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投资理财 > 正文
 

外资如何看待金融开放?(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1日 21:30 新京报
外资如何看待金融开放?(图)
金融开放对于外资银行也是必须应对的变局。本报记者康亚风摄

  12月11日,中国的银行业和保险业进入了又一个发展阶段,将更直接地面对外资竞争者。按照中国加入世贸的承诺,在11日,也即三年过渡期正式结束后,非本土保险公司可以在国内团险、健康险、养老金、年金等领域与本土保险公司展开全面竞争,而外资的银行机构则可以在更多的中国城市,包括北京,开展人民币业务,直接从中资银行的碗中“抢肉吃”。

  中资银行和保险机构如何应对这一变局,本报已经刊载过有关文章。另一方面,这一变化对于外资机构来说同样需要考虑如何应对,就此,本报专访了两家具有代表性的外资机构的高层人士。其中,渣打银行是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而中宏保险是1996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已经拥有8年实战经验。这两家公司进入中国业务量也已有一定的基础,对于中国进一步开放银行及保险业,两位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没有取代中资银行的能力

  访渣打银行北京分行行长左自鹏

  “在允许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渣打银行的客户群并没有很大的变化。渣打将继续在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寻找一些能够提供增值服务的企业客户。”“短期来看,外资银行在北京市场的人民币业务从无到有,可能使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稍有下降,但是长期来看,通过中外资银行之间直接或间接的合作,中资银行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新京报》:为开办人民币业务,渣打银行北京分行做了哪些准备?在市场准入方面又做了哪些准备?

  左自鹏:早在两年前,我们就已经在积极准备做人民币业务了,因为做人民币业务要符合好多条件,包括必须要连续两年盈利这一项,所以两年前我们就开始把北京分行的业务推上去,现在已经有比较稳定的盈利记录。

  但我们还有其他大量的工作要做,比如经营人民币业务的人员配置,相关培训和营业规章制度等都要做出来,这方面的事情我们一直在做。

  即使在人民币业务获得批准后,也需要监管部门认为我们在培训、人员配置和规章制度全都完善后,才做出最后批复,我们凭这一批复到工商管理局登记变更我们的营业执照之后,才能正式开展人民币业务。

  人民币业务明年开展

  《新京报》:渣打的人民币业务什么时候正式开始,你们的这项业务的目标客户群又是哪些?

  左自鹏:如果顺利的话,我希望明年第一季度把所有的事情做完,正式经营人民币业务。

  在经营人民币业务后,我们的客户群不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增加人民币业务,只能说我们的工具多了,能够做的业务范围广了,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发展与客户的关系。从客户的选择来说,没有因为要开展人民币业务而做根本性的改变。

  目前,我们的客户可以分3类:跨国公司、银行与金融机构、大型的本地企业。另一方面锁定的几个行业都是国家比较支持的,如石油、通信、制造业、汽车、能源交通等。我们会在这些行业里面寻找本身有竞争力、财务健全的、并且需要我们提供增值服务的一些公司。

  《新京报》:这些企业也都是中资银行的企业客户,你怎么看待和中资银行的竞争?

  左自鹏:我们从来没觉得要跟本地银行在这些领域进行直接竞争。我们没有取代他们的意愿,同时也没有能力去做这样的竞争。

  我们重点发展的是能够提供增值服务的领域,比如一些很大的石油公司需要一个很大的融资,他们可能会先找本地银行。但如果他们同时在中东有个项目,要找一些银行在国际上做融资安排,我们就有能力去做,反之这是很多中资银行无法兼顾的。

  从客户角度来讲,应该有一个比较健康的银行关系网络:本地银行帮助公司在本土的发展,国际银行、外资银行帮助公司进行地区性、国际性的发展。当然在某些领域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我觉得竞争范围的影响并不大,不会根本性影响到本地银行在客户中的地位,外资银行只是增加一定份额而已。

  在北京,从数据上看,因为是从无到有,所以外资银行在人民币业务上的比例肯定会增加,也就是本土银行的市场份额比例会下降。但是从国外经验来看,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亚洲,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一般都不会超过10%至15%.目前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是3%左右,如果未来十年能达到10%,我觉得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所以短期来看,中资银行的市场份额会稍有下降,但是长期来看,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技术和制度设计等等。通过中外资银行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合作,中资银行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直接合作很简单,比如说做银团贷款,中资银行在当中就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怎么去定价、怎么做贷款协议,坦白讲目前本地银行做贷款很少有像外资银行这么严格的。

  间接合作方面,比如在资金管理方面的合作协议,或者更进一步,有些外资银行参股本地银行。

  以中间业务取胜

  《新京报》:众所周知,外资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很高。那么,在进入中国后,渣打银行的盈利模式是否还会是这样?你如何看待中资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左自鹏:我们的盈利模式当然不会发生变化。人民币业务只是让我们多了一个工具而已,经营模式不会因此变化。外资银行对股本回报率看得很重,单纯做传统的存贷业务,一定达不到这个要求,比如说资本回报率。所以我们必须要发展一些不需动资本金的业务,那我们肯定要对中间业务大力发展。

  长远来讲,中资银行也必须要发展中间业务,但是有个时间上的问题,而且目前来讲中资银行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比如说资产质量,传统本业的经营理念等等。中间业务虽然不需太多资本金投入,但仍是需要很大的资本设施、人员的投入,成本也比较高。而且中间业务的投入不是短时间的问题,它是一个长期的投入,所以我觉得本地银行应该是把它作为一个中长期发展战略,目前焦点应该还是放在本业上,把经营效果做得好一些,把产品做得好一些,在服务概念和资产指数上面做好工作,然后自然就会过渡到发展中间业务的阶段。

  《新京报》:你认为,在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放开后,中外资银行的人才是否会发生较大规模的转移?

  左自鹏:我想应该会有比较多一些的交流,银行业本来就是一个人员流动性比较高的行业。我也希望看到多一些的有秩序的人才的交流转移,这对整个银行业是好事。因为通过人才的转移,本地银行的总体水平会得以提高,那对整个银行业的发展有推动力。

  因为现在发展很快,很多外资银行要发展,本地银行也要发展。人才很缺乏,特别是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需求特别的大。我希望看到有竞争,也希望看到有人才转移。本地人应该多一些机会去外资银行发展,另一方面,有不少外资银行的工作人员很有兴趣去参与本地银行的管理,这是双向的。

  《新京报》:你们的经营能得到母公司的哪些“后盾”支持,这一支持对渣打在中国本地的业务拓展有多大促进作用?

  左自鹏:北京分行也好,上海分行也好,或者整个渣打中国区也好,虽然都是独立的法人地位,但业务是跟整个集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业务的开展上,我们会得到集团基金的支持、产品的支持、人员的支持和制度上的支持。和一些外资银行不同的是,我们基本没有地域上的分割,都跟着客户走。比如国内一个很大的石油公司,本部在北京,在中东有一个项目,在非洲有一个项目,在香港有一个进出口公司。那渣打银行的配置也会与其一致,在中东、非洲和香港配备团队,并由北京的全球客户经理进行统一调配。如果一个客户对我们在海外业务的服务满意,就会和我们在中国的关系很好。这也是相对本地银行我们占优势的地方。

  本报记者周扬实习生贾浩森

  本土化的过程并不轻松

  访中宏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李卓杰

  “当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的外资公司有可能会调整一下步骤,但是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更不会盲目加快扩张的步伐。”“应该说外资公司的本土化和中资公司的国际化一样,都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

  《新京报》:12月11日中国保险市场全面放开后,你们会不会加快扩张的速度?会不会调整公司的发展策略?

  李卓杰:当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的时候,我相信大部分的外资公司有可能会调整一下步骤,但是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更不会盲目加快扩张的步伐。估计以后各公司会以每年开业两至三个分公司、进入两三个城市的速度拓展。要实现这样的速度,必须大力培养本地的员工,要以此来配合市场的开放。

  进入中国8年来,其实中宏预定的策略已经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全国保险市场的开放时间表还不是很清晰,所以中宏当时的想法就是希望把握住这个机会,争取做得很好,仅仅立足于上海市场本身。2000年,中国加入世贸谈判的结果已经基本清楚,保险业开放时间表大致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规划将中宏保险发展成一家全国性的保险公司。

  进军团险才是主流

  《新京报》:现在国内的保险公司很担心,市场开放后外资公司会带来全新“营销革命”。同时他们认为目前国内团险市场很难盈利,开放初期又可能会面临价格战,因此外资公司不会轻易介入这个市场。

  李卓杰:在营销方面,其实国际上已有的渠道概念目前国内基本上都已经有了,比如说公司直接销售、经纪人公司代理。只不过现在中国还不允许个险的代理人同时销售团险产品,可能是考虑到营销团险产品所需的技术比较多,担心个险的代理人没有能力应付公司客户的产品和服务。其实我们认为完全可以通过培训、执业考试等手段逐步放开这一渠道。

  从国外的经验看,团险产品主要是定期寿险、健康险、医疗险、意外险,这些险种一般都是一年一续约,所以客户的选择性很大。如果要在团险业务上盈利,保险公司不仅必须在服务、价格、产品、风险管控上都具有足够的优势,而且必须形成很大的业务规模。这是团险有别于个险的一个特点,也是我们在国外得到的经验。

  也许有外资公司在开放初期不会介入团险市场,但是这不是主流的想法。如果要等时机的话,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最好的时机,旁观者永远都等不到最好的时机,必须要走出第一步。只有成为了市场的一个载体,才能对法规有所了解,积累市场经验,从经验中改善经营策略和不断成长。

  《新京报》:业内人士认为,合资公司本土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了解中国的特有规则,对于团险市场来说这个尤其重要,中宏是这么判断的吗?

  李卓杰:特有规则是否存在很难说,但是中国的团险市场确实具有自己的特色,这来自于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和现有的社保体制,比如说,现在私有企业还比较少,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还是团险市场的主要客户,可能在这方面中资企业在客观上会具有优势。但是我们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私有企业以及外资公司会越来越多,而这方面应该外资公司更具有优势。因此,除了中方股东的支持外,我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市场上。

  本土化并不易

  《新京报》:很多人把入世后的开放看做中资公司“国际化”和外资公司“本土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什么工作?

  李卓杰:本土化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将来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市场空间有很多,但是目前外资公司在人才培养上还是不能做到把握住所有的机会。其他主要是在由小转大的过程中进入不同地域的市场带来的问题。虽然在概念上会知道每个地域有文化差异,但是如何分析这种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且在实践中表现出来,这是很难在短期内做到的。

  比如说,北京市场上与投资相关的保险产品,如投资连接保险、万能险已经开始转热,但是上海市场还是会更多关注保障类的产品,两地消费者对加息的反应不同。而产品的开发权在外资保险的总公司,总公司是否能熟悉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就形成了挑战。应该说外资公司的本土化和中资公司的国际化一样,都是非常艰难的一个过程。

  本报记者盛岚”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