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纯:房地产基金未来的空间特别大

2013年03月23日 17:05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为探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局与未来的方向,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定于2013年3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办“第七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以下为歌斐资产管理合伙人曾纯发言实录。

  曾纯:各位好!我是来自歌斐资产的曾纯,前面几个问题没有发言的原因是和各位不一样,我们的身份更多是LP,我们是针对另类资产做组合感觉的公司,整个规模有20个亿,其中在PE方面大概有30亿规模,之前我们投资过青云,其他三位也都有过接触。刚才的问题,从我们的角度,提供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现在经济下行,产业机会不清晰,过往退出模式受阻的情况下,感觉到很多PE机构也都在谋求一些转变,能够突破一下重围,不管是私募债、三板、一二级市场联动、私有化,这些都是大家在寻找新方向的尝试,从我们作为LP,在市场上看到很多基金,我觉得刚才提到这几种我都有碰到过,有人已经把它从想法变成基金的形态,但是真正走出这一步,会不会被市场认可,可能还有一段时间。我挑一个谈一下,可能像中概股私有化,我们接触过好几个基金,这并不是全新的概念,只是说大家现在在国内市场很难找到比较新标的的情况下,海外上市价格比较合理,而且有回归的意愿,由于这些自然的需求产生投资,这些只是小需求,海外整体上市的中概股其实数量有限,从里面选出有投资价值的,而且还要克服海外私有化中存在的问题,这些投资模式可以作为PE机构的延伸或者能够加宽自己的护城河,我觉得核心还是刚才林霆总谈到的,也是我们很关注的,一个PE机构能长远发展,必定在某些领域深入、专注,能够形成自己独特找项目、判断项目的优势,才能在未来有长远的发展。最后我再提一小点,有些PE机构可以明显看到,他们为了能够穿越或者减少周期的影响,大家都在做资产管理的东西,过去大家很模糊到底是PE还是VC的机构可能存在一个选择,如果往后端走,可能也会走资产管理的平台模式,如果往早期走,需要对行业非常精深。

  歌斐现在管理资产120亿左右,其中有四块业务,一块就是房地产基金,这块我们从去年开始做,到现在已经有大概7、80亿的规模,发展特别快,我简单谈几点,因为这个话题比较大。第一个,作为房地产基金行业,我们还是认为它一定是非常有机会的行业,大家都把2011年定为房地产基金元年,它从零开始起步,未来它的规模有可能会到上万亿,对于想在这个行业成为优秀资产管理人是大有可为的,但是对不同的个体确实是机遇也是挑战,国五条更多是影响房地产基金,但它的标的可以是工业、住宅等,在这个状态下,不同的基金管理人依据自己团队不同的特点往核心的方向去发展和摸索。谈到住宅这块,它可能是最成熟,短期看是体量最大的,我觉得存在几个特点,从房地产行业本身,它已经从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到现在强调要有产品运营能力和技术的综合能力,Top50每家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分化,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房地产基金的管理人,核心是选择优秀的房地产开发商合作,要看到不同开发商的特点是什么,有的开发商可能在拿地方面有特点,有的可能是设计环境,有的是大体量的,有的针对刚需,有的可能在成本控制方面等,房地产行业的分化和进化导致了房地产基金这个行业,以住宅投资标的为核心的房地产基金的核心还是选择好的基础资产管理,我们做房地产基金,对我们来说是MOM,真正的资产运营是开发商而不是我们,我觉得未来阶段可能更多规模可以针对出租型的物业,这块的面很广,工业、商业到旅游,这块市场未来会更大,这个市场成熟有赖于各种有需求的机构投资人的发展、深化,也包括可以有专业运营型资产管理者的出现,我觉得整个来说,房地产基金未来的空间特别大,我认为机遇大于挑战。

  针对性的问题可能比较难回答,因为原因可能有很多种,我们再往上走一点,很多中国的开发商也到海外开发地产,包括像万科等,这个趋势是很明显的,这说明什么?我们和很多开发商聊过,他们之所以要走出去,第一,中国人房地产产品设计和制造能力其实是领先的,至少是在前面的,可以生产出很好的产品,过去只是需求不够旺盛,结合你谈到的很多中国人到海外去,其实中国人想到国外买楼,很多中国开发商的定点就是供给给中国的客户,从这点来看,核心还是供需关系,包括价格,都是跟这个有关,海外怎么看国内,我觉得他不一定理解,因为他理解不了我们的供需,核心在供给,从地的供给、产品的供给、结构的不平衡,导致供给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刚才前面几位讲了很多,相比他们,我们更不希望是白银十年的机构,不然FOF就没法做了。我们作为FOF,有时候可能比他们对寻找哪些是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和方向来说,我们更轻松一点,我们看到他们做的现状,就形成我们对未来投资机会的判断,我们是站在智者的肩膀上,对未来的投资方向,不管是王博士讲的他们的DNA是技术创新,也不管是冯总讲的他们专注消费,还是林总讲的专注在节能环保,我认为未来还是会有持续的机会,作为LP,我们看到的是可能过去十年遍地是黄金,过去十年捡黄金的人很多,有能力捡黄金的人也很多,未来十年有可能不是遍地黄金或者黄金不是那么明显,但是捡的人更成熟,有可能对他们来说会有个体的黄金十年,我觉得每一家专注不同行业、不同团队的黄金十年不一样。回头说FOF,我觉得接下十年对FOF一定是黄金十年。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亚预赛-于大宝93分钟绝杀 国足1-0伊拉克
  • 娱乐我是歌手周晓鸥逆袭夺冠 沙宝亮淘汰
  • 财经十堰4500套商品房半价售给公务员惹争议
  • 科技汉王进退维谷:电纸书成苦涩“鸡肋”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高饶事件诱因:毛泽东对周恩来工作不满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
  • 杨涛:税收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
  • 李迅雷:如何让房价软着陆
  • 章玉贵:东亚经济一体化切勿掉入美国陷阱
  • 谢百三:我反对楼市国五条
  • 不是不好:电改重启的谣言为何又复燃
  •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 温晓东:尚德破产映照新能源发展困境
  • 罗天昊:警惕权贵阶层霸占中国梦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和操控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