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全国政协委员破解矿业三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3日 15:20 中国黄金报

  作者:王训练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校长王训练的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除了积极认真参政议政外,还要在会议间隙安排学校的工作,以及向老委员取经,准备提案,以至于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都是分两次进行的。

  作为一名地质院校的政协委员,除了关注民生外,王训练关注的更多的还是矿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有关地质矿产类人才教育、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等焦点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王训练通过平时作的大量调研,结合自己的工作,一一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他之言:“谨希望能为矿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吸引地质矿产类毕业生到一线工作

  王训练说,地质矿产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专业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地质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地质教育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这两年,尽管现有的地质类专业院校在地质矿产类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加大了力度,有些院校的地质人才培养规模甚至是超负荷运行,但地质矿产类人才依然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生产一线高层次地质矿产类人才的缺口更大。据了解,目前几乎所有的矿产大省对高层次地矿人才的需求量都比较大。有人甚至认为目前地质矿产类人才断层可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对此,王训练感到非常担忧: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及环境灾害防治工作影响会很大,甚至会影响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至于生产一线高层次地质矿产类人才奇缺的原因,王训练认为,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地质矿产类人才培养规模不够,另一方面是地质矿产部门生产一线目前的工资待遇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不够,导致一定比例的地质矿产类毕业生选择了改行而不愿到地质矿产部门生产一线工作。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矿产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去向来看,后一种原因的影响绝对不能低估。

  王训练建议,第一,提高地矿行业生产一线职工的工资待遇,使地矿行业生产一线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行业,从政策上吸引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建功立业。

  第二,适当增加地质矿产类专业人才培养委培生和定向生的数量。一方面,一些地矿大省自己出资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普遍比较高;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农村一些地区的经济还欠发达,一些农村孩子上大学还有一定的经济困难。可以适当加大地矿类专业人才培养委培生和定向生的力度,通过签约的方式,由地矿部门和企业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学费和一定的生活费,这些学生毕业后,直接到所签约部门或企业的生产一线工作。

  第三,从政策上探索中专生、大专生与本科生的贯通培养。目前在地矿部门生产一线工作的中专生和大专生较多,本科毕业生由于期望值较高而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但大量依靠中专生和大专生从事地质工作又会影响地质矿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对已取得大专学历和中专学历的地质矿产类优秀毕业生,在大学进行地质矿产类专业的强化训练,达到一定水平后发给大学本科文凭,补充到生产一线工作。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