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手机支付 (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 00:44 新浪财经

  

手机支付(3)

时间戳工作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其次是要通过技术手段保障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利用手机支付,一般要求通信的实时性较强,采用短信手段在遇到某些情况时,由于存储等原因,往往使其不能及时转发而有一定的时延。此外,有些物品的购买,不能用短消息,而需用语音实现,这样会产生通话费用,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如何利用语音回拨等方式,以及对S M S、WAP、GPRS等传输手段的综合比较及采用尚待研究。

  而此次移 动"手机小额支付"服务,前提就是在这两个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据广东移 动有关人士介绍,目前的手机小额支付业务系统是通过银联系统与手机短信平台实

  现通信接口,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后,以数据专线进行传输,提升了用户使用移 动支付业务的安全性,因此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对于实现手机支付的高安全性,关振胜的看法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就是使用高端手机(PDA)。"据他介绍,针对全球范围广范兴起的手机支付,一些主要的国际软件厂商专门开发了支持手机支付的交易平台,目前比较主流的有WINCE、IMBAN等。但由于普通手机

  的SIM卡容量较小,无法装载这些操作系统。而高端手机的最大特点是容量大,允许安装操作系统、PKI证书和SSL加密协议。在进行支付时,通过将支付信息加密后发送至移 动基站,再传送至银行的网银系统,这样就可以保障手机支付的高安全性。

  当然,如果要求手机支付必须使用高端手机,无疑会缩小手机支付的适用群体,短期内不利于手机支付的发展。但关振胜认为"不能为了强求市场的扩大而忽视安全问题。而且近年来高端手机的价格不断走低,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手机支付用户群的扩大也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解决信息传输及时性的最有效的途径,或许就是业界嚷得很久,我们期待很久,也被媒体炒得很久的3G时代的到来了。3G手机具有极高的数据传输速度。目前的GSM移 动通信网的传输速度为每秒9.6K字节,在现有GSM上应用数据打包技术发展出的GPRS目前已可达到每秒384K字节的传输速度。而第三代手机可以达到的数据传输速度为每秒2M字节。而为此做支撑的则是互联网技术充分融合到3G手机系统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打包技术。

  可以说,3G手机将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传输的"梗塞"问题。

  手机支付会否异军突起?

  随着安全性的提高,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相信手机支付将会有非常大的商业前景,促进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

  但手机支付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不可否认,我国国民有着使用现金进行支付的传统,而且在多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想想多年以来银行卡推广的艰辛,或许就是手机支付市场拓展的"前车之鉴"。在大多数消费者依然将现金视为主要支付工具的社会大环境下,手机支付是否能够很快被人们接受,的确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更何况还有很多人对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存在各种顾虑。

  手机支付的普及首先要消除客户对该支付方式的安全性所存在的疑虑,这就需要移 动运营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与中国银联或各商业银行共同合作打造手机支付平台应当是保障该支付方式安全性的最佳方式,广州移 动与中国银联、中国移 动与民生银行的做法值得肯定。没有国内银行业的参与,手机支付很难成就大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