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1日15:4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5月21日消息,国内首个网络消费指数《新供给-蚂蚁网络消费指数》今日正式对外发布。数据显示:从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五年时间里,网络消费规模指数稳步上升,扩张了12.1倍。

  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消费2010年起出现一个令人惊喜的拐点,消费的占比从2010年的49.1%左右到2015年的51.6%,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节俭悖论”。他认为,中国是二元经济和可贸易部门的双重叠加,刘易斯拐点已经过去,巴拉萨-萨谬尔森效应正在发生。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前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指出,网络消费的稳定、强劲增长,说明网络消费正在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网络消费推动消费者跨地区、跨行业和跨产品选择消费,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总裁井贤栋在致辞中指出,消费增长对GDP的增速贡献度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经济转型中重要的一个动力。消费外移现象和消费环境不佳制约了中国消费的升级,未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须从供需两端发力,尤其推进供给侧改革,推进产业调整和优化。

  数据显示,从2011年起,中国增长模式出现了历史拐点,GDP三驾马车中,消费取代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即便是在经济增速趋缓的当下,2015年,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依然为66.7%,其中,全国网络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9.1%。

  从规模看,2011年1月到2016年4月,五年时间里,网络消费规模指数稳步上升,扩张了12.1倍;从同期的人均情况看,大家还越买越多,在网购人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网络消费水平指数从2011年1月的96.0上升到2016年4月的122.2,涨幅为27%。

  尽管2015年经济下行,网络消费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仍达到1.6%。

  从网络消费层次来看,北京、上海和江苏的享受型网络消费水平(化妆品、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等消费)超过了生存型网络消费水平(食品、日用品等),从享受型网络消费水平指数看,前5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和广东。

  在网络消费中餐饮(线下消费)、航旅、教育、生活服务等服务消费的年增长率在70%以上,表现最为突出,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

  城里人会玩,村里人也爱买。过去5年间,三四线城市增量用户交易人数占比从2011年的55%上升到2015年的63%。

  值得注意的是,“剁手”再也不是大城市的专利了。在网络消费水平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海南和西藏榜上有名,说明网络消费通过网络技术拉近供需两端的距离,使得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可以方便的触达消费品,普惠价值初显。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相关阅读

中国城镇化为什么有问题?

中国的旧型城镇化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点,一是旧型城镇化异化为房地产开发地产,第二就是各地争相建设超大规模的城市。这造成的大拆大建侵犯了民众的利益,然后就是小城市偏枯,特大城市疯长。直接导致项目建设过程当中占地面积过大,投资效率低下;其次是各级政府债台高...

如何找出牛股的技术优势

能否跳出唯技术优势的限制,把技术优势内化成对整个产业竞争优势发把控,完善自己对所属整个产业发展的撬动,已经成为众多从导入期到快速成长期的技术类公司的关键。

把房地产当支柱有什么可怕后果

泡沫是一种中间现象,这是资本过剩必然会产生的一种中间现象。根源在于城市化推动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导致了大量的资本活动,这些资本活动在某一市场集中爆发,就产生了泡沫现象。

中国能靠什么来超过美国?

本质上讲,世界上各主要文明体在进行一场竞赛,看谁能首先通过变革走出当前的困境。这一场竞赛的胜者将会是未来几十年乃至本世纪世界文明的领导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