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新浪财经讯 2月16日消息,由新浪财经和华创证券联合主办的首届私募基金业金刺猬奖北京答辩会今天举办。北京神州牧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方寿威作为金刺猬入围候选私募代表并发言。他表示2016年整个市场就像一个人在山上爬山,从高峰掉进地道里面,在地道里往前摸索。2017年的市场,应该是继续沿着地道往前走,希望找到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可能来的早,也可能来的晚,但是这个出口可能非常有爆发力。2017年 “慢牛”行情在路上,我们是从2016年4月份开始建仓,一直保持高仓位。2017年整个市场整体风险应该还是可控的,基本上是沪强深弱,格局分化,主题机会扩散,指数运行以时间换空间这么一个大的格局。
以下为演讲全文:
神州牧基金: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神州牧基金的方寿威,非常感谢有机会得到主办方的认可,给我们展示自己的一个平台。有点遗憾的是,我们的当家人、创始人辛宇总因为在海外市场发行第一支海外基金,不能亲临现场。今天由我代表神州牧基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考虑到这是一个答辩的场合,所以我尽可能的按照答辩的要求,紧扣主题,回答大家关切的一些问题。应该说下午聆听也非常困,我站在这儿,也帮助大家舒缓一下脖子,因为我确实也比较高。
我们公司是从2011年年底成立,到现在已经有五个多年头了,这五个多年头,我们从两三个人起家,一路走来,现在也发展到30多个人。我们的管理规模也是从2012年5月份发行第一只产品不到五千万,而且其中有部分还是由我们两个创始股东出的钱。到2015年股灾前,5月底我们最高的管理市值是125亿。我们也非常幸运地在2015年股灾前把这些头寸都卖出去了,尤其是我们125亿里面有六七十亿的市值是结构化的产品,这些产品卖出去以后,就做了清算。所以,当时就剩下五六十亿。经过2016年部分的发行,还有市值的增加,目前为止我们管理70多亿的规模。
虽然只有不长不短的五年时间,我们还是有不少的收获。首先作为一个阳光私募基金管理人,我们用五年的时间经历和成功穿越了牛熊市场,以上证指数为例,我们正好是在2012年5月份发行第一只产品,上证指数2400点,从2012年,2013年,包括2014年上半年,整个振荡磨底过程我们完全的经历了,而且也取得了正收益。从2014年7月份开始,一直到2015年6月份上旬,整个快速加杠杆这波大的行情我们是重仓参与,而且一部分产品加了杠杆,很有幸是在股灾前把我们能卖的股票都卖出去了,除了一部分停盘的股票之外。
到2015年6月份一直到2016年3月份,整整9个多月,我们也经历了非常疯狂的去杠杆暴跌的过程。包括2016年初的熔断经历,这期间我们是一只股票也没有买,完全是一个空仓的状态,除了做了一些固定收益、货币基金这些产品。所以这是我们第一个收获,完整的经历了牛熊市。
第二,我们进一步的树立和坚定了我们投资的理念和使命。从我们自己来讲,我们始终认为,这个市场是一个风险市场,是生存第一,赚钱第二,做大概率的事。我们在给几千个客户提供服务的时候,我们坚定的把为投资人创造可持续的绝对回报作为我们投资的使命,这一点在我们五年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了强化。
第三,整个团队,从2、3个人,一直到30多人,也是吸引和汇聚了各界精英,一会儿在团队介绍中,我也会跟大家汇报一下。
公司的产品线方面,我们现在是股票多头的策略,比较简单也比较专注。我们希望做自己擅长的事,不擅长的事情放在一边。当然,我们的策略里面,也会加入一些股指期货、择时对冲的手段。同时,我们目前是单一的基金经理制,采取复制策略,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什么样的仓位,什么行业板块这个是一致的。但是,在股票选择上是有差异的,在大的股票池里面,根据每只产品的投资限制,考虑到产品之间的流动性,我们会做一个分散的投资。所以,在几十只产品的净值表现里面,也会看到方向是一致的,但是产品和产品之间也会存在一些业绩的差异。
刚才也提到,我们有阶段性、结构化的产品。结构化的产品,就是我们主要考虑择时,在市场行情我们认为好的时候敢于下重手。
在客户结构上,我们自然客户和机构客户的比例在逐步优化,因为前几年,主要是跟券商、银行,以及像诺亚这样的第三方合作,通过他们代销,所以前期客户积累还是在个人客户上,但是从去年开始,我们陆续的引进和增加了机构客户,去年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一个FOF也投给我们,给了我们20%的权重。包括一个央企的财务公司,我们也是单独给它设立产品,来做产品的管理。包括某排名比较靠前的券商的资管也投到我们产品,以及一些上市公司,信托公司。
应该说我们在几年之中,刚才也讲到我们及时的在股灾前抽身,完整的躲过股灾暴跌的过程。所以,总体上来讲,还是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包括基金报的英华奖,包括新财富最佳私募基金经理等等,取得了一些荣誉,当然,这些都是过去时。
在人员这块,我们目前是35个人,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重心还是在投研和交易上,研究我们现在是6、7个人,交易是6个人,运营是6个人。这里面简单解释一下。因为私募中后台如果运营有这么多人,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多。实际上跟我们一个是产品比较多有一定的关系,第二,我们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把我们整个中后台业务完全外包出去,我们也会寻找托管机构,外包机构,但是我们自己还采购了恒生的系统做净值的复核等等,我们要确保每一个数据、结果都是准确可靠的,所以这方面的人员相对比较多一些。其他的像法务、公共关系、行政这些部门都还是比较齐全。这是我们的一个架构图,我们也设立了国际投资部,从今年开始发行第一只海外产品。
激励这部分,基本上以通行的底薪+绩效作为中后台主要激励部分,业务团队是基本底薪+业绩提成为主。同时,我们也在实施股权激励。我实际上是从2015年加入神州牧基金,我算是第三个取得股权的,除了两位创始股东以外。后面我们股权的激励计划也在推行之中,未来的几年会陆续的把这些非常核心的人员进一步的稳定下来。
接下来介绍我们研究团队的架构。首先,我们的董事长辛总,主要制定大的整体投资策略,包括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包括对主要投资方向的把握,包括重仓的标的物的调研,他基本会亲自参与。还有其他的成员负责宏观策略和股票期的构建,专项研究大消费,医药行业,汽车和军工行业等。
这里面我想着重介绍一下我们当家人,也就是我们的董事长辛宇先生。辛总年纪不算大,1983年的,但是一直是做股票,做交易,是科班出身的市场派,实战派。在硕士毕业以后,去了一个顶尖的投资机构做交易,做操盘,做了几年,后来在国开证券,然后到中金,一直是做投资,做交易。他很大的一个优势就是科班和市场实战的结合,这个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我跟辛总是八年的朋友,八年的交往,所以对他确实比较了解,大家也非常信任,我对他的评价是几个方面,一个是非常有天赋,第二,非常专注,他主要或者说最大的爱好就是看股票和跟高手交流。所以他保持了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就是每天复牌,把所有的从一两千只股票,到现在有三千多只股票,每天要看一遍,所以在选股上,辛总会发挥他独特的优势。第三,他还是经过市场的磨炼,从自己的钱,亲戚的钱,到后来发行阳光私募产品,从5000万到100多亿这么一个规模,实际上修炼的过程也是非常的有价值、有意义。
所以,从他的优势来讲,首先辛总是择时能力非常突出,待会儿也会讲到我们的投资理念。我们是非常看重择时,就是趋势,因为我刚才说,我们非常注重做大概率的事情,就是你要把自己放在什么位置上,这个是很重要的,我们不会立于危墙之下。第二,我们风控意识和能力非常突出,包括2015年离开这个市场,包括躲过三次连续的下跌。第三,刚才提到的,我们股票的覆盖能力非常突出,我们的基金经理对90%以上的股票是非常非常熟悉的。以前刚起家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名气,募集也很不容易,当时就增设了一个环节,让投资者跟辛总交流股票代码,他说出股票的情况,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最后,“杀伐决断”的能力,我们的投资风格是雷厉风行,2015年5、6月份可能很多基金看到风险所在,但是并没有离开这个市场,包括2016年3、4月份,可能也有部分机构看到机会,但是也没有很果断的参与这个市场,这方面我觉得我们的特点非常突出。
从核心团队来讲,随着业务的发展也陆续吸引了一些优秀人士加入,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因为毕竟我们是草根出身,没有背景的投资机构,也是一个逐步壮大的过程。到现在为止,我们成功吸引到了来自招商银行总行,国内全牌照金融集团的高管以及诸多专业金融机构人士的加盟。我们在启动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吸引到了拥有华尔街实战经验的优秀伙伴加盟。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我们的生存能力更强了,我们团队的能力更优秀了。
第三部分,想跟大家汇报的是我们的一些投资理念,可能跟很多机构有一些差异。我们认为,整个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所以我们要严控风险,生存第一,赚钱第二。首先考虑活下来,活得久才能活得好,我们一直是这样一个理念。
我们也提炼和总结了16字的方针。首先,价格交易。我们认为就是同一只股票以不同的价格在不同的投资人之间进行交换,就是这个过程,实际在形式上,无论是哪个投资理念,它都是一样的,就是你可能以低的价格买进来,再以高的价格卖给别人,在形式上无论价值投资还是非价值投资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理解上来讲,可能背后还反映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就是你在这个市场里面到底是赚谁的钱?应该说赚钱的途径非常多,各有成功。但我们自己的总结是一定要做大概率的事情。所以,我们认为有的资金可以去赚宏观经济的钱,有的资金可以赚央行流动性的钱,有的资金可以赚企业成长发展的钱。但是,我们认为总的来讲,在中国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一定时间之内,这些可能相对来讲都是一个小概率的事。我们认为在这个市场里面要活下来,主要是赚趋势的钱,赚市场的钱,整个市场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
第二,我们认为是做趋势投资。趋势投资实际上反映的是择时的问题,也反映了做投资要做大概率这个问题。我们相信,只有在行情好的时候,我们绝大多数的股票都是在涨,只是涨多涨少,涨早涨晚而已,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就是在上行趋势中要敢于重仓,在下行趋势中要选择空仓等待,空仓等待保护本金是最佳选择,在振荡的时候进行一个波段的交易。就像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天应该穿春天的衣服,秋天应该穿秋天的衣服,道法自然,道是相通的,背后还是一个大概率。所以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应该说比较完整的,如实的践行了我们的投资理念。
第三,充分的尊重市场。我们也在反思,我们看到很多私募基金,可能在某一年会表现特别好,但是后面的延续性就不太好,也就是今年他可能做的很好,但是隔年下来,可能他的收益会差的很惊人。这个道理我们也有过一个思考,我们认为市场就是在不断变化,但是我们的投资管理人容易局限于他原有的投资的思路,尤其是所谓胜利的经验,然后去对未来进行刻舟求剑。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觉得他的业绩出现大的波动,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可能会觉得他过去的业绩很不错,某种程度上推演他未来也会很不错,但是这个不是主要的,这是形式上,表面上的,更主要看他对这个市场的理解是什么。我们认为整个市场在变化,我们投资的策略,我们投资的主题的选择,我们的节奏也应该相应的变化。
举例来说,我们在2014、2015年,在整个市场比较热闹的行情里面,我们是选择了“互联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这些重仓的行业板块。但是到2016年4月份,重新再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选择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主线的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相关的并购重组这个大主题,大主线,从目前来看,我们觉得这个效果还是非常积极的。所以,尊重市场过程中,也反映了选股这么一个思路。作为我们自己来讲,我们选股的逻辑就是要站在国家政策的大风口,站在时代的大风口,是大风口,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容得下一定规模的资金去交易,去操作,是这种角度。
第四,必须有一个辩证的思维。从我们的理解来讲,这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炒股,最后就是炒人性。因为整个自然界都有辩证的规律,一年有四季,阴阳有交替,股票市场也是一样,涨多了就要跌,跌多了就要涨,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但是,人性往往却是反着来,所以往往在市场非常疯狂的时候,人性是非常贪婪的,但是在我们真正看到投资机会的时候,人性反而往往是非常恐惧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去发行产品,我们都非常强调这一点,虽然我可能发的少一点,比在市场狂热的时候发的少一点,但是我们拿的这个钱觉得很安心。所以,很多机构,我觉得也慢慢在转变这个思路。说心里话,比如说在2007年大的行情中,某一个著名的公募在一天之内募集了400亿,很快市场就见证了它到市场见顶其实并不遥远。所以,股市里有老话,行情总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前行,在快乐中死亡,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对我们做反人性投资的时候是非常难受的。
举例来讲,我们在2015年5、6月份离开这个市场以后,实际上市场也出现了几波反弹,尤其在2015年四季度,市场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那时候我们很多的客户,都跟我们渠道去反馈,为什么不建仓,到2016年4月份,重新建仓的时候大家是一片恐惧,很多客户咨询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建仓。所以,作为基金经理这个角色也是很不容易,既要受到盘面的影响,也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很多噪音,很多情绪的影响,做投资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以上就是我们16字的投资理念。
从投资风格上来讲,我更愿意用另外16个字更接地气的跟大家汇报一下。
首先,投资风格的第一条,审慎决策。对于事情的看法,我们认为应该多维度,动态的,线性+非线性综合的判断,所以我们也做了一个闭环理论的概念,就是我们判断整个市场的趋势,我们应该从宏观面、微观面、资金面、政策面、情绪面等等多维度的看待这个市场。所以这个决策的过程如果看不好,我们宁愿选择多等一等,因为我们并不想跟风险状态一起,至少把我们放在相对安全的位置上,所以这是第一个。
第二,雷厉风行。想好的事情,我们的风格就是敢于出手。所以,2015年我们仅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把我们125亿的规模的市值股票基本上都卖出去了,当然当时流动性也非常好,很多人都非常愿意买入,同样2016年4月份,在大家非常恐惧的时候,在身边一片质疑声中,我们快速的也是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建仓,而且一直保持着高仓位。就是看好的事情,即使中间有波动,我也会去承担,去承受,不看好的事情,宁愿选择等待,我也不会过多的犹豫,这是我们一个重要的风格。
第三,独立思考。刚才已经讲到,我们身边有很多影响我们投资做决策的这些因素,怎么坚持自己独立的判断,这个很重要。
第四,应变求变。整个市场就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我们的思路,我们的逻辑,我们也要跟得上市场的变化,这是我们在投资风格上的一个描述。
投资策略的框架方面,我们始终认为投资就是做预期和预期差,做未来的事情,做跟大众预期所不一致的事情,这是我们的出发点。那么,从资产和行业配置上来讲,我们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从观察的维度上来讲,我们是动态的、多维度的,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是一个综合的判断。我们始终强调,在入场之前一定会择时,就是你可以不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但是一定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我一定会清楚,我现在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这一点我们非常明确。所以,在不同的季节里面,在不同的趋势里面,我们会选择不同的策略。同时,我们也会做逆投资者情绪和逆周期的安排,在选股上选择站在国家的政策和时代的大风口。
交易风格上,我们的持股周期据我们统计一般平均在6个月左右,实际上跟我刚才说的一致,如果我们想好了参与这个市场,实际长我们仓位的变化并不大,包括标的调换的频率并不高。所以,相对来讲,我们是偏中长线持股。从集中度角度来讲,我们在行业、板块或者主题上,我们是相对集中的。但是,在个股的配置上是分散的,而且可能会分散比较多。比如我们看好的国企改革,去年我们建仓以来,实际上我们股票有60只左右,这样我可能规模大一点的产品就配30只,或者40只,小一点可能配10几只,这么一个相对分散的状态。
仓位水平,我们对看好的事情敢于下重手,所以现在为止我们从去年4月份一直到现在整体仓位都是在9成以上。这个刚才已经听到过了,时间关系不再重复了。这个也提到了,补充一点,我们在选择股票上,可能会更喜欢去配置“三低”的股票,就是相对来讲低价、低位和低市值。同时,我们对股票池做一个分级,包括核心库、备选库、临时库,还有所谓黑名单。黑名单不见得这个股票背后的公司就不好,甚至我们的黑名单里面有白马股,只是我们觉得,举个例子,比如300块钱的茅台对我们来讲可能就缺乏去投资的意义,如果是五六十块钱,我们觉得挺好。所以,其实不能绝对的说某一只股票好,还是不好,要看它的价格和内在的价值,这个差异哪儿?是不是合理,这是我们的观念。
第四部分,风控方面的一些理念制度和安排。我们从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我们非常强调事先的管理,事先的风控,这个就是跟我们的择时是息息相关的。刚才讲了我们的逻辑,在上行趋势里面大多数股票在涨,涨多涨少,涨早涨晚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跟大概率站在一起,只有在择时的前提上不犯大的错误,战术上的东西就不会有大的问题。相反,如果做逆势的投资,尽管可能选了认为看起来很乐观的股票,但是在大趋势当中,几乎这些股票都很难阻止它后面补跌的过程,所以我们在事先风控是放在第一位的。当然如果真正出现我们预料之外,不可控的风险,我们的反映就是快速处理,及时处理,不会拖泥带水。同时在股票所谓止损概念上,很多人可能会说,你们有没有一条线,比如跌到5%应该怎么样,跌到10%应该怎么样?我们不是简单的这么认为,我们认为每只股票跟每个人一样,有不同的特性,对我们看好的股票,如果因为某种原因跌下来,我们可能反而会去加仓,但是对于低于我们预期的股票,即使它在涨,可能我们也会把它建仓掉,我们认为做股票就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不能简单的一刀切,这是我们的理解。
同时,我们有一个全面风控的概念,就是你要从投资的研究开始,到决策,到交易,这几个环节要环环相扣,而不简单放在某一个环节上。包括在研究层面,我们可能会去关注我们信息来源的一个可靠性、准确性、客观性、及时性。所以,跟我们合作的卖方的机构也选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几家,起到一个相互印证的过程。
这几年应该说我们的制度建设各方面已经比较成型,尤其从基金业协会的监管角度来讲,也在帮我们进一步的完善。所以,从投资交易风控,产品交易,包括从业人员的交易申报等等这方面我们还是比较完整。技术上我们也会把产品的交易主要放在PB端,券商的PB端做一个端口阀值风控,每天交易完成以后,都会对所有产品进行投资限制,投资持仓和风险的过滤,我们的合规法务部也会独立抽查流程的合规性和风险的所在。
风控的实际案例,简单跟大家汇报一下。我觉得作为一个投资管理人来讲,能够在一个风险比较大但群情激昂的时候退出这个市场,这个是需要勇气和判断的。那么,这个勇气和判断来自于什么地方?我跟大家简单做一个分享。这个案例就是2015年5月底,我们离开这个市场,当时我们的考虑有这么几个维度。
第一,我们认为整体市场估值已经过高了,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创业板已经达到140多倍,这个是非常虚高的泡沫,这是第一点。
第二,我们敏感的捕捉到了当时监管部门对于场外配资,对于结构化等等提出了一个去杠杆的这么一种警示。所以,我们在清仓过程中是首先把结构化的产品进行了卖出。
第三,从市场交易风向上来讲,我们看到6月8号中国中车复牌涨停,6月9号高开低走,后来一路下跌,也印证了我们对市场的判断,因为它是市场的风向标,被誉为市场的神车,整个市场当时还在充满想象,但是大旗已经倒下。
第四,我们看到整个投资者情绪在3000多点时犹豫中前行,后来达成一致乐观,所以在5000点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这个钱挣的有点不明不白,觉得身边的投资者,包括合作方,包括各种机构都是一片看好。尤其其他指数创了新高,所以这是投资一致性形成的时候,无论是一致看好的是还是一致不看好的时候,我们认为都是非常值得参考的一个时点。
第五,也是我们的投资理念其中的一个,就是凡事留有余地,这是得和舍的一个辩证的关系。
所以,基于以上的几个方面,我们认为还是选择离开这个市场,尽管我们当时还判断,可能市场有10%或者更多的涨幅,但是我们觉得后面的涨幅就留给别人,当然把风险也转嫁给了别人,只是很凑巧,我们离开这个市场的时候,跟市场顶部的位置已经非常非常接近了。
大家也看到,我们后面这个产品,实际上不仅包括神州牧1号,其他产品几乎是类似的,产品净值在2015年6月上旬后开始表现为直线。股灾中,我们觉得从上涨和下跌的时空上,对称性的角度来讲,我们觉得下行趋势不会一时半会儿结束,也考虑到历史的经验,政策底往往与市场底有距离,这在去年或者前年下跌的过程中也再次得到印证。所以,我们选择了等待,尽管中间的过程也会有一些痛苦。所以,应该说我们后来的客户,对于我们整个空仓保住本金这个做法也是非常感谢和认可。
第五部分,重要市场节点的投资回顾。我们在2015年平均收益还是比较优异的,2016年也是正收益。几只产品,大家可以看到第2页,特意把2016年4月1号这个打出来,主要为了向大家证实,我们的这些产品在2016年4月1号之前我们就是空仓的,只是个别产品做了固定收益的情况略有差异,但是基本都是一样的。
最后,对市场的回顾,整个的展望。刚才新浪财经有一个小的录视频的过程,提到对去年市场和今年市场的一些看法,问到我。我们的想法,2016年整个市场就像一个人在山上爬山,各种不测的风险,从高峰掉进地道里面,在地道里面,就往前摸索,2016年我觉得应该是这种过程。2017年,应该是继续沿着地道往前走,希望找到一个出口,这个出口可能来的早,也可能来的晚,但是这个出口可能非常有爆发力。所以,对于2017年我们认为,“慢牛”行情在路上,这个也不是现在提出来的,实际上仓位决定了我们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观点,我们是从2016年4月份开始建仓,重仓参与这个市场,一直保持高仓位。2017年整个市场整体风险应该还是可控的,基本上是沪强深弱,格局分化,主题机会扩散,指数运行以时间换空间这么一个大的格局。
回顾2016年4月份,当时为什么要介入这个市场,借此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实际上在2015年我们离开市场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市场可能会到2200,2300,从指数来讲,当时也考虑到一个时空的对称性,另外我们自己也在想能不能跟当年的998、1664一样捡便宜货,但是2016年3月份我们的观点发生了变化,基于几方面的考虑。当时第一个考虑,觉得绝大多数股票经过三轮下跌以后,风险得到了比较大的释放,至少是结构性的释放,虽然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很多股票还没有跌破。
第二,当时整个流动性比较好,其他的投资品,甚至一些农产品都有很多涨幅,只要是资金流入的地方我们觉得都应该不会有洼地,股票市场经过大幅的风险释放,应该有结构性的机会。
第三,当时从“两会”以后,把注册制明确往后推了,我觉得很显著的改善了投资者对供求关系的预期。
第四,国家队真金白银投入几万亿,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它会继续发挥维持市场稳定的作用,但是有一天他也会离开这个市场。当时我们也测算了一下,他可能在3300点左右入的市,我们相信他还会逐步的降低它的成本,然后离开这个市场。
第五,当时也是分析到投资者情绪的问题,基本上在2016年年初,一季度的时候,市场是非常恐慌的,甚至到二季度,我去参加一个会议,很多机构也在台上交流,大家是非常谨慎,所以2016年4月起我们开始主要建仓,我们认为市场从单边下跌,进入横向振荡的行情,这是当时的判断。
那么,放在现在的时点上,我们没有对大的策略做修订,除了刚才提到的一些因素以外,我们也看到一些新的因素,比如今年我觉得十九大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从我们的理解来讲,我们觉得主要是看到行政效率进一步的释放,这个非常重要,习总书记说的很清楚,就是要撸起袖子来干活。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很好的预期。
第二,在整个去年人民币贬值6%点多这么一个背景下,很多资金在往外走,同时国内很多实体企业需要通过资本市场注入血液。我们认为现在整体至少结构性估值并不高的股票市场,对于发挥资金蓄水池的作用,对于帮助实体企业融资角度来讲,我们认为它的功能和职能今年应该会发挥出来,稳重有进的市场对这两方面的意义都还是比较大的。
我们的理解,资金、股市待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核心因素是投资回报率,在这个地方我们取得稳健的投资回报率,我就愿意待在这儿,我觉得这个是核心的。所以,我们认为股票市场也许可以看到更多它的积极的意义。
第三方面,从宏观经济的判断上来讲,我们做投资就是做预期和预期差,既然目前的预期来讲是相对稳定的,包括经济是一个中长期“L”型走势,我们认为GDP是6.6%,还是6.5%对我们做投资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事情应该放给经济学家做一个精准的研究。但是,我们做投资,宁愿要模糊的准确,也不需要精确的错误,这是我们的理解。所以,我们认为在一个“L”型,右端远看是直线,近看是锯齿型。包括今年一季度,可能相关数据会好一些,可能二季度又会下来一些。而且央行也有人表态了,我们的货币政策是松紧有度,经济数据好一些的时候,可能会收一收,但是如果数据差的时候,也可能会放一放,这个我觉得作为一个很好的预期的管理来讲,对投资来讲,我们认为还是非常有利的。
那么,这里面还看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意义的地方就是虽然整个货币政策可能比2016年来讲会适度的从紧,整个池子放水幅度会下降,但是配置权益的资金应该会显著增加。实际上我们去年也接到不少委外资金,从我们了解到,比如一个机构的角度来讲,去年权益配置9%点多,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增加到40%,这个例子可能稍显极端,但是我们觉得在整个资产配置上,大类资产角度来讲,场外资金对权益类的配置比重会显著的增加。
所以,我们今年在主要的投资方向上,一个是我们延续了去年的国企改革,并购重组这个主线。第二,新增的集团化资金入市以后看好的东西,就是低估值的绩优蓝筹股,也是配置的方向之一。还有也是基于中国经济进一步的企稳,以及美国经济复苏的预期,我们认为包括从供给侧改革和需求端增加的角度来讲,有色金属、大宗商品,仍然有它可以交易的价值。
当然负面因素也看到了,但整体在预期中,做投资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这才是我们把握市场行情变化的一个重中之重。
以上就是我们一个简单的介绍,借这个金刺猬评奖活动,我们也期待自己做一个动若脱兔,静若处子的金刺猬,谢谢大家!
主持人:评委有什么问题?
主持人:听您的介绍,辛总这边的交易非常灵活,并且也是在随着市场的特点不断在变化。但是,咱们在交易风格上,是不是交易很频繁的一种私募?
神州牧基金:我们把持仓的时间周期统计出来了,一般都是6个月以上,还是比较偏中长期。
主持人:平均持股时间看比较长,是不是统计上,比如单一个股有一些波段操作,虽然大家一直持有,但是可能有仓位的一些变化?
神州牧基金:短期的头寸上,我们会有一些变化。比如去年也判断是一个平衡市,如果因为各种原因涨得多,我们在一些短期的仓位上也会减一些,整体配置上来讲,包括持股上来讲还是比较稳定的。
主持人:之前辛总这边的操作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现在规模不断上升,这个规模上升会不会影响到它的一个操作?
神州牧基金:这个我觉得影响还是会比较明显的。因为刚才我也介绍了,我们一开始可能管不到五千万,那个时候可能操作的频率也会更高一些,因为我们腾挪余地更大。现在到一定的规模以后,我会放长这个时间的周期,所以我们在择时的方面会更加的慎重,如果没有12个月以上的交易空间,我可能会宁愿选择保守。
另一方面,实际上我们要看到不同市场下的策略的应对。比如说,2015年牛市行情里面,实际上它的机会是系统性的,然后它的成交量是非常大,它的交易是非常活跃的。这个时候你即使是放100亿,200亿,可能也显不出来。反过来,像2016年市场,即使是70亿,可能空间、余地也会相对减少。所以,2016年我们没有过多的追求规模的扩大,而是有选择性的发了几只产品,所以从60亿,差不多增加到70亿这么一个过程。实际上在历史上也是一样,我们从几千万到一百亿级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始终还是在审视这个过程,就是你的能力和你的管理规模必须要匹配。所以,我们中间停了两次的发行,跨度可能在3-6个月,比如在20亿的时候,四五十亿的时候,我们停了两次,就是让我们自己能够静下来,等一等,让我们能够适应这个过程,我们再往下走。所以,包括我们对客户结构的优化,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在里面。谢谢!
主持人:神州牧的答辩今天就到这里。
神州牧基金:再次感谢大家!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