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需求依然旺 牛市尚未结束

2013年05月06日 04:34  证券日报 

  我们应当利用每次金价跌落,尤其是大幅暴跌的有利时机,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购进实物黄金。将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实物黄金占比,逐步提高到二成以上,至少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以分散风险。

  ——陈克新

   虽然前期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暴跌,一些机构与投资者纷纷抛售,仅4月累计跌幅就超过10%,预计短时期内金市行情依然疲软,还有可能继续探底,但这并不意味着黄金行情开始踏入熊途。从大趋势来看,今后全球黄金需求依然旺盛,牛市远未结束。因此,有关部门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逐步购进增持实物黄金,使其占据中国外汇储备构成的二成以上,至少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以实现外汇储备安全体系的全方位构筑。

  未来黄金需求旺盛

   未来全球黄金需求旺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对抗通货膨胀需求。此次金价暴跌,一个重要因素在于发达国家物价指数较低,日本因此将2%的物价上涨作为奋斗目标,由此引发人们通货膨胀预期下降,黄金对抗通货膨胀功能相应减弱。实际上,由于世界各国政府,主要是发达国家政府,长时期寅吃卯粮,累计了巨额债务,必须不断印钞还债。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复苏疲弱,下行风险增加,还必须更多印钞刺激经济增长。而金价与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又予以了更宽松货币政策的巨大理由。受其影响,进入市场的流动性越来越多,势必导致“钱远多于货”的严重通货膨胀局面出现。在这种情形之下,黄金作为最好的保值手段,其对抗通货膨胀需求一定旺盛。

   资金避险需求。世界经济复苏不确定增加,尤其是一季度中美经济增速均低于预期,消费疲软,致使大量资金从商品市场撤出,流向美元资产,推动美元升值,黄金避险效应部分丧失,这是遭遇抛售价格暴跌的另一原因。但是,在世界各国竭尽全力,包括使用极端手段“救市”措施刺激之下,巨额债务最终以货币大幅贬值等方式“一风吹”,全球经济终归要轻装走上增长之路。实际上,尽管复苏遭遇挫折,但全球经济仍未脱离复苏主流,整体状况比去年较好,而非更差。如果中国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势必促使有关部门出台更有力措施,稳定经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消费需求重归旺盛,并由于美联储弱势美元的长期既定战略,黄金避险需求将再次大放光彩。

   储备货币需求。世界各国央行,特别是具有世界储备货币功能的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无上限印钞,引发流动性泛滥,不断稀释货币含金量,已经使得主权货币信誉遭遇极大动摇。在新的替代手段出现之前,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将贵金属作为避风港。因此有观点认为未来金银将成为世界货币。在世界储备货币多项选择中,虽然不太可能完全回归“金本位制”,黄金也难以再次成为曾经的世界唯一储备货币,但作为货币发行约束机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信誉基础,今后主要国家货币发行,还是有可能与黄金储备建立一定联系。为此,现今世界主要国家央行依然大量持有储备黄金。其中美联储持有黄金储备8133.5吨,储备占比75.1%,位列全球第一;德国央行持有3391.3吨,排行老二。预计未来各国央行黄金储备将有增无减,有些黄金储备占比偏低的国家央行,黄金储备更是会有较大幅度增加,而所谓国家央行抛售黄金还债的传言,即便成真,那也只是个别情况,将黄金作为“永不出售的资产”并且不断增加持有,应当是今后各国央行的主流方针。世界黄金协会(WGC)最新报告也显示,全球央行依然是黄金市场稳定持有者。即便是黄金价格暴跌的2013年4月,全球各大央行,如美联储、德国央行、IMF和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并未出现明显波动。

   由此可见,未来全球黄金需求依然旺盛,进而成为支撑金价,刷新历史高点的坚实基础。实际上,因为前期黄金价格急剧下挫,大量抄底资金开始显露身影,引发对于黄金的强劲购买。据有关资料(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数据),4月中旬的一周时间内,黄金净多头头寸增加9.5亿美元,达到565亿美元。近期中国内地与香港市场上一些客户买金如买白菜,自金价下跌以来10天内,内地投资人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亚洲市场甚至出现“金荒。所有这些,一方面证明了黄金旺盛需求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巨量流动性充斥市场,显示了公众对于未来严重通货膨胀形势的普遍担忧。在这个最大的战略格局之下,黄金牛市岂能结束?

  提高外汇储备中

  实物黄金占比

   一个国家合理的外汇储备构成,应当包括现金、债券、黄金等多个方面,以分散风险。目前来看,中国外汇储备中,其他国家债券比重过高,而实物黄金储备太少,不过1000多吨,与4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实在不成比例,与美联储75%左右的占比更是相差悬殊。因此,我们应当利用每次金价跌落,尤其是大幅暴跌的有利时机,在国际市场上持续购进实物黄金。要通过5年、10年、20年的时间,将中国外汇储备中的实物黄金占比,逐步提高到二成以上,至少要达到全球平均水平。

   提高中国黄金储备数量,还要借助民间力量。一方面,国家层面加大国际市场黄金购买与进口力度,消化过量现金外汇;另一方面,将所购买的黄金,部分出售给城乡居民,同时回收人民币外汇占款,亦可以减轻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虽然在国际市场购进储备黄金,也有一定风险,主要是价格继续跌落风险与利息损失风险,但与之比较,持有其他国家债券(包括现金)的风险要高得多。这种风险首先是债务违约风险。一些国家入不敷出,无钱还本付息,势必债务违约。如何避免其债务违约,就必须借给他更多的钱,用新债偿还旧债,致使债务总量越来越多。其结果还是一样:你借出的钱可能永远无法得到完全偿还。其次是账面减记风险。一些国家借了太多的钱,超出了国民收入,没有钱还本付息,最后只好与债权人协商减少账面债额,债权人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再次是含金量贬值风险。还有一些国家借了太多的钱,超出了国民收入,但可以印刷货币还本付息。比如美国、日本、欧元区等。虽然债权人不会遭遇债务违约,但由于货币贬值,实际上所偿还的“真金白银”却是急剧减少。譬如目前1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所能购买的实物黄金数量,只有10年前的几分之一。最后是无法大量兑现风险。存钱太多,本身就是巨大风险。譬如中国3.4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根本不可能大量入市购买现货商品,因为市场上远没有那么多的商品,能够满足那么多的货币购买力。只要中国三分之一的外汇储备出笼,就足以将目前国际市场所有大宗商品及贵金属买光,将其价格推高1倍到数倍。同样,我们持有的各国债券也无法大量减持兑现。否则,将会出现该债券急剧贬值的局面,到头来账面损失惨重,而债务国却可以轻松还债。所以说,中国目前数万亿元的外汇储备,由于数量过于庞大,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笔永远不能动用、甚至不能大部分动用或兑现的账面财富,虽然其账面数字还在不断增多。

   由此可见,在未来严重通货膨胀以及债务危机麻烦不断的情况下,中国外汇储备中的过量现金与债券,其风险比实物黄金要大许多。毕竟无论金价短期内如何暴跌,总归还会有价值存在,而存款、债券在理论上却完全有可能血本无归。况且从长期来看,贵金属都是升值的。比如从2008年10月至今,国际金价最多上涨了120%,即便经历了本轮股市下跌,累计涨幅仍超过6成,而目前美国、日本、欧元利率接近为零,即使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高也不到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原副省长黄胜一审被判无期
  • 体育中超-申花0-3后平武汉 鲁能绝杀3-2 视频
  • 娱乐英演员自称杰克逊三子生父愿测DNA
  • 财经上海掺假羊肉疑流入小肥羊等品牌火锅店
  • 科技业内预计4G牌照最快本月中旬发放
  • 博客石述思:圆明园兽首回归是谁的胜利
  • 读书史海钩沉:毛泽东为何不与贺子珍复婚
  • 教育大学女生跨校选修按摩课 为找好老公加分
  • 育儿3岁女童疑遭邻居男子性侵致下体出血
  • 水皮:中国大爷 我为你哭泣
  • 张庭宾:中国不会再有经济刺激计划
  • 叶檀:削山填海平坟的疯狂
  • 陈虎:民间救助雅安该不该越位
  • 陈思进:美国是如何操纵公共舆论的
  • 谢作诗:扫黄只能产生坏结果
  • 董少鹏:中国股市有没有肖钢红利
  • 官建益:实现中国梦不能靠打鸡血
  • 姚树洁:赵红霞和常燕都犯色诱敲诈罪吗
  • 冉学东:中国养老制度改革遭遇强力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