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账:在香港月供2万港元能买什么楼

2013年06月27日 02:16  21世纪经济报道 

  6 月25 日,周二。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就港息可能先于美息上调示警,提醒市民注意香港楼市回落的风险。言犹在耳,老毕又读到一则消息,位于港岛南区、拥有跟贝沙湾不相伯仲“无敌海景”的华贵邨,本月一个实用面积544平方英尺的单位,以420万港元转手,每平方英尺价7721港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屋“楼王”!

  “财爷”一再奉劝置业人士慎重衡量负担能力,对息口可能出现的变数,显得忧心忡忡。老毕且从负担能力的角度,看看公屋“楼王”有何启示。

  必须月入4万港元

  内地、外围风高浪急,资金争相撤离新兴市场,但香港尚未出现大规模撤离迹象,货币环境仍然宽松。可是,自从美国债息于5 月初见底以来,当地按揭利率箭一般飙升,根据美国按揭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富国银行最新报价,三十年定息按揭利率,已从5月1日的3.4厘,一口气抽上目前的4.875厘,不足两个月内上调1.475厘,以百分率计急升43%!

  香港银行审批楼按,得依金管局指引,对房贷申请人进行压力测试。换句话说,能获银行批出贷款者,理论上已通过按息较现水平高2厘(以目前按揭利率平均约2.5厘计算,即4.5厘),在此基础上每月还款不得超过收入六成这一关。

  然而,压力测试是为银行管理风险而设的,借款者的实际供楼负担,自然取决于市场利率水平。以华贵邨的个案为例,420万港元易手后,上述报道以新业主向银行按揭九成,分二十年还,息率2.5厘计算出月供20030港元。按照供楼支出不能超过月入五成的准则,那等于说,买家月入必须在4万港元以上,才住得起“超豪公屋楼王”。

  然而,香港楼按上限为七成,借入楼价的九成,额外两成相信来自按揭证券公司提供的服务。若以一般三成首期七成借贷为准,相同的楼价,每月供款额便有差异。

  在观看美国、香港按息变动对供楼人士的影响前,有若干地方必须先行说明。第一,美国人供楼年期多以三十年为准,香港则在二十至二十五年之间,很少长过四分之一世纪;第二,美国房贷多采固定利率,按揭亦以三十年定息为主要参考,香港则以浮息产品为主流。在美国,银行重新厘定息率前,按揭供款额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情况跟香港主流浮息按揭即时反映利率变动不同。

  利率是“老虎”

  老毕试以美国按息近期凌厉的升势,看一看当地置业人士的情况,然后以适用于香港的条件,根据相同准则探讨“量力而为”四字真言。

  从【图1】可见,美国三十年按息从5月1日的3.4厘,急升至目前的4.875厘。以每月预留2000美元(15600港元)供楼,收入余额应付衣食住行等生活开支为计算准则,假设楼价和收入皆不变,供楼支出维持每月2000美元,生活开支一概不作调整,美国按息自5月初以来急升,对置业人士造成多大影响?

  结果显示,5月1日按息处于3.4厘水平时,月供2000美元可以买一个45万美元(351万港元)的居所。按息升至4.875厘后,同样月供2000美元,置业人士只能购入一个37.8万美元(295万港元)的住宅,两者相差16%。

  若以2.5厘按息起步,同样月供2000美元,其他条件维持不变,息率每上调半厘,置业人士可以负担的楼价,便随利率上升不断下移,最低2.5厘与最高6.5厘,可负担楼价从506174美元(395 万港元),降至316422美元(247万港元),一头一尾相差37%。

  楼价和收入皆不变,置业人士若拒绝将货就价,便只好节衣缩食,以牺牲生活质素换取业主身份。

  月供2000美元,在香港连公屋也买不起。理由很简单,以华贵邨公屋楼王为准,按息2.5厘,买家若按揭九成,则月供超过2万港元;月入没有4万港元,如何应付得了?

  老毕根据美国的案例,以固定月供2万港元,承造较普遍的七成按揭,息率2.5厘,算一算香港置业人士的状况。结果显示,月供2万港元,按息不变可买到一个约539万港元的单位;至于利率每上调半厘变化如何,读者参考【图2】,即一目了然。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四名中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遇害
  • 体育温网费德勒落败创10年最差 莎娃阿扎出局
  • 娱乐曝梦鸽要求律师为李天一做未涉强奸辩护
  • 财经刘志军曾与发改委冲突:高铁标准瞒天过海
  • 科技Windows 8.1公共预览版开放下载
  • 博客巴遇袭者逃生始末:撂倒枪手光脚跳崖
  • 读书缺乏自知:老蒋的半吊子思想解析
  • 教育人大晒女神同济晒汉子抢生源(图) 状元
  • 育儿幼儿园模拟诱拐9成孩子被骗走(图)
  • 孙立坚:靠什么才能解决中国式钱荒
  • 姚树洁:李克强为稳增长被迫当奶妈
  • 张明:钱荒问题的三个真相
  • 高善文:中国金融体系仍存在重大缺陷
  • 周彦武:新一轮城镇化可能要夭折
  • 刘军洛:钱慌缘自央行担忧美元将暴涨
  • 谢作诗:钱荒根本原因是钱多
  • 王小广:我国经济调整升级期的危与机
  • 石建勋:钱荒会不会引发金融危机
  • 思朴:钱慌源于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