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放出光芒:产品发行火热 业绩突出

2013年07月18日 10: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在上半年股市表现低迷、主动管理型私募表现不佳的背景下,使用量化对冲策略的私募产品冒出了头。不仅量化产品发行得火热,不少产品业绩也非常突出,尤其是管理期货的产品。不过分析师们指出,选择收益固然重要,但关注产品的波动率也很重要。

  不要只看收益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量化产品,分析师们指出,选择收益固然重要,但关注产品的波动率也很重要。

  除了部分市场中性策略产品外,大部分量化私募产品都是2012年才成立,历史业绩很短,即使是专业的评级机构也很难充分评估量化私募产品的整体投资能力;第二,量化私募产品的业绩差距非常大,有的私募今年以来收益接近50%,但也有不少私募严重亏损,首尾业绩差异超过70个百分点,而且经常“城头变换大王旗”。因此,选择量化私募不仅要看长期业绩,还要考察业绩的持续性和最大回撤,对于波动太大的产品最好保持谨慎。

  海通证券就表示,相对价值套利产品,应首要关注收益的稳定性,其次才是收益水平的高低。

  而具体在选择上,分析师们建议投资者综合考察品种和管理人的状况。

  朝阳永续研究总监王丽表示,针对目前股市和债市的情况,目前投资量化产品,可以考虑CTA、市场中性、阿尔法策略以及有明确止损线的商品趋势交易产品。而针对管理人,投资者应从三个角度进行选择:第一先了解量化策略,知道相关策略才知道风险点在哪里,从而进行细致分析。其次,对投资顾问所管理资金规模、交易平台、投研团队、过往业绩等都需要了解清楚。第三,最好是选择自己开发系统的量化私募,目前业绩做得好的私募产品都是自己开发的系统。

  好买基金也表示,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和大盘相关度较低的一些对冲产品,如市场中性、CTA等可以作为投资者配置的重点。此外,一些操作灵活、历史业绩稳健的私募也可以继续保持关注。

  海通证券则称,选择宏观策略与管理期货私募产品,建议选择风控能力强,具备一定资产管理规模,且公司团队实力较强并对宏观产品重视程度高的产品。

  业界称:个人英雄时代将终结

  随着量化交易策略在国内市场的更多应用,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期货私募过去靠个人英雄的时代将结束,未来将靠团队合作,需要更加专业化运作。

  “期货私募个人英雄时代将结束,未来量化交易策略的大量运用将加大市场风险,而高频交易涌现将压缩市场盈利空间,过去盈利几十倍的神人不会再出现了。”广州康腾投资总经理邓文杰在谈到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对期货市场的影响时如此表示。他说,今年以来方向行情在加剧,秒杀情况不断出现,但这些最终都只是市场现象。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期货高收益神话、个人英雄时代即将终结,未来会是团队化的时代,需要专业化运作,机构化作业。同时,未来的赚钱空间会被压缩,要赚钱更难,需要更加专业才能保持稳定的盈利。

  上海磐华义正投资执行总裁刘晓俊指出,在海外,程序化交易朝着高频交易、全市场模型等两个极端方向发展,无论是高频交易的速度达到微秒级,还是全市场模型监测全球各个市场的所有品种,未来市场的流动性和波动性会越来越大,最终会演变成科技的竞争。

  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工程及衍生品高级分析师王伟则特别看好日内高频交易的前景,但也认为该策略容量上比较难做大。他认为未来市场会变得越来越有效,但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如分钟线)内有效,未来大型基金在持有期限上应该缩短,运用量化交易策略避免情绪因素的影响。

  不过,也有些人提出,不要神话量化的作用。“量化投资不同的策略仅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其中的关键在于细节,无论是指标的选择还是模型参数的确定等等,都存在深度挖掘、不断细分的空间,微小的改动都可能对策略效果带来很大的影响。”一位基金经理说。

  “千万不要神话量化投资。”对于市场不断出现的量化投资热情,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理事长聂军提醒说。他认为,量化投资是很多种投资方式里面的一种投资。现在有的投资者把自己看成量化大师,这是很危险的。  

  无论如何,量化产品的出现,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市场。随着各种各样的策略进入,在不断的博弈过程中,凭借技术获得的利润空间也将越来越小,这是很多投资人需要思考和应对的。

  记者 陶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陕西神木否认财政巨亏 雷正西未调离
  • 体育吉鲁3球阿森纳7-1 切尔西官方报价鲁尼
  • 娱乐教授就李天一案言论道歉 白岩松批三宗罪
  • 财经华润董事长宋林起底:2010年是人生切割点
  • 科技俄三大运营商决定停售iPhone
  • 博客花总:上海外滩最低调的奢华酒店(图)
  • 读书妻妾成群:古希腊开放的两性和婚姻生活
  • 教育专家称黑暗童话毁三观并非盛世危言
  • 安邦智库:大老粗经济毫无前途
  • 徐斌:新班子经济葫芦里面究竟什么药
  • 倪金节:中国经济增长下限靠什么稳住
  • 叶檀:克强经济学有明确边界
  • 水皮:总理新政的路径选择
  • 陶冬:全球去杠杆已经开始
  • 苏鑫:王石的救赎
  • 安邦智库:如何解读李克强经济思路
  • 朱平:未来十年投资机会在股市
  • 丁志杰:日元贬值可能引发东亚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