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价和房价之争可以休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5日 16:04  《理财周刊》

  文/本刊记者 黄罗维

  文前提要:近期,随着国土资源部地价成本调研数据的推出,地价和房价之间的矛盾关系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过我们认为,地价和房价之争根本毫无意义,国土资源部如果真的要对平抑房价有所贡献,应该可以从改革土地拍卖制度等方面入手。

  房价成本再成焦点

  近期,房地产市场可谓是新闻不断,除了不断上涨的房价之外,房价成本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前些年不同,这次舆论的热点集中在了房价和地价的关系上,而国土资源部则成了这场大戏幕后的总导演。

  地价和房价的矛盾由来已久,前一个小高潮出现在国土资源部公布“中国地价占房价平均为23.2%”的数据之后,市场对这一数据的真实性颇有争议,一时间也是闹得不可开交。终于在日前,国土资源部将所谓的全国620个调查项目的数据悉数发布,终于把这一场大戏推向了高潮,也似乎有终结所有争论的含义。

  据了解,在这620个案例中,销售房价最高为45000元/平方米,最低为1130元/平方米。地价占房价最低比例为5.3%,最高为58.6%。58.6%的高地价比来自河北石家庄的新公爵项目,其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3869元,开盘平均售价为每平方米6600元。根据调查结果,620个案例地价占房价比例平均为23.2%,356个项目比例在15%~30%之间,其中,比例在30%以下的约占总数的78%。

  其实,如果我们仔细梳理一下这场争论的脉络,可以发现从今年年初以来,围绕着房价和地价关系,各个利益集团相互交织一起,可谓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这一系列事件也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根据新浪房产等相关资料的整理,我们也可以从表1中看到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的确,这几年房价飞涨,地价也飞快攀升,相当数量开发商认为是地价推升房价,就此,国土部门多次给予反驳,而这种争论也始终没有停息。今年两会上,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就全国9城市“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费用”的调查显示,在房地产项目开发中,土地成本占直接成本的比例最高,达到58.2%。地价推高房价的争论就此拉开了新的一幕。

  之后,国土资源部有关人士表示,中国的地价仅占房价的23.2%,这个地价水平远低于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并认为,说地价推高房价没有道理。对此,地产商任志强撰文,矛头直指国土资源部官员言论,称房地产成本越描越黑,“真不知官员脑袋里装了什么”。

  紧接着国土资源部发表署名文章,回应近日爆发的数据纷争。文章说,一个简单而又“神秘”的数据(地价占房屋售价的比例)再次吸引了社会的眼球,为了搁置争议,文章提议“把事实摆出来,免得让公众跟着惶惑、闹心。”国土资源部称,将开展房地产项目用地地价专项调查,调查范围为全国105个地价动态监测城市,调查方式为城市内分区域随机抽样,对象主要是2006年以来取得土地且已进入销售阶段(包括已售完)的商品房开发项目。而近期相关调查结果终于被全盘推出,似乎了却了国土资源部还事情本来面目的心愿。

  表1地价房价争议风波全过程回放

 

时间

事件

3

两会税改呼声出现交集 矛头直指土地财政

617

国土部调查商品房地价 求证推高房价说

623

国土部:我国地价占房价23% 远低于国际水平

624

地价仅占房价两成多 国土部驳地价决定房价论

625

任志强:国土部越描越黑 是在掩盖事实真相

630

国土部提议公布房地产开发成本:让公众看明白

73

地价房价比数据打架 国土部再发文揭示背后谜团

76

任志强再质疑国土部为何不承认地价推高房价

79

国务院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就房地产重点询问了三方面内容:一是房价;二是先行性指标,包括购地面积、开工面积等;三是一些城市出现的地王现象。

711

国土部失声地价争论 酝酿进一步公开调查信息

721

国务院研究室邀数十位业界人士召开房地产市场形势座谈会,明确就房价、地价、投资及热点城市等内容进行讨论。

725

国土部公布620楼盘土地成本 回应地价推高房价

  澄清招来市场热议

  此次国土资源部之所以急于公布这一系列地价数据,乃是为了说明自己的诚实,这地价的数据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难道还会有假吗?不然的话,国土资源部可能会比广大公众更为闹心。

  近几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与此同时,这也引发了许多普通老百姓的抱怨,大家都在寻找引发房价高涨背后的“始作俑者”。而国土资源部此番接连推出的一系列调查,无疑在于为了澄清这样一个事实,既然地价占房价的比例并不高,所以房价上涨与自己无关,没有任何责任。显然换句话说就是,是开发商的暴利最终导致了高房价。

  不过,国土资源部的澄清却立刻招来了热议。就在其调查结果公布后不久,一位郑州的开发商也曝出了自己所开发楼盘的成本清单。这个楼盘2007年底开始动工建设,目前已进入预售阶段,楼盘容积率为3.5,眼下销售均价每平方米5000元。从这份清单可以看出,加上土地出让金、拆迁安置房成本,这处楼盘地价成本每亩466万元,按容积率3.5计算,楼面地价达到了每平方2000元,占到了售价的40%。桩基处理、土建、安装施工费、公共部位装修等建安成本每平方1500元,占到了售价的30%。按照这位开发商说法,土地成本和税费已经占了大头,卖5000元/平方米的价格甚至还要亏损,只能通过变相提高容积率来赚点外快弥补,实在让人觉得可怜。

  那么,国土资源部和开发商究竟谁在说谎呢?或许还是任志强说了句大实话,他说,似乎所有官方的研究机构都在犯着同一个错误,他们都只会按计划经济的计算方式静态地计算土地供给的初始价格。只知道土地随着时间的变化可能会升值,却不知道持有这些土地时,这些土地的成本也在不断的提高。土地在购买时一次性支付了全部的土地出让金,但能在同时就生产出房子并开始销售吗?在规划、设计、申报、审批的周期中,在基础设施施工到开始领取销售许可证之前的这段周期中,开发商不是在为每一平方米的土地支付着土地使用税的税收吗?总不能卖土地的只管土地的卖出时的价格,而不管因土地卖出时的各种税费及限定条件引发的土地价格变化吧,那这些因取得土地而产生的费用难道不是地价中的组成部分吗?

  数字游戏可以休矣

  看来国土资源部和开发商还是各有各的说法,不过记者认为,地价和房价的争论游戏,实在毫无意义。其实国土资源部和开发商说来说去,都是为了寻找一种解脱,自己不是房价上涨的幕后黑手。其实,房价的波动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在房地产市场中,国土资源部和开发商各有各的职能定位,完全没有必要在房价成本的高低上来决高下。

  特别是国土资源部作为一个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有什么必要为了地价成本之事而大动干戈呢?如果真的要对房价的平抑有所贡献,其实还是有着许多可以有所作为的地方。比如现在土地拍卖是遵循价高者得的原则,在市场对后市预期普遍看高的情况下,这无疑进一步推高了土地的成交价格,从而引发了房价的跟进上涨。其实,如果这一制度能够改变唯利是图的初衷,还是有着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

  对此,地产专家蔡为民认为,这样的调查基本没有意义。地价与房价只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没有确定的答案。国土资源部想表达什么呢?上海6个项目平均地价与房价的比例约为24%,这个数据并不全面。地价房价是互相推升的关系,不仅脑袋相连,而且心肺相连,无法切割,相关部门没必要互相推卸责任。而复旦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华伟也提出了相类似的观点,他说,不同城市地价所占的比例很不一样,不可同日而语,地价、房价到底如何比较?是否是同一时间点?如果地价和房价是不同时间段,那就没办法比较,市场波动怎样计算?这个非常难。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