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是由政府发起的行业技术组织,但备受质疑的技术能力和多标准技术的涌现,让EVD成为行业技术标准的美梦一次次破灭 9家EVD联盟企业只有新科大力推广EVD产品,其他8家尚在观望。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赵燕平北京报道
1月13日,国家信息产业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对外澄清,科技司迄今为止尚未将“高清碟机标准提案”上报,“标准正式出台”不可能在近期发生。1月25日,记者却收到消息称,EVD主要竞争对手HDV已拿到信产部的测试结果,对HDV的高清碟机身份给予了正式认可,但负责此次测试的部门是信产部电子五所,而不是负责测试EVD的信产部电子三所。
一度被认为最接近高清碟机行业标准的EVD的前景因此变得扑朔迷离。
搅局:从一枝独秀到三足鼎立
对于由政府发起,以规避国外高额专利费为初衷的EVD体系来说,2004年曾经无限的接近标准。但正如信产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所说,“此事非常复杂敏感,原因不便透露”。
消息人士对记者称,去年年底,由于EVD方面的多方努力,信产部相关官员对EVD标准已经具有了相当好感。据称,EVD标准已经顺利通过了几乎所有关节,但是在最后定案的时候,更高层认为高清碟机领域已经出现了几家企业竞争的局面。因此有必要重新考虑。至此,EVD方面在2004年的所有努力均告失败。
事实上,EVD从成立开始就瞄准了行业标准。甚至可以说EVD联盟的初衷就是为了打破当时DVD集团垄断的格局,EVD联盟在成立之初就得到了原国家经贸委和信产部的支持,毋庸讳言,在行业标准方面它具有先发优势。在EVD成立初期乃至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EVD就是高清碟机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2004年4月27日HDV的上市以及后来HVD的上市,高清碟机领域随后出现了竞争的局面。
暗战:非技术层面的势力较量
EVD面临两个劲敌,如果它顺利成为行业标准,那么,另外两种高清解决方案HDV和HVD则可能消亡。但HDV的主推方凯诚高清属于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受到中关村乃至北京市大力支持。
2004年7月8日,信息产业部宣布对EVD标准能否成为行业标准进行公示。如果一切顺利,EVD标准将在一个月后顺利成为行业标准。但是2004年8月8日并没有成为EVD的大吉日。据了解,HDV和HVD方面都在第一时间将意见反馈给了信息产业部,不得而知。
HDV方面一位负责人对记者称,在意见书中曾经对两方面技术作了一定比较,希望信产部官员能够了解到真实情况。而信息产业部的公开反应是对EVD、HDV、HVD进行测试。在原计划中,这个测试时间为期两周,后来经过激烈的讨论和修改,测试时间从7月20日到9月16日,为期近两个月。
两家纯民营企业对于对于由信息产业部电子三所作为测试承担方表示了强烈的质疑。HVD推广方晶晨半导体有限公司销售总经理李江风公开回应表示,没有送检是因为对完全由EVD提出的方案有异议,无异于走过场。来自HDV、HVD阵营一个普遍的疑问是:测试由信息产业部电子三所作为承担方,而电子三所是EVD的股东之一,而且信息产业部全球新一代高清碟机标准工作组组长就是阜国数字的高级副总裁刘丹。
测试的结果让标准之说成为悬念。
无奈:盟友支持若有若无
EVD碟机推出四年,仍然只有极少的款型销售。在当初组成EVD联盟的九大企业中,除新科外其余八家企业均在观望。身为大股东的上广电和万利达将宝押在了刻录DVD上。创维则搁置了EVD生产计划,另起炉灶打造高清晰DVD.步步高碟机生产厂厂长陆英武向记者表示,EVD联盟的成员都已经具备了生产EVD的技术。
但是大家都不敢肯定EVD的市场前景到底如何,因此更倾向于生产利润薄但是稳定的传统DVD.他的话代表了多数企业的真实想法。
在EVD的体系中,机器、技术、片源事实上分别由新科、北京阜国以及金典环球来承担。这三者实际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如果三方能够相互配合、齐头并进,则可以大大推进产业化进程。反之,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短板现象,也会直接影响产业化进程。
2004年元旦上市的EVD在几次降价以后,价格已降到千元一下。扣掉硬成本以及宣传费用、流通费用,盈利可能性基本不大。而一般来说,高档产品在上市之处会采取“撇油”的营销策略,通过高价格迅速获取前期技术投入并获得利润,然后在普及之后再赚取稳定但菲薄的利润。EVD的迅速降价除了市场普及的目的外,惟一的理由是可以通过普及从其他渠道获得利润。专利费和碟片的利润可以视为合理解释,但是这样势必打击碟机生产厂家的积极性。如果没有高利润的诱惑,这些企业没有必要冒风险。毕竟,如果EVD真的成功成为了标准,那时也没有人敢拒绝他们加入的要求。
“如果市场上没有足够的份额,一个标准再好,也不可能成功。”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信息产业部AVS工作组和中国计算机学会组织的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表达了上述观点,并呼吁我国在制定标准时,一定要寻求与市场结合,积极实现产业化。在同一场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科技部重要技术标准专家组组长房庆也表示,我们的标准今后一定要跟市场结合,同时也要跟国际接轨,否则将对我们的技术和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尴尬:技术能力受到质疑
在技术上,EVD所推崇的各项专利以及先进性,屡屡受到竞争对手的指责。这直接影响了标准的进程以及战略伙伴的信心。
虽然一直高扛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大旗,但是EVD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却受到国外芯片巨头的控制。最核心技术之一的第一代芯片就是由阜国与LSI联合实验室研发,LSI网站内容同样表明,它正在为北京阜国提供高清晰度编解码技术,用于开发EVD数字视频格式。在逻辑公司网站挂出的新闻搞中还引用北京阜国总裁郝杰的话:“LSI等合作伙伴使阜国成功将功能强大且先进的EVD引入中国市场。LSI帮助我们克服了将高清晰度内容压缩在单个光盘上的挑战。”据悉,EVD的专利中,绝大多数属于音频专利,在视频方面则更加注重借用外脑。
最为EVD所标榜的防盗版技术同样受到竞争对手的挑衅。在去年11月15日的EVD工作组工作会议上,身为阜国第三大股东的中关村凯诚高清CEO任为民在会议中突然起身拿出一张EVD新片《孙悟空》的盗版碟,声称EVD反盗版技术被破解,随时可以以每张碟五块钱的价格大量生产EVD格式碟片。
EVD方面则表示,HDV的所谓EVD盗版盘的市场零售价应该是在120~150元,而且拷贝一张D9的盘(通过镜像来复制刻录),大约需要2个小时。所以说用这种盘对盘拷贝的方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盗版。双方甚至互相叫板,EVD方面称,“如果他们能制作我们的盗版,他做多少我买多少。”HDV方面则称,只要对方愿意签订合同,对方要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而且价格只要五块钱。
最令人尴尬的是,由于迟迟未能如愿成为行业标准,作为负责EVD技术的北京阜国,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注资以及各企业的股本金。但是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技术的持续开发,一个明显的例证是EVD碟机在推出四年后,仍然只有极少的机器款型在销售。对于竞争对手指责的一些技术缺陷,也只能进行一些口头上的反击,而没有进行实行改进。比如DVI数字接口,在数字电视时代肯定是必须具备的要素之一。但是尽管这个问题一再被竞争对手HDV提及,EVD方面却始终没有任何表示。这反过来又可以归咎于碟机销售数量,如果销售数量足够,那么阜国便能够收到费用可观的专利费,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出路:兴建院线曲线救市?
迄今为止,在市面上能够见到的EVD格式碟片只有几十部,这与EVD方面在承诺的2004年年底300部碟片的目标相去甚远。究其原因,在于EVD体系的碟片战略设计。根据EVD体系分工,地产企业今典集团主导的今典环球数字独家负责EVD碟片制作,国美独家拥有EVD碟片的发行权。
由于今典环球的制作权和国美的发行权具有排他性,这两家企业,尤其是前者的表现将直接决定EVD碟片的市场占有情况。一般来讲,片源问题的解决有两种方式:与版权拥有者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尤其免费提供版权,并给予对方制作权;另一个则是直接购买,自己制作。
事实上,EVD在吸取前期的推广经验与教训后,曾经组建了第二个联盟,即由阜国牵头,中凯、中影等主流发行商加盟的“EVD软件联盟”。此联盟的初衷就是主攻“软件”,解决EVD碟片匮乏的现状。但这个联盟自成立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记者听到一些消息称,这个联盟也同第一个联盟一样遇到了不少问题,而其结果与第一个联盟也极为相像。
因此,EVD版权的获得只剩下了第二条路。但是,一部高质量影片的版权动辄四五十万元,平均水平也在二十万元左右。如果要购买刚上市不久的新片,版权费用更是高得惊人。这将极大考验金典环球的资金能力。事实上,从EVD选择的影片如《孙悟空》、《龙凤斗》等来看,属于后者的占大多数。这就极大影响了EVD在碟片数量上的推广。反过来,由于EVD碟机销售量有限,碟片也不可能大规模推广。换句话讲,巨额费用买来的碟片将只能获得一种广告效应,而不能直接盈利,这又影响了投资购买版权的决定。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雄心勃勃的金典环球老板张宝全对于EVD数字院线兴趣浓厚。这位地产发迹的大腕语出惊人地对外界表示:“在未来几年中,通过类似于麦当劳的连锁加盟方式,在全国兴建10万家EVD数字影厅。”这将直接影响大版权商的决策,如美亚、环亚等下香港公司,每家企业背后都同上百家院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EVD数字院线将直接冲击这部分沿线的市场。
记者观察
中国需要标准
最近国内DVD企业同3C官司再次证明了专利的价值和行业标准的威力。北京阜国数字技术公司总裁郝杰也多次忧心忡忡地表示:“如果高清影碟机标准再这样延误下去,中国碟机行业将可能永无翻身机会,而仅存的时间优势也将丧失殆尽。”郝杰表示,与国内高清影碟机标准的混乱之争相比,日本索尼、松下等家电巨头正加紧为成为下一代影碟机的国际标准而“合纵连横”,中国如不尽早出台新一代高清碟机国家标准,将会重蹈DVD的覆辙,再次面临向国外企业交纳高额知识产权费的窘境。
但是现在基于EVD技术的标准能否代表中国成为为来高清碟机的行业标准。所谓的标准之争,本质上就是利益之争。因为谁制定了标准,谁就引领着整个产业的发展潮流。
利益之争不仅是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之争,同样是中国企业内部之争。
EVD成立初衷是由信产部出面组织,代表全行业的利益。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各相关企业做出二次选择后,EVD体系迅速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这一点尤以一些排他性权益的形成而更为明显。而HDV和HVD在成立之初,便是一种利益集团。所以三者之争,实质上是利益集团之间的竞争。而目前国内不少碟机企业普遍把EVD当做一种颇具“民族性”的产品来宣传,这实际上是中国碟机企业在长期受到专利费困扰后的一种情绪性爆发。但如今是市场决定一切的时代,过多的感情色彩不应该掺杂于战略中。
显然,在新一代的高清碟机市场上,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国家标准,无论维护国家还是企业利益,都亟须尽快出台高清碟机的国家标准。但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一厢情愿的标准,而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事实标准。如果标准确实具有竞争力,我们就在站在竞争起跑线的前列,只要同时努力,没有理由输给老外。但是如果我们的标准没有竞争力,即使勉强推出标准,又岂能挡住先进技术的发展呢。假设一下,如果仓促出台了一个标准,诱使国内企业纷纷跟进。而国外的先进技术近来以后,如秋风扫落叶般迫使国内生产企业停产或者转产,巨大社会资源的浪费又应该由谁负责呢?
有竞争力的标准应该建立在若干项不可回避的核心专利上,否则如果给别人轻松绕过,或者用更先进的技术替代,就无异于国际笑话。、010-6319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