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9日07:02 北京商报

  在百姓投资理财意识不断增强的助推下,银行理财市场存量已超过20万亿元关口,然而到期产品披露不透明的难题却难以根治。根据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银行到期理财产品中,只有67.37%的产品公布了实际收益情况,信息不透明令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业务能力及水平、过往表现只能“雾里看花”。

  信披不足七成

  披露率年内创新低

  虽然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但银行稳健、安全的形象让银行系理财产品依然占据百姓理财的主流渠道。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量规模已达到23.5万亿元。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信息披露环节的顽疾。

  银率网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共有5229款银行理财产品到期,有3523款产品披露到期收益数据,到期收益披露产品占比67.37%,较3月的85.38%出现大幅度下降。

  事实上,理财产品到期收益遮遮掩掩已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信息披露质量和数量存在时好时坏的情况。在研究机构的统计中,到期收益披露率的变动幅度也较大。在今年1-4月银率网的理财产品统计中,披露率分别为72.58%、80.08%、85.38%和67.37%。

  此前,银监会曾多次表态将全面提升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规范理财产品自发行起至投资运作,再到产品到期兑付等各流程环节相关信息披露。随着“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的上线,各家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前的登记和信息披露制度已经较以往有很大提升。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该系统所披露的产品信息并没有涉及已到期的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实际募集金额、运作期情况、资金投向、到期实际收益等信息的披露依然靠商业银行自行决定,因此各银行之间的理财产品信披差异也很大。

  银行认为没必要

  投资者称信息难对称

  在分析人士看来,银行不重视、选择性披露、理财市场处于隐性刚性兑付等因素导致了部分银行信披积极性不高。银率网统计显示,4月92款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

  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理财产品还是以非结构性预期收益型产品为主,但由于非结构性预期收益型产品仍没有摆脱隐性“刚性兑付”的束缚,所以该类产品基本都可以看做是保证了预期收益硬性兑付的。基于这种情况,大多数银行认为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到期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不足。另外,由于产品到期后收益都已划入相关投资者账户,相关投资者对于到期信息披露的需求也不太大。

  “受到了封闭式非结构性产品操作流程的影响,甚至有些结构性产品也没有公布到期信息,这一点在目前看来是必须改善的。”魏骥遥表示。

  另外,一些理财业务起步较晚、整体发展阶段较低的中小银行对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情况不重视,也导致了市场整体披露率不高。例如,一些中小银行会将理财产品到期情况的公告放置在网站不显眼的位置或选择性地公布部分产品的到期收益情况。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闫自杰表示,到期信息披露不全或者选择性披露,将造成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者不能全面了解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有多少达标、有多少不达标,这不利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

  打破刚兑在即

  理财产品亟待加强信披

  2014年四季度以来,央行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连续采用降息降准重磅政策,令银行理财市场面临“双忧”局面,4月新发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已降至4.04%;另一方面随着优质资产的减少,银行理财业务遭遇资产荒。在双重压力之下,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打破刚性兑付的预期不断增强。而这也对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魏骥遥指出,打破刚兑是银行理财未来发展的必经环节,那么一旦刚兑被打破,到期信息披露程度对于未来投资者选择理财产品的指导意义就会大幅提升,信息的对称性这一概念也会变得极为重要。因此加强银行理财产品到期信息披露对未来银行理财的发展是有积极影响的。“通过监管层施压,促使银行加强个人理财产品对公众的披露程度也是必要的,这不仅局限于产品到期信息,理财产品发行及运行的相关信息齐全度也尤为重要。”魏骥遥说道。

  闫自杰表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监管和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呼吁银行理财逐渐打破刚性兑付的进程中,必须有充分全面、透明、及时的信息披露机制做保障和约束。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文 宋媛媛/制图

责任编辑:邹枫 SF168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经济数据掩盖了结构性矛盾

我们今天对中国经济的认识,必须要从总量的数据转到结构性的矛盾。所谓的CPI并不能反映中国真正的通胀情况。我们谈通胀不能只谈那几个行业,不能只谈传统制造业,不能只谈工业产品,不谈老百姓的生活。

在迪拜做投资需要注意什么

做金融生意的,首先讲究的就是要扎堆。机构越密集,人所越旺越好,越容易沟通信息和促成交易。在这一点上,迪拜算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迪拜很清楚,金融生意说到底是人的生意,你能想办法把这些做金融的人留吸引住,生意是不会不来的。

工行买下伦敦神秘金库为哪般?

作为世界资产最大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麾下的工行标准银行昨天宣布将收购巴克莱银行的金库,成为第一家在伦敦拥有自己金库的中资银行。在伦敦业界看来,这再度提升了中资银行在伦敦金融城的地位。而伦敦老牌的几家金融大鳄,都在相继退出大宗商品交易市常

乐视下一步就是要上天

2016年的春天融资最火的莫过于乐视体育,那都是投资人挤破脑袋都拿不到份额。现在,乐视的老板贾跃亭已经靠体育、电影等多个PPT搞到上百亿的资金。下一个PPT会是什么业务呢?掌柜的猜是造火箭。真不是开玩笑,贾老板趟过令计划那条河之后,下一步就是要上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