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结构性理财:天使与魔鬼同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7日 04:10 华龙网-重庆晚报

  

结构性理财:天使与魔鬼同在

  任何理财都有风险,宣传时切忌一味夸大收益

  案例

  2006年底,市民陈先生花10万元购买了某银行的一款理财产品,1年后的去年底,该理财产品到期,可银行告诉陈先生,他10万元的理财收益只有39.6元。在2007年大牛市的大好机会下,花10万元,不论是炒股票,还是买股票型基金,赚个三五万元,甚至翻番都是很轻松的事,面对还不及活期存款的收益,陈先生很是不解。于是,陈先生立即找某银行说“聊斋”,并四处投诉。

  不是个案

  2006年、2007年,随着资本市场的牛气冲天,居民的理财意识空前觉醒,可以说,我国已进入到一个“全民理财”的时代。

  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多位银行、基金等理财专家。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理财师陈松说,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亏本)都是正常的,因为这类理财产品属于浮动收益理财。浮动收益理财,收益既然是浮动的,当然既可以高浮(获取高收益),也可以低浮(存在的高风险)。他说,从理财合同本身看,银行不存在欺骗或违约的问题。这种现象不会是个案。由于去年很多理财产品推出时,挂钩H股、美股等海外投资工具,大多是看涨,而今全球股市跌声一片,随着这些理财产品的逐渐到期,低收益的产品还会不断涌现。

  上投摩根基金公司一基金经理称,正如“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一样,理财是一种投资行为,既然是投资,就存在风险,出现零收益或亏损,都是正常的。买基金也是一样,基金投资也可能出现亏钱的情况。

  据了解,最近市场出现零收益理财的产品已多达五六只。

  3年前就发生过

  据了解,今年初集中爆发的“零收益理财”,大多数是结构性理财产品,而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三年前就已发生。

  2003年银行最早开始推出,这类产品部分本金投资债券以保证到期本金安全,剩下的极小部分本金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通过杠杆效应博取更高的回报。银行早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通常与美元LIBOR或者港币HIBOR挂钩,只要美元利率不上升或者不快速上升,则投资者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相反,如果美元利率快速上升,则投资者的收益就为零。这类产品的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收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美元LIBOR市场表现。由于2003年以后的连续几年,美元连续加息,并且兑人民币贬值,早期推出的结构型产品不仅收益为零,而且折算成人民币的损失较大。许多外汇理财投资者,应该深有体会。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