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私募新品发行剃头挑子一头热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10月08日 03:36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匡志勇

  监管层终于决定放开信托产品证券开户,受到私募机构和信托公司的广泛欢迎,有多家信托公司将此前证券类集合信托成立门槛从1亿元降低到2000万~3000万元。不过,面对私募机构和信托公司降门槛、降费用的“亲民”举措,一些高净值客户却并不买账,9月新发阳光私募产品仍在低位徘徊。

  私募排排网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发行成立的非结构化信托私募产品数量有122只,比去年同期194只的非结构化产品发行数量锐减近四成。用益信托工作室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23日,信托公司推出的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共有1868只,其中非结构化产品有1154只,TOT产品128只,结构化产品有586只。相较7月1日的数据,今年三季度新增的非结构化证券信托只有17只。与2010年一个月成立40多只非结构化产品的盛况相比,阳光私募发行仍只能以“冰点”来形容。

  此前困扰信托私募产品发行主要受制于账户费用和发行规模。如今,随着证监会放开信托产品开户,这两个问题都迎刃而解。《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中融信托、华润信托、长安信托等机构了解到,信托管理费再次恢复到了1%的水平,信托机构的收费从此前的150万元以上降到目前的20万~30万元的水平;而信托产品成立规模门槛则降低到2000万元~3000万元。

  多家信托公司信托经理向记者介绍,9月份以来有许多中小私募机构向信托公司提出发行信托产品的意向。这些机构普遍对于发行规模的预计在5000万元以下。甚至一些明星私募机构也降低了发行规模预期。如星石投资就计划发行一些“袖珍私募”来为高端客户进行专属化定制服务。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调查显示,信托账户重开后,71.86%私募表示有发行新产品的打算,仅有9.39%私募明确表示不会发行新产品,18.75%的私募则持观望态度。由此可见,私募机构新发产品的意愿明显提高。

  虽然机构对于发新产品表现积极,但客户们似乎并不买账。从发行情况来看,今年三季度非机构化信托私募产品只增加了17只,其中9月份仅有9只。

  深圳一家正筹划新产品发行的阳光私募机构市场总监告诉记者:“股市没有赚钱效应,客户对于信托私募兴趣不高,更偏好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在发行路演中,常常会碰到投资者有些怨言,都是买阳光私募‘亏钱效应’惹的祸。”他介绍,目前渠道方面对阳光私募产品发行上的支持力度普遍不高,作为主要渠道的银行机构,基本上没有总行级的合作。私募机构只有依靠私人关系找一些支行、分行来销售。券商渠道中,客户经理也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总之一句话:阳光私募赚钱才是硬道理。”该市场总监总结道。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郑州超期收费黄河大桥明起终止收费
  • 体育西甲-梅西C罗梅开二度 巴萨2-2皇马超8分
  • 娱乐梁博回应身份质疑:我爸卖汽配 我妈卖酒
  • 财经黄金周54城市住宅签约量环比大降7成
  • 科技美国会称华为中兴威胁国家通信安全
  • 博客幸福调查为何引发议论 大学无需上排行榜
  • 读书中华军威:解放军境外十大歼灭战(组图)
  • 教育教育培训行业整治难的真正原因
  • 育儿新西兰打击非法代购婴儿奶粉 微博关注
  • 健康上班首日迎寒露 节后怎样清理肠胃
  • 女性女星爱上逆龄妆容 初秋大牌明星格子控
  • 尚品阿根廷豪气牛肉盛宴 世界最小的住宅
  • 星座10月运十一假期运势 今生有几次情劫
  • 收藏张大千名作遭物主追讨:苏富比决定撤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