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被疑说明书存在黑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4日 02:14 北京商报

  商报记者 崔吕萍

  零收益、负收益……在全球特别是周边国家资本市场大幅动荡的背景下,近来国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及各项风控制度是否完善,这一系列问题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昨日,有投资者乔先生向本报表示,兴业银行今年2月份刚刚推出了一款套利理财产品——“套利通1号”,这也是国内首款套利产品。但是他从产品说明书中看出该产品存在运作不透明以及收益计算公式误导消费者等诸多问题。

  投资者两大质疑 银行一句话推卸全部责任

  投资者乔先生向来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今年初,兴业银行推出的这款名为“套利通1号”的套利型理财产品引起了他的关注。但是很快,他发现这款产品的说明书存在“黑幕”。

  乔先生了解到,这款产品其盈利模式主要是利用证券市场中各种金融产品的定价差异进行套利,主要投向为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同时兼顾其他对冲套利和高折价套利机会,涉及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套利、正股+认沽权证的保本组合、可转债转股、基金封转开等,是一款主要以套利机制运作的产品,预期年收益率为7%至10%。另外,该产品还引进资金保障体系,投资管理人投入5000万元作为一般受益人,如果投资者年收益低于7%,一般受益人将以这5000万元进行补足。

  但乔先生认真研究这份说明书后,疑问随即产生。 “它给出的投资范围明显反映出这款理财产品投资于一个信托计划。信托计划再将资金投入到套利中,而信托之后的资金流向、如何操作、套利模型如何建立、投资于什么市场、多少比例的资金投资于什么市场等等这些问题,银行方面在产品说明书中一概解释为‘信托之后的操作银行无法控制’。既然银行无法控制,那么为什么要推出这么一个产品?众所周知,建立一个套利模型是需要很强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水平的,而银行以‘投资于某某信托计划’一笔带过,实在有所不妥。”对此,乔先生认为银行的产品说明书使用了障眼法。

  投资者无法掌握盈亏数据

  细读说明书后,乔先生的第二个疑惑产生。乔先生说,由于银行没有对资金投向做明确说明,银行可以拿这些钱去投资于风险很高的期货市场,或者其他衍生品市场,获得高额利润的时候银行可以拿出很少的利润给投资人,亏损时银行可以说投资失误,让投资人承担风险。在这种不透明的情况下,投资人根本无法判断银行所说的情况是否属实。

  当乔先生在网上将上述想法公布出来后,便引起了许多投资者的共鸣。一位投资者介绍说,兴业银行的信托理财产品,在去年的大牛市下,理财收益只有4.5%,而当时承诺的是超过4.5%部分的30%返还给顾客,现在看来,与零收益无异。

  与此同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与七银行关于理财产品设计与销售的争论仍在进行中。

  “我认为该项调查的内容和结果都是可信的,国内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确实存在着不透明的问题。”乔先生表示。

  据记者了解,许多理财产品只是公布一个到期收益率,并按照此收益率进行利益的分配。但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投入的资金究竟被银行拿去做什么了,而这些恰恰是银行不愿意提供的,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理财产品不透明的情况。

 [1] [2] [下一页]

小调查

1.投资者称兴业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存在“黑幕”,你是否相信?
相信
不相信
不好说

2.你认为兴业银行理财产品是否透明?
透明
不透明
不好说

3.你是否会选择兴业的理财产品?

不会
不好说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