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宝玉:每年平均上市150家企业比较合适

2013年03月23日 16:02  新浪财经 微博

  新浪财经讯 为探讨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发展面临的困局与未来的方向,深圳市私募基金协会、私募排排网定于2013年3月21日-23日在深圳举办“第七届私募基金高峰论坛”。以下为深圳市同创伟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伙人丁宝玉发言实录。

  丁宝玉:新《基金法》到现在的阶段,应该说给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包括PE私募和阳光私募非常好的机会,证券市场也好,金融市场也好,逐步的开放,这是趋势,我想这是非常大的事件,应该说金融业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是改革步伐出乎很多人意料,或者对未来格局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大家首先要从这个高度审视新《基金法》,这是我第一想表达的观点。第二,在这样的状况下,尤其对私募基金会面临非常大的诱惑,因为作为公募基金来说,它的盘子非常大,少则百亿的规模,多则千亿的规模,整个证券市场的公募基金达到2万亿的规模,对于公募来说,进入私募,PE相对公募来说还是很小,对于公募基金来说,公募做私募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当然也是值得探讨的,因为我最近基金业的朋友专门去研究这个,新的《基金法》对于阳光私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是非常大的进步,因为能够通过公开的市场去发行公募基金,这样的诱惑非常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未来各个机构会根据自己的特点作出自己的战略评判,但是有一条是基本可预测的,三五年之后,中国大量的阳光私募基金也好、PE基金也好,他们一定会涉足公募的市场。目前这种情形下,对于阳光私募也好、私募股权基金也好,虽然面临的诱惑比较大,但是我个人的观点,每家机构一定要首先立足于本身的业务,把它做深做强做专,如果原来做阳光私募基金的,要考虑自身的能力,公司的管理人才是否适合于这样,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就更是如此,因为是跨行业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但是我个人赞成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打通,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本身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市场打通以后一方面是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其次二级市场的经营会对你对一级市场有非常深的理解,必须把本身业务做专的基础上,尝试性的逐步进入公募,这是我的观点。

  我补充两句,用中央电视台去年小品的话来说,我们PE行业摊上事了,摊上大事了。我想对于私募股权基金或者PE来说,他们之前已经面临过一轮,如果说现在严重的话,最多只能说第二,当人民币基金09年超越外资基金的时候,他们疯狂挖人民币基金的团队,我想在这样的格局下,稍许的人才流动更利于行业的发展,没有流动是不可能的,但是对于成熟的团队来说,主流的团队,尤其在上一轮挖角之后,应该能保持一定的稳定。

  我补充一条,因为IPO发行对于我们这个行业包括二级市场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第一可能是什么时间,证监会已经说了6月底之后会逐步放开IPO市场的发行,中国证券市场成立从89年到现在,应该将近20多个年头,现在总共有将近2500家企业上市,我认为IPO开闸之后,国家七大新兴产业在中国未来的经济转型中是重要的因素,我认为长时间的新股不发、停发或者把停发的数量一年降到平均数100以下,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我认为未来每年上市家数应该在150家左右的可能性还是偏大一些,虽然中国证监会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曾经预测每年发行400家左右,五年的时间发行2000家,这是当年中国证监会在“十二五”规划的报告中这样说的,我想由于二级市场所面临的压力,数量可能在150家左右更为客观一些,二级市场成交差的年份发100家左右,市场好的时候发200家左右,平均在150家是比较合适的。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现在关于IPO发行堰塞湖的问题依然困扰中国证监会,大部分人预测通过这次审查,会有30%退出,但数量仍然有600家,这个数量仍然很大,需要大家关注的是本次发行后第一单到底是打包发行还是不是打包发行,这个我认为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打包发行和不是打包发行对于堰塞湖如何解决,对于二级市场的定价,对于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事情,当然我们没法预测,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李克强:政府要说到做到不能“放空炮”
  • 体育亚预赛-于大宝93分钟绝杀 国足1-0伊拉克
  • 娱乐我是歌手周晓鸥逆袭夺冠 沙宝亮淘汰
  • 财经十堰4500套商品房半价售给公务员惹争议
  • 科技汉王进退维谷:电纸书成苦涩“鸡肋”
  • 博客唐师曾:基辛格吊唁乒乓名宿庄则栋(图)
  • 读书高饶事件诱因:毛泽东对周恩来工作不满
  • 教育铁腕外教遭全班学生弹劾皆因不让抄作业
  • 育儿无语凝噎:那些襁褓中被弃的婴儿
  • 梅新育:铁道部改革应始终坚持发展导向
  • 杨涛:税收增速下滑可能是好事
  • 李迅雷:如何让房价软着陆
  • 章玉贵:东亚经济一体化切勿掉入美国陷阱
  • 谢百三:我反对楼市国五条
  • 不是不好:电改重启的谣言为何又复燃
  • 郑风田:嘉兴死猪投江案的六点反思
  • 温晓东:尚德破产映照新能源发展困境
  • 罗天昊:警惕权贵阶层霸占中国梦
  • 沈晓杰:是谁在决定和操控中国的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