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世界硬币大奖赛获奖币赏析(图)

2015年02月13日 14:24  《金融博览财富》  收藏本文     

  文/ 徐昕

  2015世界硬币大奖赛第一轮评选结果已于2014年11月9日产生,由奥地利、荷兰、白俄罗斯、拉脱维亚、爱尔兰、美国、蒙古以及加拿大等8国于2013年发行的10枚纪念币从所有候选币中脱颖而出,分获2015世界硬币大奖赛十大单项奖。

  奥地利造币厂历来是“世界硬币大奖赛”的获奖“专业户”,此次不仅分别夺得了“最具艺术币”、“最佳双金属币”及“最佳金币”三项单项奖,在2015年1月31日柏林钱币展的颁奖仪式上,奥地利还将年度大奖收入囊中,堪称世界硬币大奖赛的最大赢家。

  年度大奖及最佳金币奖:克里姆特和他的女人们系列——“期待”50欧元金币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Klimt)是维也纳分离派绘画大师,奥地利画家。1862 年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早年在维也纳工艺学校学习,1890 年加入维也纳美术家协会。作品吸收古埃及、希腊及中世纪诸艺术要素,将强调轮廓线的面和古典主义镶嵌画的平面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绘画样式。代表作为《埃赫特男爵夫人》。1897 年,他组织成立了维也纳分离派。

  此币为“克里姆特和他的女人们”系列纪念金币的第二枚,币面的主题取自克里姆特为布鲁塞尔斯托克来特公寓餐厅创作的壁画《生命之树》和《期待》。正面的主题图案源自作品《生命之树》。注重线条及细节的刻画是克里姆特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西方的学院派美术作品中没有突出的线条体现,而中国画却注重线条之美。克里姆特一生之中并未有机会游历东方这些神秘的国度,但是从他个人收藏的一些东方器物中,不难看出他对东方艺术特有的情愫。克里姆特在其艺术中期的创作中,受到东方工艺美术及日本浮世绘等影响,以柔美舒展并富于艺术感的线条作为作品中的主旋律。《生命之树》将螺旋形的线条与装饰效果完美结合,在树干上刻画出微小细节,展现出简洁之美。《生命之树》的右侧是一只同样用线条刻画出的雄鹰,围绕主体的图案是分别用德文书写的奥地利共和国字样及面值。背面的主体图案源自作品《期待》。

  《期待》和《生命之树》是一个整体,我们观赏原作的时候就不难发现,生命之树的螺旋形枝叶遍布作品的背景,使人物与背景完美融合。这也是克里姆特艺术中期典型的代表画作。币面上是一位少女的侧脸肖像,着古埃及服饰,左手托腮,望向远方,寓意:期待。克里姆特大胆而自在地运用各种线条及平面的装饰纹样,形成富有东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原作中人物面部的神韵、头饰及首饰上的线条细节,在此枚币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币面右下角有一个字母L , 表示这是该系列的第二枚。全套5枚发行完成后,5枚币币面上不同的字母可以组成克里姆特的英文名KLMIT。

  作为系列的第二枚,此币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克里姆特的原作。其中细节的刻画是最大的亮点。所谓“细微之处见真章”,奥地利造币厂精湛的铸币工艺是世界公认的,原作上的各个细节刻画都完美地呈现在币面上。通过这枚币,不仅能感受到克里姆特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更能看到奥地利造币厂对艺术的尊重与敬仰。

1

  最具艺术币:珍稀野生动物系列——“红鹿”100 欧元金币

  该币的正面主图案是一头威武健壮的雄性红鹿,在湖边仰望天空的场景。主图案下方将经过变形的草叶作为花纹,有一种中国祥云的感觉。图案上方用德文书写“奥地利共和国”字样以及发行年份。鹿角下方则是该币的面值,100欧元。

  背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河畔边驻足的红鹿一家。红鹿爸爸与红鹿妈妈正视前方,目光平静安详,似乎并不介意谁会打扰他们的生活,静静地迎接客人的到来。红鹿宝宝则被画面右侧一只趴在青草上的青蛙吸引,好奇地打量着青蛙。图案左下方一只水獭从花丛中机警地露出了小脑袋,紧紧地盯着这只青蛙,似乎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能美餐一顿。整体画面处处体现出了大自然的生态和谐。图案最远处是一片森林,森林前面是湖水,湖水前面是草地和花丛,由远及近的层次感一下就丰满了币面。

  此币整体线条非常细腻,湖水、花草、树木乃至鹿身上的每一根毛发都雕刻得非常清晰,构图则秉承奥地利现代纪念币的一贯风格,满而不乱,让收藏者每每欣赏的时候总能有新发现。在直径仅有30mm的币面上能体现出如此多的细节及层次,与设计师的技法高超和铸币工艺的成熟是无法分开的。此币是奥地利发行欧洲野生动物及自然栖息地系列的首枚纪念币,一方面是对这些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介绍,另一方面是呼吁人们保护和热爱大自然。不然,当我们只能从钱币上看到这些野生动物身影的时候,只怕要追悔莫及了。

  最佳双金属币:“隧道施工”25 欧元银铌双金属纪念币

  1848年,赛梅林铁路上位于阿尔卑斯山海拔最高点的隧道成为世界第一条高山隧道。由于当时有限的铁路修建技术以及阿尔卑斯山极高的海拔,使得整体的隧道施工面临着巨大挑战。当时奥地利修建铁路的工程师和设计者利用岩石间的地理压力来加强整体隧道的稳固,这也被称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在1957 年至1965 年,参照该隧道施工方法,世界各地的隧道施工方法也在不断革新与发展。

  该币正面的中间铌金属主图案为隧道挖掘机,挖掘机的旋转运动由三个箭头表示。外圈的银环代表山体正在被挖掘机刺穿,隧道施工正在进行。背面的中间铌金属主图案为阿尔卑斯山隧道之一,现在这些位于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独特风景。同时在外围的银环上,一个隧道施工者正在用气钻松动岩石,并用德语书写“Tunnelbau”,意为隧道施工。作为欧洲山脉最多的国家,奥地利在隧道的发展上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奥地利南部的高速公路上自驾,我们经常会穿过漫长的隧道。而铌金属独特的冰蓝色在制作中更增加了些许难度。

1

  最具历史意义币:纪念《乌得勒支条约》5欧元纪念银币

  《乌得勒支条约》签署于1713年,为了尽早结束西班牙王位夺位大战,法国、西班牙与反法同盟国在乌得勒支签署了该合约。1700年,伴随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的去世,欧洲强国开始觊觎西班牙国王王位。1701年,法国波旁王室的安茹公爵腓力与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室的查理大公,开始争夺西班牙王位战争,即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8世纪的欧洲广泛使用羽毛笔书写文字。设计师巧妙地将35只羽毛笔作为钱币正面的边花,突出了签订条约的主题。笔尖部分由线条组成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侧面肖像,围绕钱币边缘,用荷兰文书写国名及女王名讳。

  背面图案同样以羽毛笔饰以边花,而笔尖部分由线条组成了一个地球图案。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球的图案是不完整的,因为《乌得勒支条约》规定:各国承认法王路易十四的孙子——腓力五世为西班牙国王,条件是法国王位与西班牙王位永远不能由同一个人继承。

  西班牙的欧洲属地被瓜分——萨伏依获得西西里和部分米兰公国的土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获得西属尼德兰、那不勒斯王国、撒丁尼亚和米兰公国的剩余部分。此外,西班牙割让直布罗陀和米诺卡岛给英国,并给予英国奴隶专营权。这个条约的签订,西班牙无疑是最大的输家,王位被易主,属地被瓜分。而法国和英国则成为了这场战争的最大受益者,这也是设计师笔下的地球出现了不完整状态的重要原因。

  荷兰的铸币工艺在世界上也是保持了它特有的传统,所有钱币只有两层,简单明了。与现在流行的浮雕不同,这种工艺有更强的表现力。 ■

文章关键词: 纪念币收藏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上海美领馆深夜遭轿车冲撞 哨兵受伤(图)
  • 体育中国记者获摄影大奖:捕捉梅西世界杯梦碎
  • 娱乐房祖名获释 躲媒体飞车闯红灯场面惊险
  • 财经央企疑设北京落户年龄限制 毕业生遭解约
  • 科技特斯拉中国乱象:销售不佳怪谁?
  • 博客专访梁文道:我在香港被骂作“港奸”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超龄毕业生无法落户北京”成罗生门
  • 洪榕:A股春季攻势已不可避免
  • 易宪容:人民币随时大贬值观点不靠谱
  • 郎咸平:拿什么拯救持续走低的经济
  • 邱林:某些国为何拿高铁来戏弄中国?
  • 余丰慧:奥巴马“四万亿”看点多多
  • 叶檀:帮地产去库存不如直接去行政
  • 水皮:货币政策勿作茧自缚
  • 沈建光:人民币急需摆脱强势美元之困
  • 慕容散:马云证监会演讲是求监管
  • 易宪容:央行降准能否惠及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