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海外资本大举建仓中国艺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 02:55 第一财经日报

  水昆

  规则的空隙处就是机会,在这个只有资本才能有效牵制资本的时代,一批享有盛名的海外艺术基金开始积极进入或者筹划进入中国艺术版图。上个月的北京,瑞士尤伦斯艺术基金举行了首次新闻发布会。这个基金主导建立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11月2日将在北京开放,相当多的艺术界专家很看好它。从资金规模来看,虽然尤伦斯本人拒绝公布投入的数额,而据艺术人士费大为估计,该艺术中心的预算应该达到了国际级大型美术馆的规模。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只是近期海外艺术机构在中国大规模“建仓”的一个例子。实际上,从2001年起,随着“中国概念”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走红,中国艺术品就开始成为国际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无论是在国际拍卖市场上,还是在开拓中国国内的艺术代理布局中,各路资金纷至沓来,各显神通。尤其是2006年,在中国成立艺术基金几乎成为一种潮流,有人甚至称之为中国的“艺术基金元年”!

  资本永远是最“野蛮”的力量,但是形态上可以打扮得仪态万千。据悉,2006年仅专注于中国油画及当代艺术的艺术基金规模已近50亿元,诸如山西的煤矿“黑金”、江浙一带的民营资本、各种形式的“私募”以及其他来历不明的神秘资金等,成为了掘金中国艺术市场的主要力量。对于许多研究者或者观察者而言,这些“野蛮的力量”活力无穷,但呈现的一个特色是,中国当下的社会结构和艺术交易制度决定了——并不是每一次艺术品交易的资金流向都能清晰地看到来龙去脉,因此,也就给交易本身带来了广阔的灰色操作空间。而另一方面,从这个狭小的缝隙,或许能够切入一个宏大的命题。就像上世纪初的上海,这个城市之所以能成为“冒险家的乐园”,是因为在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权利格局中,存在许多规则的盲点,这些盲点即如同利益本身,构成了更多海外资本“建仓”中国的直接诱惑。

  最近一波拍卖(纽约春拍)结果显示,中国一线艺术家如张晓刚等人的作品已经接近甚至达到了国际价格水准,但比较而言,幸运者永远是极少数,而大多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却是被低估的。同时,从国际视野来看,老气横秋的西方艺术市场,除了赫斯特等善于搞噱头的明星之外鲜有人动作,而中国艺术市场却每每提供生猛的亮点。因此,不少海外资本开始认真对待艺术界的“中国热”并着手乘虚而入。

  直接一点说,这里所说的海外资本,其实就是海外艺术基金。艺术基金最早最有影响的是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British Rail Pen-sion Fund),它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1亿美元共投资收藏了2400件艺术品,10年后大发利市,从而一举成名。如今,在此利好的驱动下,华尔街的投资家纷纷与重要拍卖机构合谋,仅2005年就推出了至少6个新的艺术基金,全球艺术投资市场顿时风云突变。显然,中国又正是全球艺术投资市场上波谲云诡的新兴区域。

  如果说中国本土的闲置资本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投资、投机的冲动下,在楼市、股市、黄金市场和艺术品市场每每刮起让人眼花缭乱的旋风的话,那么海外艺术基金则是成熟而理性的,虽然它们逐利的本性不改,但客观上也带来了一套成熟的操作规则和投资方法,某种程度上,也在促动了艺术与企业赞助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客观上迫使艺术投资相关的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在这个意义上,海外资本“建仓”中国艺术市场,同时也是投机愿望和建立标准的野心之间的一场对决。

  此前,海外资本进入的方式也十分多样,国内不少著名艺术机构背后的资金就来自海外,而也有一些海外资金“不太地道”,它们通过设立奖项,冒充学术或公益的方式绕开画廊制度低价吃进艺术作品,甚至利用自己的国际策展人和双年展资源变相勒索艺术家捐赠或贱卖作品。总之,在混乱的开端,一些艺术家、画廊、拍卖行、买家、帮闲者总是怀鬼胎,在规则建立起来之前斗智斗勇,享受最后的狂欢。现在,海外艺术资本的正规军——艺术基金,终于大梦初醒,他们打算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和海量资金,“收编”中国艺术市场,将其纳入自己挥洒自如的轨道中。

  低买高卖,艺术品市场当然遵循这个最基本的交易法则。既然中国大多数艺术家的作品价格都被低估,或者说就像中国工业产品一样依然显得廉价,这些艺术基金就会大量收购,囤积,等待炒作拉升的机会。本人在上海和北京都曾经遇见过一些形迹可疑的外国人,甚至有些人会在各种和艺术有关的场合遇见。他们以各种艺术基金的名义走街串巷,和大量知名不知名的艺术家会晤,同时收买一批“买办式”的中国策展人、批评家和艺术媒体。有些野心勃勃的海外艺术基金也已经开始在上海和北京考察场地,准备建立常驻机构乃至艺术空间。他们比本土资本觉醒要晚,但招式更为凌厉和专业。

  不难判断,这些海外艺术基金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疯狂“建仓”的这一波迹象十分明显。一位四川美院的教授感叹,他有潜力的一些学生刚升大三时就已经和来历不明的海外艺术机构签约,被资本“包养”了。他还抱怨了中国文化政策的滞后,目前建立中国本土艺术基金的构想依然没有获得认可。于是,海外艺术基金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中国,将根植于中国语境的艺术品带向西方。这就呈现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一方面是中国未成名的艺术家作品流向西方,一方面在西方成名的艺术家作品回到中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成立的部分原因就是2000件艺术作品在瑞士租用场地的年度费用足以在中国建立一个像样的艺术空间。

  海外艺术基金汹涌地来了,大多在暗中。他们当然要收藏“中国这近三十年的思想史、民族史和艺术史”。但是这还不足以解释目前他们大规模的“建仓”行动,因为在巴黎十多万艺术家中只有一个毕加索能够名垂青史,也只有少数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留下了名字。但是,规模效应如此强大,以至于他们能够以此胁迫产生这些艺术的本土环境承认他们制定的学术标准和价格标准。也就是说,他们收藏的小部分作品会成为学术的标本,而更多艺术家在艺术和资本的交易中提供了利润,史册上会记载,他们负担了艺术基金经理们往返于东西方之间的盘缠。(水昆 艺术评论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