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挂钩理财产品设计存陷阱 小心银行和你对赌

2013年05月29日 09:25  重庆日报 微博

  4月以来,随着国际黄金价格暴跌,投资界又产生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大妈”。她们在横扫黄金实物的同时,也大量购买与银行挂钩的黄金理财产品。

  不过,想通过黄金理财产品分享这场“黄金盛宴”的“中国大妈”或许并不知道,购买这些产品其实是和银行的一场对赌。

  收益率被故意缩水

  近日,家住水岸华庭的谭秀芳购买了一款“人民币90天黄金挂钩产品”。

  这是一款到期收益与伦敦现货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起购金额5万元人民币(以美元计价),期限3个月。

  理财经理告诉谭秀芳,她购买的这款理财产品要想获得8%的预期最高收益,国际黄金价格得达到每盎司1413美元,否则收益率只有0.1%。

  也就是说,谭秀芳投入10万元,到期若国际黄金价格达到或超过每盎司1413美元,她就能赚8000元,否则只有100元。

  “这款理财产品,其真正的最高收益远不止8%,应该是10%、12%甚至15%。”中国注册金融师何振省对记者说,很明显,发售机构隐瞒了真正的收益水平。

  设计有陷阱

  为什么投资者的收益会“被缩水”?

  “因为这类产品是保本型的,产品设计简单,很容易让发售机构吃亏。”何振省说,在承诺投资者保本的情况下,银行只能拿投资者的一部分资金去购买产品期权,这样可以降低风险,投资者的收益自然也受到“挤压”。

  “相当于收你10元钱,可能只拿了5元去买这个产品的期权,剩下的5元用于其他渠道的投资。”银行理财师吴建波说,一些银行将投资的钱分投多个渠道,目的是锁定自己的高额回报。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的投资者不会了解到自己资金的使用情况。

  “预期最高收益最后可能变成一个诱饵,投资者投了很多钱,但并不清楚自己真正买了什么理财产品。”在何振省看来,单一性的挂钩黄金理财产品都存在“高金价、低收益”的设计陷阱。

  “如果目的在于分享黄金的高收益,最好直接去投资实物黄金。”东亚(中国)财富管理部陈柏轩认为,即使金价上涨,挂钩黄金理财产品也不一定赚钱。

  实现最高收益较难

  那么,目前与黄金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如何?

  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截至4月24日,今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的黄金挂钩类结构性产品的发行总量为58款。从预期收益率来看,外资银行相对较高一些,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外资银行所发产品普遍期限在1年及以上有关。中资银行所发产品大多集中在40天、90天和180天左右,收益率相对较低。

  何振省表示,目前到期的黄金挂钩结构性产品很多未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这和银行的产品设计不无关系。

  “普通个人投资者不要参与黄金期货、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永涛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衍生品利用杠杆操作的模式和强行平仓的机制,很容易让基础知识不到位的个人投资者血本无归,“老百姓对于搞不懂的东西千万不要做,对于专家的分析也不能盲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中方要日更正官房长官相关言论
  • 体育欧冠官方颁奖:拜仁称霸克洛普最佳
  • 娱乐独家:助理否认陈冠希求婚成功 旧闻被揭
  • 财经传房产税确定向增量开刀 杭州或纳入试点
  • 科技亚马逊Kindle入华落定:6月7日国内上市
  • 博客哪些国家给了中国差评 鲁迅是否偷看弟媳
  • 读书常委家属枕上弄权:后院(全)
  • 教育高考经济再升温 沪5550人预订“高考房”
  • 育儿孕妇当街上演一分钟产女(组图)
  • 叶檀:中投成了烫手山芋
  • 钮文新:中国进口10万亿美元?
  • 黄鸣:中国为何没能诞生乔布斯
  • 罗天昊:产业协同 长三角更胜珠三角
  • 冉学东:中投公司的尴尬
  • 张五常:30年前我为何推断中国改制
  • 章玉贵:全球变局中维护中国核心利益
  • 沈建光:告别传统刺激政策
  • 刘步尘:联想正在变成一个可笑的公司
  • 张茉楠:安倍经济学本质是泡沫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