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惠源:房地产黄金十年没有过去

2013年03月23日 16:57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为探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局与未来的方向,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定于2013年3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办“第七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以下为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董事总经理韩惠源发言实录。

  韩惠源:大家好!我是硅谷天堂的韩惠源,连续几次参加这个论坛,每次参加都感觉非常荣幸和惶恐,今天的主题是新格局与新挑战,晓芳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感觉每次过来都很惶恐?我们硅谷天堂对于自身如何转型也做了很多年的探讨,不仅仅是业务的转型,包括自身定位的转型,因为我们自己从来不给自己贴标签,也没有给自己贴过标签,我们虽然是PV起家的,但是我们现在PV业务比重已经占的比较小,谈到转型,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跟大家一起交流。很多问题讲到吃猪肉的问题,一定要是猪养的好,不是猪杀的好。作为我们硅谷天堂,更多看准新时期的新机会在哪里?中国过去30年的发展,以前更多是从数量和速度上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发展到今天,更多的企业,不管是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都处在如何做好质量的阶段,要找到更多的机会,要从两个维度看,一是能够为我们的投资公司做主动性投资,而不是做被动性投资,也就是这个企业如果在它的行业里有更多上升的空间,不管它在哪个行业,都存在很好的投资机会;二是今天靳会长已经讲过,要做的精,还是要研究国家的政策,主要从这两个选择方向。

  这是非常好的问题,也是我特别乐意回答和跟大家分享的问题,刚才讲到我们在未来有两个主题,一是做主动性投资,二是在产业方面下更多的工夫。如何做并购基金,实际上我们硅谷天堂已经探索了好几年,而且已经有成功的案例,自己总结的话,已经有好几个模式,大家可以上网看一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式,我们最近几年和一个产业的龙头企业共同从纵向和横向做产业延伸和拓展,我们做了非常好。我们做海外并购,这个信息也是公开的,博盈投资,在去年市场上有一些比较好的动静和意向,这块我们有多层次的手段和方法,包括产业基金。我们始终坚持一点,我们做的产业并购绝对远远不是解决PE投资的一个通路问题,如果这样理解,要不就拔高了PE,要不就贬低了兼并和收购,因为这是技术性更强的事情,在这方面,我不作太多展开,欢迎大家上网查一查关于我们硅谷天堂已经做过的成功案例。

  作为硅谷天堂在业界,很原因跟大家交流,前面做的话会遇到很多困难,刚才讲到联想的问题,晓芳举的例子非常好,但跟我们自己有小小的差异,我自己比喻,联想是养猪的,我们更多是做杀猪的,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但如何把资本和实业结合好,我们在资本上遇到一些什么样的问题,站在我们角度,站在交易和投资的角度,更多的还是两个问题,一是对行业和产业的深刻理解,这需要非常专业的团队,才能够从事这项工作;二是我们整个法律法规环境,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尽管在国内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真正鼓励国内企业出去兼并收购,尤其是鼓励民营企业做海外兼并收购的步伐还不是特别大,但不管怎么样,得有人先行先试,政策才跟上,先要有病才能出药。谢谢!

  PE投资和房地产是类似的地方,过去黄金十年,我感觉PE投资和房地产的确有相通的地方,至少有两个,第一个,这两个行业有完整的经营模式、商业模式,从进、管、退。第二个,没有任何其他行业能像这两个行业一样对其他行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甚至是拉动,我想也只有投资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有一点我不太认可,我认为黄金十年还没有过去,至少在中国还没有过去。站在投资的角度,我们要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资产配置,从个人、家庭到管理公司,都讲求资产配置;第二是超额收益、保底防通胀,从这个角度,我不认为黄金十年过去了,还不用涉及到现在讲的城市化人口问题、城镇化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房地产黄金十年没有过去。从投资来说、从PE来说,我更不认为我们的黄金十年过去了,但我还是觉得刚才靳会长讲的非常中肯,我们更多要考虑的问题是专业和做精,这两个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从这个角度,我们机构如何往下走,第一还是非常有信心,对房地产有信心,对我们机构有信心,但我们没有给自己贴任何标签,这个行业在国外发展比我们远远长得多,我们真正找到规律,形成完整的商业模式,也就是最近几年刚刚开始,我期待,我们的黄金十年还在后边。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亚预赛-于大宝93分钟绝杀 国足1-0伊拉克
  • 娱乐我是歌手周晓鸥逆袭夺冠 沙宝亮淘汰
  • 财经十堰4500套商品房半价售给公务员惹争议
  • 科技汉王进退维谷:电纸书成苦涩“鸡肋”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高饶事件诱因:毛泽东对周恩来工作不满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
  • 杨涛:税收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
  • 李迅雷:如何让房价软着陆
  • 章玉贵:东亚经济一体化切勿掉入美国陷阱
  • 谢百三:我反对楼市国五条
  • 不是不好:电改重启的谣言为何又复燃
  •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 温晓东:尚德破产映照新能源发展困境
  • 罗天昊:警惕权贵阶层霸占中国梦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和操控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