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策层看来,民间资本新建银行暂无政策可依,且不能解决融资问题 沈阳市长证实了东北银行落地的消息,同时披露,沈阳商业银行加快改造,有望5月挂牌。
3月16日,在沈阳市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的大会上,市长陈政高证实了东北银行落地沈阳的消息,同时还披露,沈阳商业银行的改造加快,估计在今年5月左右挂牌,而名字也从原先的“东北振兴银行”改为“东北银行”。“我们不仅要把东北银行搞成区域性的,还要把它搞成一个全国性的商业银行。”陈政高的发言在东北银行改革的方向问题上透露出一个新的信号:东北银行改革的思路似乎由原先新建一个股份制商业银行转为重组改造,同时,大力引入外资银行。在东北银行3年的改革酝酿过程中,讨论最多的民营银行说法,则在种种原因下,暂时搁浅。
「变局」民营银行计划搁浅
原有的股东由于资金的问题退出计划,而上级部门却又迟迟不表态,导致瑞丰银行的计划暂时被搁置。
就在东北振兴银行的建立进入实质性阶段时,一种反对意见出现了。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振山在一份材料中写道,成立新的银行的必要并不是很大。因为假设中的东北振兴银行的模式并没有太大的创新,东北现在最缺的不是像浦发银行、深发展银行这样的模式。而假设中的东北振兴银行如果也是政策性银行,这就更不能解决东北目前的问题了。东北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是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他提出,可以从深化商业银行的改革入手,把它们市场化,改变商业和服务模式,制定出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政策。而不是盲目地跨区域结合,“拉郎配”的方式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当时,由他发起的东北民营银行———瑞丰银行的计划也在积极的筹备中。然而,这个当时计划由沈阳东宇企业集团、吉林亚泰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环岛企业、沈阳建富混凝土公司、大连中基实业、大连三环实业公司等联合发起设立的民营银行,如今却被搁浅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原有的股东由于资金的问题退出计划,而上级部门却又迟迟不表态,导致瑞丰银行的计划暂时被搁置。在记者的追问下,王振山坦言,目前,股东的选择出现问题。在他的设计中,股东的选择、股权结构、董事会的安排、内部风险的管理,包括关联交易,都要规范。例如,董事会2/3的人要来自外部,股东的注册资本要达到1亿-2亿,至少要引进8个至10个股东,以保证公正性。但是目前他的这些想法,在很多民营企业家的眼中,是不认同的。“民营资本缺乏对金融业的专业支持。它们做不到把自己约束起来的同时来管理公司。在制定规章的同时,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权力。”王振山显得比较无奈。
与此同时,银监会的态度也是计划改变的重要原因。在决策层看来,民间资本新建银行暂时没有政策可依,民营银行又不可能解决目前的融资问题,在现有的国有银行,商业银行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成立一个民营银行弄不好会变成新的“烂摊子”。
记者从辽宁省银监局了解到,目前所谓的民营银行,包括2003年,由万向集团、华西集团、红豆集团等近10家民营企业发起筹建的东北发展银行在内,所有的民营银行方案都未获得批准。
「门槛」
8%资产充足率
沈阳市商业银行专程赴香港寻找可以实现增资扩股的商业伙伴,希望通过发行新股获得各方数亿美元的资助,把注册资本提高到人民币28亿至30亿元。
“照现在的推进情况看来,沈阳商业银行改组的速度加快了。”辽宁省金融部门一人士透露,按照原计划,东北银行将在今年9月挂牌,根据陈政高的披露,政府有心要加快筹备进度。
早在今年1月底,沈阳方面即传出在东北“三省四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提交的有关东北银行改组方案中,只有沈阳商业银行提交的方案获得批准。沈阳商业银行也随即开始高调地准备更名和申请跨区经营。
据悉,沈阳商业银行准备将营口等五个城市纳入跨区经营的范围,以沈阳为中心,形成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与此同时,与东北其他兄弟行以互相参股或对其他行进行收购,以此来实现沈阳市以外的布点;而沈阳市商业银行在沈阳城区内的92个经营网点将于年内全部升格为支行,以助力未来“东北银行”的发展。东北银行挂牌后,其资金将由中央财政、东北地方财政和民间资本联合出资,由中央财政和东北地方财政控股。
记者了解到,在东北银行挂牌之前,沈阳商业银行还需要再过一关:资本充足率必须达到银监会要求的8%以上。早在东北振兴银行兴建之初,银监会就为东北振兴银行主办行规定了7项标准,其中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机制,8%以上的资产充足率,10%以下的不良资产率和中等以上的风险评级,与政府脱钩等。在这些条件下,只要经过银监会核查通过,先达标者就先获批。
8%以上的资产充足率对不良资产情况严重的东北各银行来说,并不是件易事。据沈阳市商业银行的常务副行长崔敬禹介绍,沈阳市商业银行为了达到8%的资本充足率,积极开展不良资产置换,并且专程赴香港寻找可以实现增资扩股的商业伙伴。沈阳市商业银行方面希望通过发行新股获得各方数亿美元的资助,把注册资本提高到人民币28亿至30亿元。
同时,在今年的工作会议上,沈阳市商业银行提出了“区域经济支撑”,并列出了几年内存款总规模达到500亿元,贷款规模300亿元,年盈利能力达10亿元,不良贷款率控制在5%以下的具体目标。
「动向」
外资特批进入
由于沈阳的韩国企业多达3000多家,韩国的银行机构对沈阳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有消息称,在年底韩亚银行有望获批。
在解决东北不良资产、建立金融机构的方式上,银监会还为东北地区开了一扇“小门”。
2004年12月1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宣布国家提前一年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在沈阳经营人民币业务。
他同时表示,从2004年12月1日起,设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外国银行分行,对其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申请,中国银监会将放宽审核其盈利的资格条件,即从目前考核单家分行盈利,改为合并考核申请人在华所有分行的盈利。对外资银行在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的申请,中国银监会在审理时设立“绿色通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
2005年2月份,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就曾专门到银监会进行“公关”,在商讨过程中,刘明康答应给东北开个“小门”,让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到东北去,并且决定特批在东北设立外资银行。“实际上就是让这些外资银行直接经营人民币业务,起到一个试点作用。”3月2日下午,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主任兼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为这个特批做了解释。
随着今年3月18日日本北洋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代表处的成立,目前在大连已达13家,其中6家可经营人民币业务。而在沈阳,仅仅1家韩亚银行,尚且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据悉,这个“特批政策”主要是针对沈阳的。
由于沈阳的韩国企业多达3000多家,所以目前,韩国的银行机构对沈阳表现了极大的兴趣。韩亚银行沈阳分行相关负责人张宏伟告诉记者,韩亚银行已经向银监会提交了申请人民币业务的材料,但至今还未有音讯。“我们去年10月才正式营业,按照规定,外资银行必须经营满两年后才能申请人民币业务。所以我们目前还在等。”但张宏伟也表示,“现在银监会既然有这个特批政策,我估计最快在年底韩亚银行就可获批。”据悉,三宝电脑、LG、农辛等众多外资企业都已成为了韩亚银行的客户。
而沈阳贸促会负责引入韩国中小企业银行的权女士告诉记者,银监会已经批准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在沈阳设立分行,现在已经展开了沈阳分行的筹建工作。
预计半年后,在沈阳的“韩国周”期间开始营业。
同时,韩国友利、日本三菱、美国花旗、英国汇丰、香港亚洲商业等国外银行界巨头也正在制定入沈的计划,其中一些银行已经向辽宁省银监局提出了设立分支机构的申请。此外,朝鲜华丽银行也欲落户于沈阳,据称,它的目标也是“高质量的人民币业务”。
本报记者庄士冠
沈阳缘何获胜
关于“东北银行”的基地问题,引发了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个城市间的竞争,由于当地银行的历史负债较多及区域位置等原因,哈尔滨和长春一直不被看好,竞争集中在沈阳与大连之间。
2004年年初,银监会为沈阳下发了“关于支持老工业基地改造,建立跨区域经营银行机构”的纪要,这被外界认为是沈阳胜出的信号。
当时,沈阳市政府将关于建立东北振兴银行的计划书上报国家发改委,正式运营时间一度定在2004年8月8日。
而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的大连市商业银行,丝毫不示弱。
大连市政府迅速成立了申办东北振兴银行工作组,并在银监会积极活动,这使上级监管部门左右为难,致使沈阳8月8日的运营计划泡汤。大连商业银行甚至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改革计划:首先与省内六七家银行相互参股;第二步建立二级法人的银行集团,各银行成员属地纳税以减轻地方政府阻力;最后组合成一级法人,继而发起成立东北振兴银行。
“这两个城市各自有优劣。目前,两个银行的规模都已经快接近300多亿了,在规模上实力相当。沈阳商业银行处于沈阳经济中心辐射的位置,其基础条件要好一些。而大连商业银行属于单列城市,开放得比较早,不良资产率比沈阳商业银行低。”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振山这样分析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两个城市哪个胜出,对辽宁来说都是好事。”事实上,对辽宁来说,沈阳和大连这两块“手心”与“手背”的肉,定位是不同的。辽宁省省长张文岳在一次公开会议上说:“沈大两市的经济有相同的一面,但是从经济结构来讲,又有差异。差异是需要互补的。要说中心,两个都是‘中心’。沈阳作为东北的金融中心,我觉得地位可以确立。但是大连又很可能成为东北亚的金融中心。大连金融中心的地位,将来有朝一日,可能与香港作为东南亚地区的金融中心的地位相比,与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的金融中心的地位相比。但是作为辽宁来讲,沈阳毕竟是省会,所以应是全省的金融中心。”2004年6月,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在参加“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签字仪式”时表明了态度,银监会对东北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要遵循以下思路与原则:不铺新摊子,不设新机构,在市场和自愿的原则下对东北现有的银行机构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合理调整机构网点布局,使其成为支持和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力量。
2005年2月,有消息称,银监会已经决定今年内批准沈阳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资格”。随后,沈阳商行的方案获批。沈阳在这场金融中心争夺战中逐渐走向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