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大佬解读市场暴跌 2000点争夺战成焦点

2013年06月13日 15:56  私募排排网 

  受休市期间多重利空消息影响,今日早盘A股重挫。早盘市场出现一波恐慌性杀跌之后,两市指数呈现低位震荡态势,截至午间收盘,沪指报2142.81点,跌68.09点,跌幅3.08%,成交459.3亿元;深成指报8457.22点,跌306.39点,跌幅3.50%。

  板块方面,券商、有色、汽车、船舶、建材、煤炭、地产等跌幅居前,互联网逆市上涨;概念股方面,摘帽概念、地热能、三沙概念、生物育种等跌幅居前,卫星导航、苹果概念等跌幅较少。

  对于A股周四的暴跌原因为何?后市该如何操作?众多私募大佬第一时间在私募排排网的“私募名家微专栏”上进行解读,私募排排网为您整理,以供投资者参考:

  翼虎投资总经理 余定恒短期不会击穿2000点 维持弱势震荡

  周四大盘出现重挫,主要是诸多利空共振所致:一是5月份宏观数据差于预期;二是IPO推出冲击;三是国内银行体系缺钱导致资金价格高企;最后才是外围下跌。

  我们判断短期冲击后,市场仍将维持弱势震荡,不会单边下跌,短期也不会击穿2000点,更多是围绕中报展开分化行情!

  赢隆投资董事长 罗兴文市场加速赶底 跌破2100点可加仓

  今天市场大跌主要是受IPO重启的影响,但我认为这是加速感底,反而会跌出机会来。操作上,明天如破2100就可加仓!如仓位太重不要砍仓

  留意地产股可能最先反弹。

  海润达资产总裁 仇天镝短期继续看跌 持有个别高成长股

  端午节后,周四市场迎来大跌,我认为市场大跌主要是由于小股票估值高企,以及流动性收紧,对股市压力很大。外围股市接连暴跌,对A股更是雪上加箱。

  我国经济处在转型阶段,没有牛市的基础,只有结构性机会,自年初调整以来,大盘一直处在调整中,目前只是再次加速下跌。

  我们在节前就减仓到4成,采取了积极防御的策略。我认为,大盘调整不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盯住新兴产业的机会。短期,我们继续看跌,只对个别高成长的个股进行持有。

  昊富投资总经理 黄咏大盘短期会下探2000点附近

  周四市场的暴跌主要源于五月份经济数据不好,加上有资金外流。IPO重启短时间可能会对市场心态有点影响,长期看可以忽略,长期IPO重启会提供更多品种选择。

  从指数上看,沪指估计要往两千点附近探一下。但在操作上,我们主要看个股没怎么理大盘,因此关键还是在于精选个股的能力。

  私募 胡菊林:A股下跌空间有限 可以关注消费股

  中国正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必须稳定通胀预期,以及经济不会速崩,这是投资A股的基本逻辑。

  我认为A股下跌空间有限,后期可以关注消费,上半年消费增长加快,1-4月食品饮料盈利增长26.9%,远高于医药汽车等行业。

  睿信投资董事长 李振宁市场加速赶底 有极强的资金抄底

  假日期间多重因素叠加,导今天大盘开盘直接低开20点,节前留守的资金出现悲观情绪,于是恐慌性的抛售手中的筹码,导致了大盘出现急速下跌。

  这些综合因素主要包括:1、新股发行改革意见稿出台;2、国际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股市假期出现大跌;3、5月份的经济数据无亮点。

  IPO从来不会改变市场的运行节奏,牛市的时候恰是新股发行最密集的时候,而熊市的IPO却经常暂停。即使IPO重启也不会抽离市场太多的资金,首先大盘股该发行的都已经发完,小盘股的批量发行并不会给市场的资金造成压力。

  国内银行股的分红率都高达5%,而且A股仅2000点, A股处于价值投资的区域。况且外资占比并不大,即使美国退出QE,并不会造成热钱的大面积出逃。相反只会造成美国股市的下跌,这对于A股却是绝好的抄底机会。

  今天的盘面表现出委买远大于委卖,也就意味着有极强的抄底资金出现,未来大盘短期可能不排除仍会下跌,但是1949区域不会跌穿。

    观点补充:

     从容投资:传统产业难有机会 新兴产业去伪存真

     崔军:看好目前A股估值 将在下周择机加仓

     鹿长余:市场每次反弹将是最好的出逃时机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 体育基德出任篮网主帅 冠军决定麦蒂是否退役
  •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
  •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5年能加倍赚回来
  •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
  • 博客宋英杰: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
  •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赶尸客栈
  •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
  •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
  • 陶冬:银行之间拒绝拆借的背后是什么
  • 水皮:汇金为什么能撑门面
  • 马宇: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再反思
  • 叶檀:地方政府参与造假必须严惩
  • 罗天昊:老人集团扼杀中国改革
  • 何亚福:谁是计划生育的既得利益者
  • 金岩石:人民币如何借美元曲线出海
  • 姚树洁:中国不仅是经济大国的崛起
  • 梅新育:对朝经贸当从何处着手
  • 张化桥:中国应该加息 而不是减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