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手机支付 (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1日 00:44 新浪财经

  

手机支付(2)

时间戳工作示意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在手机支付业务中,费用的收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费用通过手机账单收取,即从用户的手机话费中直接扣除,或者在用户支付其手机账单的同时收取;二是从用户的银行账户(即借记账户)或信用卡账户中扣除,在这种方式中,手机只是一个简单的信息通道。

  而国内最初发展的手机支付,是用手机话费来消费或缴费的。这种方式由于方便、简单,也容易为用户所接受。但是,在这种代收费方式中,电信运营商有涉足金融业务之嫌。2003年8月,中国移 动停止了部分代收费业务,由此可见其承受的政策压力。

  而今年的试点,广东移 动与广州银联合作,将银行卡和手机卡捆绑进行小额支付,而手机仅仅作为信息通道。这种方式不仅成功地绕开了政策的禁区,而且使电信运营商规避了先服务后收费的坏账风险。因此,从长远来看,采用手机卡绑定银行卡的手机支付方式将是大势所趋。

  其次,制约手机支付大规模发展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安全问题。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技术顾问关振胜认为:手机支付无论对用户还是银行,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保障其安全性,没有这一基本前提,手机支付的前景便不容乐观。近年来,国内各商业银行先后在一些地区开通了自己的手机银行,但关振胜认为"客观地讲,有搞'形象工程'的味道,很多手机银行的总体安全状况并不能令人满意"。

  对于政策性限制的问题,移 动运营商采取与银行或中国银联合作的形式,可以解决。但安全问题却无论如何也不能"绕"过去。这也直接关系到移 动运营商的得失。

  安全,无疑是手机支付的最大障碍!

  据一项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手机支付的用户中,76%的用户希望支付费用在100元以下。同时,用户认为,手机支付最应该改进的地方在于安全性。可见,用户对于手机支付的安全性仍然存在相当的顾虑。由于手机支付需要提供个人账户密码等资料,而且是通过无线方式传输,这使用户不同程度地存在安全方面的担忧。特别是这些私人资料是否存在被泄漏和窃取的危险,是用户最为关注的问题。

  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移 动支付发展缓慢的问题不仅发生在我国,即便是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其进展也不快。就目前而言,手机支付方式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大多数手机受到SIM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明码,致使手机支付的安全性较低;二是通过短信支付方式的即时性较差,难免会造成资金流和物流的停滞。

  若要使手机支付达到理想的快捷、安全的层面,关振胜认为至少还要从技术角度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SIM卡与STK卡的融合问题。STK卡是一种小型编程语言的软件,可以固化在SIM卡中,它能接收和发送GSM的短信数据,起到SIM卡与短信之间的接口作用,同时它还允许SIM卡运行自己的应用软件。

  但是STK却存在着开发难度高、技术标准不统一、成本较大等问题。尤其是面对当前众多用户拥有大量的SIM卡,如何降低用户换卡的支出成本,或开发出可包容目前已大量存在的SIM卡用户的新技术,是当前一个比较棘手的技术难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