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44款理财产品六成收益率低于6%(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2日 08:20 每日经济新闻

  业内人士认为,近期国内及海外股市均属于震荡期,“打新”等产品又面临监管部门叫停的风险,因此银行要提高自身产品的收益率,创新型产品已成为发力的要点。目前,股指期货的套利、ETF与成分个股之间的套利都被银行设计成理财产品。相对而言,此类产品对于机构和个人都比较陌生,管理机构面临新市场领域的未知风险,而对于投资者,相比“打新”、FOF型产品,对这些产品的风险更认识不足,如果银行尚不能提示全面的风险,一旦此类产品运作不佳,无疑将面临更多的市场争议。

  理财人员不专业难以全面提示风险

  随后,记者再向该行个人金融部有关人士咨询后得知,上述产品的风险构成主要由政策、市场、流动性、管理性因素构成,其中他特别强调,若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变化,可能导致投资组合内的资产价格变化,甚至出现本理财产品到期时净值跌破面值。同时,在本理财产品运作过程中,因投资管理运作各方对经济形势和金融市场走势等判断有误、获取的信息不全、或对于投资工具使用不当,也可能影响资金收益水平。

  也就是说,上述产品到期后,完全可能出现零收益的概率,而这完全由市场变化和资金运作等因素决定。沪上某股份制银行零售银行部负责人曾对记者表示,提示风险的关键,在于营销人员必须对产品的设计非常熟悉,对其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然而目前很多产品在柜面销售,银行又面临专业理财人员不足的困难,因此大部分仅接受过初步培训的人员,实际上难以真实、全面地向客户提示风险。

  而这种局面,在更为复杂的创新型产品面市后,依然存在,而正是由于产品的复杂性,往往会导致客户与银行方面日后更多的争议。

  更关键的是,记者调查发现,历史上有的理财产品曾经有过实际收益率为负,但是在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说明书上都看不到类似的表述。因此,当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几乎无一例外都以为能带来预期的较高回报。而某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人士透露,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并不是没有考虑到亏损的可能,但是在说明书上标注可能亏损会影响声誉和销量,因此风险提示往往被表述为“该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概率是多少”。

  因次,从这个角度看,银行设计部门在产品说明书中,也没有尽到告之的全部责任,发生纠纷的原因也不该由销售人员独自承担。对此,银监会在发布的相关通知中明确建议投资者,再购买理财产品前,应该多咨询专家或者自己深入学习。如果投资者对这产品的基本问题一无所知,还执意购买,那么就和“赌博”没有什么区别了。

  同时,对于银行机构而言,监管部门如何加强监管,真正落实“针对性推荐”地销售模式,也才是银行创新产品,并获得市场真正认可的重要前提。

  BY 陈珂 每日经济新闻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