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必须去努力赚钱了?

  通过对理财客户的深度访谈,以及2000多份有效的调查问卷,中国平安旗下私人理财平台——财富宝试图勾勒出国民财富焦虑的基本特征。11月9日,这份《2017国民财富焦虑报告》(下称《报告》或调查)出炉了,结果出乎意料。

  调查发现:17.6%的人处于低焦虑状态,78%的人处于中度焦虑水平,4.4%的人处于高焦虑状态,国民财富焦虑均值为43.71。

  年收入多少才能不焦虑?

  所谓低度焦虑,就是对财富和与之相关事件的担忧水平较低,不会对自身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

  中度焦虑,对与财富相关的一些事情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和不安,但自身可以进行调节,没有对日常生活工作造成困扰(或困扰较小)。

  高度焦虑,对于财富相关事件有强烈持久的紧张和不安情绪,自身难以进行调节,对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造成了较明显的影响。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院长方方指出:“焦虑与多种因素相关,个人收入、学历、所在行业、婚姻状况、性格、财商教育等。”

  先来看一看个人收入,年收入多少才能不焦虑?

  《报告》给出的答案是:家庭年收入越低的人财富焦虑越强,家庭年净收入越高,焦虑水平越低,但当净收入很高时,焦虑水平不再有明显变化。其中,财富焦虑值最低的群体是家庭年支出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的人,这一群体的财富焦虑甚至低于支出100万元以上的人群。

  性别不同,焦虑也不一样。

  调查发现,男性学历越高,财富焦虑值越低;本科以下学历的女性财富焦虑值最高,硕士学历的女性财富焦虑值最低。

  另一项调查显示,对于男性来说,在传媒教育文化行业工作焦虑水平较低;对于女性来说,从事政府及公共事业的焦虑水平较低。

  城市发展变化程度与居民财富焦虑有很大关系。

  一些发展比较迅速的城市,如杭州、天津、重庆,财富焦虑值有偏高的趋势。处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人群,对财富变化的感受最为深刻。

  有意思的一项发现是:印象中幸福指数偏低的北上广深居民,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焦虑,他们有较为丰富的投资渠道让财富保值增值,焦虑值与其他城市的差异并不显著。

  此外,已婚人群的财富焦虑值更低,且低于国民财富焦虑均值水平;未婚群体的财富焦虑值显著高于已婚和离异有子女的群体。

  财富焦虑从何而来?

  在看清了财富焦虑人群的画像后,我们来探究一下财富焦虑的来源。

  《报告》勾勒了国民九大“财富焦虑点”:自己养老、父母养老、医疗、财富保值与增值、职业发展、子女教育、财富传承、房产。

  其中,国民最焦虑的是自己养老,其次是医疗,半数以上的调研对象认为这两项是引发财富焦虑的重要原因。出乎意料的结果是,年轻人(29-59岁)更担心自己养老,60岁以上的人群更担心医疗。

  具体地,自己养老最大焦虑来源是政策变化影响养老金,占比达65.23%;在医疗的最大焦虑来源中,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占比高达95.80%。

  另外,四成左右的调研对象则担心财富保值增值问题。在财富保值的具体焦虑来源中,有近90%的受访者选择了“通货膨胀”;在财富增值的具体焦虑来源中,七成以上的受访者选择了“优质的投资渠道不够多”。

  越走近财富焦虑,越了解“忧”和“愁”。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Dr.魏看来:“对财富焦虑的研究,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有积极的意义。在个人层面,帮助大家剖析和认识焦虑的原因;在社会层面,为各种机构在制定商业策略和政策法规时提供理论和数据的支持。”

  如何诊治财富“焦虑症”?

  那么,面对财富焦虑这个“时代病”,我们能做点什么?

  平安财富宝总经理贾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财富焦虑源于人们对更好生活的追求。一方面,要了解焦虑来源,通过各种方式与其和平共处,比如跑步、旅行等;另一方面,要通过积极的财富管理来应对和缓解焦虑。

  “在财富焦虑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要尽早进行财富管理规划、选择正确的投资理财机构、合理高效地管理财富,可以增加对财富的安全感,进而稳定个人心态、提高生活质量。”贾敏分析,“影响人们财富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自身的生活经历,包括父母对自身的理财教育等。这就意味着,稳健的财富管理意识、个人理财能力的提升等都可以帮助人们应对自身的财富焦虑。”

  事实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财富管理的重要性,并选择投资理财来让自己的财富保值增值,以减轻财富焦虑。调查发现,63.88%的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交给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随着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将财富交给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应对财富焦虑。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颖)

责任编辑:杨群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