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投资累计损失约2100万,公司表示尽早公布2004年年报 伊利自2002年开始投资国债,但此事直到今年3月才进行公告。本报记者韩萌摄
为了尽早摆脱公司高管被捕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伊利股份(600887)昨天公告表示要提前公布2004年年报,同时在今年年内出售剩余国债。据了解,公司国债投资累计损失共计约2100万元。
尽早公布2004年年报
在12月24日召开的第四届临时董事会上,伊利股份决定2004年度报告尽早公布,同时授权公司财务部在本年度内出售公司剩余持有的全部国债。这次会议由于公司董事长郑俊怀、副董事长杨桂琴和董事郭顺喜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董事富子荣出差,只有七位董事参加表决。
伊利总裁潘刚、副党委书记杨贵等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媒体表示要尽早公布2004年年报,表达公司对2004年业绩的信心。
昨天,记者致电伊利股份证券部工作人员赵海南,询问公司持有国债的具体情况。赵告诉记者,截至今年9月份,公司还持有市值约1.42亿元,目前还持有7000多万元,将在最近几日尽快出售。他表示,由于国债在三季度价格上涨,如果全部出售国债,将能够多收回200多万元。
而据记者查看8月20日公告,当时显示国债投资累计损失总额超过2300万元。赵海南表示如果算上后来收益的200多万,估计公司国债累计亏损在2100万左右。
国债投资损失惨重
与伊利快速增长的主业业绩相比,国债投资给伊利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伊利自2002年开始投资国债,但此事直到今年3月才进行公告。此后有伊利前独立董事俞伯伟出面质疑国债投资事项,伊利才全部公布国债投资具体经过。
伊利今年6月18日公告称,公司从2002年11月26日开始在闽发证券利用部分自有资金自主进行购买国债,并于2004年3月26日撤销指定交易全部转入金通证券,期间累计投资额4.17亿元,到今年6月16日国债余额为1.45亿元,累积亏损1700万元。期间伊利又给子公司牧泉元兴提供资金,在今年1月至3月期间在金通证券累计购入国债2.3亿元。
国债事件由于独董风波遭受各方质疑之后,8月公司对持有的国债提出具体售出议案,当时董事会决定将公司所持有的国债于2004年年底前择机出售完毕。
本报记者乔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