何掌控兼并

  联想并购IBMPC业务:他们做了该做的事

  记者: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管理,这是重要的一点,也是很多高层管理人士所关注的,拿最近广受关注的联想收购IBM的事例来说,目前这两家公司就出现了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的步伐是否太快?

  鲍尔森:在联想和IBM的并购是否过于匆忙这件事上,我想就普遍情况说一下,而不是专门来讨论这件事情本身。毫无疑问,单一公司或部门的成功要比公司合并后的成功容易得多,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现在有很多世界级的大公司,联想就是其中的一家。现在很多行业都在走向国际化,电脑行业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在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一个公司必须看到它所面临的风险,清楚地意识到该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并购顾问可以做的,就是告诉他这样做是否理智,但最终这个公司必须自己决定是否并购,怎样操作。我可以告诉你们,我们对联想很有信心,联想有一支出色的管理队伍,他们经过仔细考虑,做了大量的准备,并和IBM一起做了很多工作。他们努力使合作成功,尽管成功得不到保证,但他们已经做了他们该做的事,我对此很乐观。

  网通收购电讯盈科:我们的战略因势而变

  记者:田总,如果你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话,你最想从中获得什么?

  田溯宁: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部分,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快,很自然,作为网络运营商,我们的客户越来越地区化、国际化,我们也要向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我们的战略要随着顾客的情况变化而定,随着中国经济以出口为导向步伐的加大,我们的战略也要因势而变。目前,我们的工作重点在香港,因为香港对我们来说很重要,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融合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跨国交易量也很大,下一步就是台北,东北亚,以及韩国,对于后者我们已经展开了很大程度上的合作,因为他们的网络游戏需要强大的网络支持。

  记者:有人说你的这一动作不过是帮了PCCW一个忙,而自己却获利甚少?

  田溯宁:这取决于你如何判断,这种判断是不是着眼于未来,很多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你们对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有没有信心?是否相信网络会变成我们将来一个很重要的产业?是否相信宽带的神话?同时,香港电讯盈科已开始了网络电视业务,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信仰,我们一定会对并购给出一个合理的价格,这一切都需要时间来实现。

  中国企业要学会如何掌控兼并

  记者: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中国企业在高盛这样的投资公司帮助下,进军海外市场。

  但是,我们也能看到另外的一些中国企业,例如海尔。他们在开拓国内市场的路上每一步走得都很坚实,然后才谨慎地探索国际市场,这两类企业走的道路有什么不同?

  田溯宁:我想这是在学习曲线上一个逐步获益的过程,我们以中国内地企业和台湾企业为例,这些企业背景不同,来自台湾的企业必须大量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所以从一开始他们的全球化程度就很高,无论这些企业是大是小,但是我们内地的企业从建立开始就有广大的市场,很自然地我们就认为中国就是个世界市场,只要我们能在这挣钱就可以了,但是,过去10年内事情发生了变化,全球化进程和中国加入了WTO改变了这一切。

  记者:正如你所说,中国企业能否先在国内市场挖掘内需,再着眼发展国外市场?

  鲍尔森:应该说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是这样的,但是我们要看更多的相关联系,如果你注意到过去5年内发生的并购案,中国企业实现了价值120亿美元的并购,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脱颖而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6家中国企业,当世界变成一个全球化的市场时,中国企业应该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你刚才提出有风险这个说法。中国企业应该适应从国有化到市场化的转变,并且学会总结如何掌控兼并,如果不去尝试的话则不会得到这些经验。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