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16:05 《理财周刊》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P2P新规出台 网贷还能玩吗

  文/ 本刊记者 刘 畅

  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这距离2015年末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已经过去了8个月。由于新规中对网贷限额的规定以及13条禁涉红线,有业内人士惊呼“互联网金融已死”。

  虽然新规对现存P2P企业的合规性整改、转型给予12个月的期限,但只是“银行资金存管”这一道门槛,恐怕就会让大多数P2P企业无奈出局。因此,无论P2P从业者,还是投资者,都在问一个问题——这看似高风险、高收益的“网贷”还能不能安心地玩?

  P2P乱象丛生

  中国的P2P行业始于2007年上线的“拍拍贷”,至今已走过9年。在过去的3年中,P2P行业在国内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可是,这一新兴行业长期面临无法可依、监管缺位的窘境,亦纵容了行业的野蛮生长和乱象横生。

  根据监管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正常运营的网贷机构共2349家,借贷余额6212.61亿元,两项数据分别较2014年末大幅增长49.1%和499.7%。其中,累计问题平台1778家,约占全国机构总数的43.1%。

  尤其是最近几年,数以千计的网贷平台纷纷成立随即又关闭,寿命短的只有几个月、甚至几天。可见,这些刚开业就跑路的网贷平台已经是十足的骗子平台了。此外,还有部分机构通过假标、资金池等手段,进行自融或者玩弄庞氏骗局,碰触非法集资底线。

  据网贷之家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正常运营的P2P平台数量降至2281家,7月新增P2P平台只有33家,关停101家。事实上,从今年年初以来,

  整个行业就一直处于“净缩减”状态。

  最严监管新规出台

  8月24日下午,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简称《暂行办法》),和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不少规定更为严格,其中最超出行业预期的是对“借款上限”的规定。

  《暂行办法》 第十七条规定: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及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具体而言:同一借款人在同一个平台的借款上限为20万元,同一个企业组织在同一个平台的借款上限为100万元;同一借款人在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上限为100万元,同一个企业组织在不同网贷机构的借款上限为500万元。

  此外,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以下13项活动,包括: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承诺保本保息;线下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发放贷款;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从事股权众筹业务。

  在这个负面清单中,比征求意见时新增了一条红线,即P2P平台不得从事各种形式的债权转让活动。也就是说,明令禁止各种债权在网贷平台上抵押融资。

  而在8月初,银监会还向各家银行下发了《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征求意见稿)》,不仅强调P2P行业的资金必须通过银行存管,而且进一步规范和细化存管银行的一系列职责。这无疑又令P2P行业压力倍增。

  影响之一:不适者退出

  限额令让P2P从业者反应强烈,因为在不得拆标也不得拆期的规定下,这一限额让目前盛行的车抵、房抵难以为继,还会对以企业贷为主的平台造成极大冲击。

  在这一规定下,相当数量的网贷平台要面临转型。以红岭创投为代表的主做大额标的公司,首当其冲。另外受影响严重的是一些细分领域的网贷平台,比如做房产抵押贷款和汽车抵押贷款的机构。未来的12个月里,留给平台转型的时间并不多。

  而债权转让和代售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模式的叫停,阻断了P2P平台接入第三方机构大额资产的通道,预计整个P2P行业交易量会有一个断层式的下降。

  此外,最大的门槛是银行资金存管。距离去年监管部门首次要求落实资金存管制度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目前大部分P2P公司还无法找到银行这个靠山。

  原因也很简单,银行要担负监管职责,所以银行只会为少数优秀的企业实施资金存管。于是,对大多数平台而言,“存管合规”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7月底,共有197家互联网金融平台与39家银行签署了资金存管协议,其中77家已经上线了银行存管系统,占据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比例仅为2.8%。

  影响之二:先行者转型

  网贷行业“小额分散”的监管思路已确定,而从业机构也在逐渐调整战略方向。

  实际上,近年部分P2P平台积极谋求转型。年初,陆金所董事长计葵生指出,陆金所已不是一个单一的P2P平台,在两年前就开始做较大的调整。

  他表示:“未来陆金所自己不经营P2P业务,P2P的交易由独立的公司经营,陆金所则将彻底转型为金融理财信息服务平台。”

  6月2日,积木盒子的母公司PINTEC(品钛)集团宣布成立,后者定位于智能金融服务商,专注于金融大数据处理和金融科技开发,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高效的智能金融服务解决方案。

  而沪上颇具人气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唐小僧”也在悄然转变。

  唐小僧董事长兼总经理孟凡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唐小僧作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从创立伊始就定位连接金融产品的需求者和提供者,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让金融机构更加贴近用户;下一阶段,将把唐小僧打造成一家拥有各类金融产品的精品理财超市,为投资者提供海量选择的同时,打造定制化的推送,提升理财体验。”

  对于《暂行办法》,孟凡波认为:“除了限额条款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暂行办法》并未设立行业执业门槛,即网贷监管尚未实现牌照制,这与此前舆论猜测相左。对行业来说,刚刚出台的该监管办法即是‘紧箍咒’,也是‘黏合剂’,为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据了解,截止到8月30日,唐小僧目前总计注册人数631万,累计投资额超200亿元。

  影响之三:收益率下降

  2013年、2014年,正是P2P行业呼风唤雨之时,动辄18%或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将银行理财等投资收益远远甩在后面。但经过这两年的火爆,P2P行业的风险也在逐渐暴露。2015年市场整顿开始,加之股灾爆发,一批设立“资金池”的P2P行业纷纷跑路。再到今年监管趋紧、市场开始降温,收益率持续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网贷之家提供的报告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行业综合收益率分别为12.18%、11.86%、11.63%、11.24%、10.96% 与10.38%。而今年7月,网贷行业综合收益率持续下行,已下降至10.25%。

  具体而言,据网贷之家数据:最近30天成交量前三位的陆金所、红岭创投、微贷网,其平均利率为6.03%、8.62%和9.77%。

  对此,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员马骏指出:“综合收益率一路下行,是政策调控的效果,更是网贷市场回归理性的体现。对投资者来说,要改变P2P平台高息的观念,识别有实力的平台则显得更加重要。”

  从中可以看出,P2P业务本身是有一定风险的投资行为,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理财产品。

  一般认为,“理财产品”是有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信用背书的产品,具备保障一定投资收益的能力。而P2P只是中介,没有任何保本的义务。

  所以,我们投资心切的“大妈”们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一点,就冲动入市,极容易被P2P网站的销售代表们拉进“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圈套。

  -----------------------------------

  (相关链接)

  许小年炮轰P2P

  今年5月份,一向敢言的经济学家许小年发表了一篇长文,炮轰P2P以及互联网金融行业,认为大部分P2P的从业者不懂金融,“做梦可以改写金融规律的互联网试验都失败了”。

  他在文章中称:“为什么最近P2P接连出事,以至于惊动了政府监管当局,掀起了一轮清理整顿的高潮。我分析了一下,因为在这些倒闭的P2P公司里,大部分是做互联网出身的,大部分是有资金,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拿着资金来做P2P。换句话说,在倒闭的这一些互联网公司中,如果不说百分之百,可以说绝大部分是没有金融从业经验的,他们不了解金融的本质。

  “最近几年我一再强调一个观点,互联网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但是互联网没有改写经济规律,互联网没有颠覆现有的经济秩序。要想在一个行业中成功,你必须遵循那个行业最基本的规律。

  “金融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经济学上来讲,金融的本质就是如何去低成本,或者说如何高效率地去克服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在金融行业中引起的问题就是风险。如果不去解决金融的本质问题,P2P规模做得再大也没有用。

  “P2P在金融的根本的问题上没有创造价值,没有去降低借方和贷方的信息不对称。所以,两年前我就说过,90%以上的P2P都要倒掉。”

  ---------------------

  (短评)

  回归常识

  文/ 本刊记者 刘 畅

  梦想很重要,常识很骨感!

  轰轰烈烈而起、稀里哗啦倒地的互联网金融试验正说明了这一点。

  除了国有银行有一定的垄断优势,暂且不论,其实通过金融业赚钱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应该是个常识。因为这个行业天然地要时时刻刻与风险打交道。

  然而,前些年P2P网贷行业的兴起,打破了这个常识。很多在传统行业赚到第一桶金的大老板们,一下子都涌到P2P行业里,他们很多是从小房产商、开大浴场的、捣腾钢材的转身而来。他们认为金融的钱好赚,尤其是没有监管的金融——钱更好赚。

  这些年,无论是央行还是银监会,对于P2P网贷业务一直是抱“既爱又恨”的态度。爱的是其金融创新的模式将一定程度上满足中国目前巨大的民间借贷需求;恨的是,怎么好东西一到中国,操作起来就变味了呢?

  原因也很简单,游戏规则没有制定好。在监管缺失的背景下,有良心的P2P公司小心地试水,而居心不良的P2P公司则一开始就算计好了骗人的策略。

  所以,严格程度超出市场预期的《暂行办法》出台了,正是要市场回归常识之举。

  当然,也有不少人士认为新规管得“太死”了。他们称:“原本资质较差的企业可以在P2P平台上用‘高回报匹配高风险’来融资,这样的行政限制后,则失去多层次金融体系的功能,让P2P平台变为弱化版的银行。”

  对于这样的观点,只需提出一个疑问——银行都不愿承担的风险,难道要让更为势单力薄的个人投资者来承担吗?

  所以,结论很简单:请回到常识。

  常识之一:低准入门槛的P2P行业只能是定位为“金融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它没有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更没有严格的自律性;如果你有更大的理想,请提升你的资质和能力,然后去申请互联网银行的牌照。

  常识之二:P2P是借助第三方中介平台开展的个人放贷业务,就好比你个人是家银行,赌的是坏账金额小于你剩余放贷本金带来的利息收入;这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绝不是通常的“理财产品”。

  常识之三:规范后的P2P比民间泛滥的“放高利贷”要好。

责任编辑:王琛

相关阅读

被商业包裹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我们的生活将变得透明,然后被商业深深包裹,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我们亲手打造了它,然后终身被之缠扰。

G20让中国人的钱更稳、更值

如果G20层面上能够就人民币的价值与稳定性取得重大战略共识,老百姓出国必须要进行的 兑换、消费、支付也将更便利。粗略估计,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每年至少能为中国贸易、老百姓出国消费额年均至少省下3000亿元的交易成本。

未来将发生的五大趋势性变革

在过去,几乎所有的机器人都被应用于重工业,为保证安全其往往远离人类作业。而在如今的战场或工厂,机器人已经开始与人类并肩工作。可以想像,未来十到二十年,机器人将在日常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应该克服人民币浮动恐惧症

在中国目前经济存在产能过剩、通货收缩的情况下,一般而言,只要不是暴跌,汇率贬值对中国经济应该是利大于弊。别人都在拼命让自家货币贬值,我们却用掉数千亿美元来维持汇率稳定,回头来看,这有些得不偿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