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2日10:35 中国金融杂志

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做有特色的大型上市银行

  ——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

  本刊记者植凤寅

  记者: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专访。首先对邮储银行在香港上市表示祝贺。请您介绍一下邮储银行H股上市的基本情况。

  李国华:邮储银行此次上市,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共计发行124.3亿股,募集资金591.5亿港元。从募集金额看,是近两年来全球最大的IPO,也是近六年来最大的H股IPO。可以说,邮储银行本次发行上市在近年的香港市场,乃至全球资本市场,都是比较成功的交易。

  从市场认购方面来看,邮储银行受到了国际资本市场的认可。邮储银行绿鞋前全球发行121.1亿股H股,其中5%在香港公开发售,95%在国际市场公开发售。香港公开发售方面,超额认购2.6倍。国际配售部分也获得多倍超额认购,引发全球投资者的高度关注。

  我们这次发行吸引了众多境内外优质投资者。其中,有中船重工、国家电网、上港集团、海航集团、中国诚通和长城资管6家基石投资者,还有众多境内外知名投资者积极踊跃的认购,体现了对邮储银行未来成长性的高度认可。从发行定价来看,4.76港币/股的价格,市净率较银行股均值有较大幅度溢价,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及投资者对邮储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记者:邮储银行此前曾引入10家战略投资者,此次IPO又引入6家基石投资者。这样的引资方式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李国华:关于引进10家战略投资者,可以说,邮储银行引进的战略投资者都是行业翘楚,他们为邮储银行注入了丰富的战略资源。邮储银行与战略投资者之间,以平等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为原则,着眼于商业银行转型发展趋势,合作涉及诸多领域。

  例如,在零售信贷、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领域,瑞银集团、星展银行将利用自身经验与技术,助力邮储银行打造业务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快零售业务升级、公司业务拓展和金融市场业务创新;在渠道建设和风险管理领域,摩根大通将对邮储银行进行全面支持,结合实际情况为我们研究定制成套的网点转型和风险控制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蚂蚁金服、腾讯公司、中国电信将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与我们分享应用支撑经验,共同开发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协助邮储银行建设面向未来的统一平台技术方案;在公司治理领域,FMPL(淡马锡全资子公司)和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将通过咨询项目合作、高级管理层培训等方式协助我们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此外,邮储银行还将与国际金融公司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加强“三农”和小微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以巩固邮储银行普惠金融优势、践行社会责任;与中国人寿在银保产品销售、资产管理等方面加深合作。

  关于引进6家基石投资者,邮储银行此次引入了中船重工、国家电网、上港国际、海航集团、中国诚通、长城资管6家知名机构作为基石投资者,体现了这些机构对邮储银行投资价值的认可。

  在选择基石投资者时,我们综合考虑了业务契合度、市场影响力等因素,并致力于双方的长期合作。上述6家基石投资者均是国民经济各领域占据重要分量的企业,不仅为邮储银行成功上市提供了有力助推,未来邮储银行也将与其在相关领域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推动业务发展,为股东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

  记者:作为近两年来全球最大的IPO,H股上市对于邮储银行来说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李国华: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成功上市,是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下,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又一项新成果。这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金融监管部门对邮储银行改革思路和举措的正确性;充分表明境内外投资者对邮储银行零售银行发展战略,独特的“自营+代理”经营模式,庞大的网络、客户基础和资金实力,优异的资产质量以及显著的成长潜力的肯定;也充分表明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有期望,对中国银行业的稳健性和盈利能力有信心。

  邮储银行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港IPO既是落实政府及监管机构对我们改革发展的要求,也是银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上市后,通过建立资本金补充长效机制,邮储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落实国家战略,切实做好“三农”、小微企业和社区金融服务,同时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发展需求,努力打造成为最受信赖、最具价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

  记者:从2015年年底引进战略投资者,到如今正式登陆H股,邮储银行为上市之路做了哪些重要工作?

  李国华:在国务院制定的“股改、引战、上市”三步走路线图下,邮储银行从2012年完成股改后就开始酝酿后续的改革工作,2014年拉开了上市前引战的序幕,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成功引入了10家境内外知名战略投资者,融资规模达451亿元。2016年2月18日,邮储银行启动发行上市工作,仅用7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正式挂牌,创造了资本市场一系列新纪录。

  但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全球银行估值基本都处于“潜水”状态,股价绝大多数都低于每股净资产。一些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不良暴露心存疑虑,主要是质疑不良率的真实性,认为一些隐形的、潜在的不良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

  而邮储银行恰恰拥有一张干净的资产负债表。优异的资产质量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邮储银行能够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也是我们成功引战、上市的重要筹码。截至2016年6月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78%,拨备覆盖率为293.41%,均持续优于行业平均水平。过去3年,邮储银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8.4%。2016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净利润为232.16亿元,同比增长10.8%。

  从酝酿IPO,直到上市,邮储银行一方面要全力以赴、高质量地完成大量基础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在有限时间内,加强与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沟通,单就上市阶段,管理层就先后进行了六轮非交易路演、近300场一对一会议,覆盖投资者超过500家。在境内外监管的支持下、项目团队的努力下,仅7个月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上市相关工作,最终实现了9月28日在港挂牌上市。

  这一路以来,我们让投资者从最初对银行股不感兴趣、不了解邮储银行,到愿意坐下来了解邮储银行的投资故事,再到被我们的投资故事所吸引和打动,直至最终愿意拿出真金白银,给出溢价于银行股市净率均值的估值水平,最终实现挂牌上市,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收获了比较满意的成果。

  记者:相较于其他商业银行,邮储银行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说网点多、没有历史包袱等。邮储银行将如何发挥优势成为一家有特色的大型上市银行?

  李国华:一是发挥网络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邮储银行拥有4万多个实体网点,覆盖了我国100%的城市和近99%的县域地区(不含港澳台)。多年来,凭借网点众多、覆盖广泛的优势,邮储银行为广大城乡客户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下一步,邮储银行将在巩固渠道数量优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质量优势。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物理网点布局,加快推进网点转型,实施流程优化,改进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另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发展移动金融,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渠道体系。

  二是发挥客户优势,推动零售金融升级。邮储银行拥有丰富的个人客户资源。截至2016年6月末,邮储银行个人客户数达5.13亿,超过中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电子银行客户数达1.67亿。下一步,我们将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深挖客户金融需求,加快推进零售金融转型升级。

  三是发挥资金优势,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工程建设。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代理网点,邮储银行建立了中国银行业唯一的“自营+代理”运营模式,拥有数量最多、覆盖最广的分销网络,能够为广大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同时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公开上市,邮储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未来,我们将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风险水平、资本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重点项目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服务力度。

  四是发挥金融服务模式优势,服务国家经济薄弱环节。从成立伊始,结合我国城乡发展趋势与自身资源禀赋,邮储银行选择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并初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三农”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在支持国家“三农”、小微企业等经济薄弱领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邮储银行将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以优化服务模式为引领,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重点,努力构建一整套服务“三农”、小微企业的新模式,助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

  记者:作为一家上市银行,邮储银行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方面有哪些考虑?

  李国华:邮储银行成立近10年来,就是公司治理不断完善的10年。我们从一家储汇机构,逐步发展壮大成一家大型零售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功不可没。

  一是公司治理架构有效建立并持续完善。2012年,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相关部委的关心与大力支持下,我们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同时也调整、充实了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组成人员,之后,随着引战上市工作的推进,我们进一步选聘了一批银行管理经验丰富的人员充实了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增强了董事会的专业性,提升了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强化了公司治理机制的监督与约束。二是根据上市相关内外部要求,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公司治理制度,细化公司治理运作流程和规则,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公司治理制度体系,有效保障公司治理机制规范运作。三是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规范运作,各司其职,真正实现了所有权、决策权、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的相互分离、相互配合、相互制衡,促进了邮储银行的健康、快速发展。四是加强企业党建,确保企业健康长远发展。邮储银行党委在经营管理中,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抓好顶层设计和全程把关,在深化改革中坚持“四同步”,实现“四对接”,坚定不移把邮储银行做强做优做大,实现党的建设与改革发展的双向互促、同频共振。

  记者:在之前的披露文件中,邮储银行对于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论述,请详细介绍下关于风控的建设。

  李国华:邮储银行一直以来坚持建设和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全行风险管理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是培育审慎的风险管理文化。邮储银行一直倡导审慎稳健的风险管理文化,自上而下确立了“风险管理人人有责、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的理念,不断提高全行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强化合规经营、风险为本的理念。

  二是确立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政策。邮储银行始终遵循“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并且建立了分层次的风险偏好制度和传导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政策。

  三是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邮储银行建立了健全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提高风险管理的集约性和控制力,并且不断加强风险管理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衔接,为风险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四是优化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针对各类具体风险设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明确了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环节的具体内容和管理要求,并且持续推进风险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实现风险管理与业务管理相互融合、有机统一。

  五是丰富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邮储银行结合自身特点与国外先进技术,不断丰富小额贷款业务等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方法,提高自身风险管理精细化水平。

  六是提高资本管理约束力。邮储银行开展资本规划,坚持资本与风险相匹配、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完善资本充足率管理和资本限额控制。

  七是强化风险评价、考核与问责机制。邮储银行通过构建机构风险评价等考核机制,推动各分支机构了解并提升自身风险管理水平,深化风险评价等机制在全行经营管理、特别是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中的应用,提升风险管理的约束力。

  八是不断为风险管理提供人才和科技保障。邮储银行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风险管理队伍,主要风险管理人员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邮储银行不断升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群建设纳入全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不断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增强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撑力度。

  记者: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业也面临更多困难与挑战。作为一家后起的大型商业银行,上市后的邮储银行对于综合化经营有怎样的规划?

  李国华:邮储银行作为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营业务、以零售业务为主体的银行,未来几年仍会专注于主营业务,巩固在传统业务领域的优势并努力寻找未来利润的增长点,坚持稳健的发展步伐,并重点发展对银行利润贡献度大的业务。

  随着未来客户需求不断增长并趋向多元化发展,邮储银行将充分发挥大股东中国邮政集团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先天优势,通过与外部其他机构的合作,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充分利用网络与资金优势,借助中国邮政集团现有布局及与战略投资者的合作,积极探索与邮政集团旗下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及服务。

  邮储银行将会进一步推动现有非银机构筹建及发展,以向客户提供增值服务。邮储银行旗下首家控股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11月成立。后续,我们将考虑综合化经营所涉业务与银行现有业务的协同性、紧迫程度、资本约束等相关因素,依照业务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实质功能需要出发,加快探索中邮消费金融公司的有效经营模式,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和多元化的消费金融需求。加快金融租赁公司筹建步伐,着力于为中小企业和“三农”、物流、教育、文化、旅游、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提供专业的融资租赁服务。

  记者:邮储银行未来有哪些海外布局的构想?对于下一步的发展考虑是什么样的?

  李国华: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市场,邮储银行选择在港上市,充分考虑了自身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及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有助于吸引多元化的国际投资者,进一步优化银行股权结构及治理机制。作为国内网点最多的大型商业银行,伴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的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客户需求多元化的推动,也要求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按照“立足本土、融入国际、布局合理、经营稳健、风险可控”的总体要求,邮储银行将有序进行海外布局,拟在香港首先设立代表处,并争取尽快设立分行,未来不排除在其他区域设立分支机构。■

责任编辑:王琛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