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钱荒背景下理财产品的两大风险

2013年07月01日 03:19  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钱荒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被推至历史高位,虽然理财产品投资者借机可获得银行让渡的更多收益,但流动性紧张导致影子银行规模收缩对理财产品所投资项目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如果风险大面积爆发,目前银行理财产品默认的刚性兑付惯例也存在被打破的可能。

  刚刚过去的月末,银行揽存大战爆发令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近日发行的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均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上周更是出现了预期收益率达7%的银行理财产品。

  2011年货币市场资金利率走高亦曾推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但彼时也很少有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7%以上。固定收益类即俗称稳健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通常在4%~5%左右。

  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飙升,除了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飙升推高理财产品货币市场投资部分的收益外,银行在半年关口这一重要时点让渡收益给投资者以吸引存款也是重要原因。

  货币市场资金利率飙升在推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资金紧张导致影子银行收缩带来的风险。影子银行为一些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提供融资,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紧张导致影子银行收缩,融资渠道骤然断裂的企业也将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以地方融资平台为例,此前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渠道非常广,包括发债、银行理财产品、银行同业业务、信托融资等。目前发债难度已经明显上升,随着银行间市场闹钱荒越闹越凶,债券发行规模明显萎缩,6月20日~6月26日期间信用债仅发行了138.7亿元。其他融资渠道受银行间市场的资金异常紧张影响亦正在收缩。这意味着,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难度、融资成本均可能上升。而最近两年又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到期高峰,一旦影子银行融资渠道受限,地方融资平台靠借新还旧偿还的贷款就可能出现坏账,到期时无法还本付息。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按预期收益率支付收益,一旦理财产品投资项目出现较多问题,超出银行能兜底的范围,银行约定俗成的刚性兑付做法就有可能被打破,届时理财产品可能真正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按理财产品处置资产的真实收益情况扣除各项费用后支付收益率,投资者需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当然,相信监管部门不会坐视影子银行出现大面积风险,但是容忍少数理财产品出现兑付问题以此加强投资者教育、达到警示风险的目的也不是不可能。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日本右翼30余人乘船赴钓鱼岛
  • 体育联合会杯-巴西3-0西班牙夺3连冠
  • 娱乐李天一案另4人信息至今未透露 遭质疑
  • 财经今年18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上海最高
  • 科技Google Reader今日关闭 “接班人”盘点
  • 博客米卢:国足成绩差的根源在主教练
  • 读书西方人看长征:毛泽东是如何逐步掌权的
  • 教育中学量产高考状元被质疑不公平 状元
  • 育儿女童被藏獒咬断气管身亡母亲目睹惨状
  • 黄震:城镇化不仅要考虑钱从哪来
  • 叶檀:户籍改革路线图确定
  • 洪榕:下半年中国股市没有大风险
  • 管清友:钱荒折射转型之困
  • 姚树洁:朴槿惠与韩国对中国的启示
  • 花木兰:为什么人们怕转基因
  • 刘步尘:中国彩电全面超越日本了吗
  • 黄小鹏:三张图解释此次钱荒
  • 谢百三:钱荒这场恶梦过去了吗
  • 倪金节:地方财政收支告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