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09:29 中国基金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啃哥张驰

  8月28日,隋强副总经理在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上表示,“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前期的基本工作已经完成,年内推出应该没有问题”。5月27日,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曾表示,证监会准备开展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参与新三板做市业务试点。

  啃哥认为,新三板改革正在稳步推进,私募投资机构成为做市商,是其中重要一环。早在2014年12月25日,证监会已发布《关于证券经营机构参与全国股转系统相关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已明确规定扩大做市队伍,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期货公司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等机构经证监会备案后,在全国股转系统开展做市业务。开展做市业务的机构实缴注册资本应不低于1亿元,财务状况稳健,且具有与开展做市业务相适应的人员、制度和信息系统。时隔2年,最终从私募投资机构做市开始,可见对于扩大做市主体的慎之又慎。

  啃哥认为,私募做市对市场的利好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目前新三板市场中的做市商只有券商,而券商参与做市的资金很有限,小的券商一般拿两三亿、三五亿作为做市资金;大的券商可以拿出二三十亿参与做市。这样的资金量,显然与新三板的规模不相匹配。2015年新三板全年融资额为1300亿元,2016年上半年也有630亿元。 很明显,做市商作为做市交易的对手方,资金量捉襟见肘。大的新三板基金如果有5000万元的单只股票想卖出,没有办法一笔卖给做市商,因为做市商没办法吃下;如果又急于变现,只能一点点卖给做市商,结果只能是做市价格一路下跌。如果做市商实力强劲,可以一笔承接下来,就不会出现上述局面。

  私募基金作为做市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样的局面。私募基金的资金相对雄厚,或者说私募有可能去发行一些“做市私募基金”,用募集的资金进行做市。如果做市资金达到上千亿的量,那么,股票交易的活跃将是顺理成章的事。同时,只有如此大的做市资金量级,才能为公募基金、保险资金入场打开局面。否则对于保险资金几十亿的建仓买入需求来说,从券商那买入几百万股票只能是杯水车薪。

  二是私募投资机构大多数是民营机构,有强烈的抓住市场机会的愿望,灵活度更高。而券商大多数是国企,引入民营的私募机构进来做市,无论是做市的效率、灵活度、创新能力,相信都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三是目前券商可以赚钱的业务很多,做市业务只是很小的一个板块,因此重视程度有限。而对于私募投资机构来说,除了投资外,做市将是重头戏。因此私募投资机构一定会大力在新三板领域进行做市,赚取市场的机会。

  这一步举措,给新三板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做市商被券商垄断的时代即将打破。而私募投资机构永远是市场中最活跃的机构,只要有它们参与进来,新三板交易活跃,流动性改善,将不是问题。当然,这会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可能刚开始只是试点几家,之后再逐渐增加。

  (作者系北京新鼎荣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阅读

被商业包裹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G20让中国人的钱更稳、更值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未来将发生的五大趋势性变革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应该克服人民币浮动恐惧症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