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热中的陷阱:造假成主流 一流人才一去不归

2013年05月18日 02:15  中国经营报 微博

  薛涌

  在2012年,有将近20万(194029)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比2011年增长了23%。如果保持这样的增长势头,四五年内每年就会有50万的中国学生留美;目前不过两千万在校生的美国大学,将可能要容纳二百万左右中国学生。中国的留美热,已经成了世界奇观,未来几年不仅对美国的高等教育形成全面的冲击,而且会影响一代中国学子的命运。

  留美的费用,一个学生四年下来大多在一百五六十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此大的投资,回报如何呢?不久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上的一篇文章《中国学生如何把美国文凭回报最大化》提出了几个数据: 72%的中国留学生从国外大学毕业后马上回国或短期工作后回国,在美国基本站不住脚;海归创业的成功率和利润率都低于留在国内受教育的同代创业者,“海龟”变“海带”越来越成为常规。另外,中国学生留美申请时提交的推荐信中的90%是伪造的,文章样本中的70%由别人代笔,高中成绩单中的50%经过篡改。造假已经成为留学的主流。

  如此的高投入低回报,如此粗制滥造的留美,将带来什么后果?首先的受害者将是这些留美学生和为他们投资的家长们。所谓72%的中国留学生学成回国的数据,所显示的并非是这些学生“放弃海外高薪毅然报效祖国”的赤胆忠心,也不是中国崛起给这些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事实上,中国留美的一流人才依然一去不归。《纽约时报》引述出入境签证数据揭示:2002年在美国拿到科学或工程博士的外国留学生,到2007年仍然留在美国的比例为62%。其中来自中国的有两千多人留下,占这期间中国留美科学和工程博士的92%,高居各国第一;来自印度的有六百多人,占该国同类博士的81%,排在第二位;加拿大的博士有55%留下,排第三;第四是德国博士,52%留下;中国台湾地区的博士有43%留下,居第五。可见,那些学有所成的中国留美人才,仍然更愿意享受美国所提供的优厚发展机会。可惜的是,粗制滥造的留美,使大量学生毕业后在美国留不住,回国又找不到工作。这些海归,有许多是声誉不佳的学校出身的本科生和硕士生。

  如此盲目的留美潮之所以能长年汹涌澎湃,一大原因在于中国的家长和学生对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一知半解,过于相信留美镀金的价值。如今美国的大学文凭,还不如三四十年前的高中文凭。连制造业中的工人,也有一半以上都受过大学教育。不久前在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的一个专题节目中,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通向繁荣之路”计划的主任William Symonds大声疾呼:美国的高等教育彻底失败!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一半左右处于失业或低失业(即从事与自己的训练背景不符的低技能职业)状态。同时,美国劳动市场上有三分之二的工作并不需要大学文凭。可见,大学生不过是个“普通劳动者”,而且常常是找不到工作的“普通劳动者”,并不属于专业阶层。要晋身为专业阶层,则必须接受研究院级别的专业教育。这包括医学院、工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和一般的文理学院等等。如果以成为专业人士为目标,那么上大学的目的首先就是为了进良好的研究院“卡位”,而不是毕业后马上就找个工作。可惜,大部分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并没有这么长期的设想,总觉得拿到录取通知就是胜利。

  如今一张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可谓得来全不费工夫。只是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在留美的问题上,甚至许多不便宜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好货。《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指出,穆迪在2013年1月的财政评级中,给22所大学降级;标准普尔则给13所大学降级。这两次降级都包括几所名校。三分之一的美国大学财政状况比经济危机前差许多。在4000多所大学中,只有500所左右财政稳定。美国的学生,越来越难以支付得起学费,逼着大学纷纷以奖学金的形式给予折扣,造成财政赤字。在这种状况下,慷慨支付全额学费的中国学生,自然会成为大家的争夺对象。估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学生留美的学术门槛依然不会太高。

  这样的现实,也使造假成为留美主流的原因之一。如此大规模的造假,在美国媒体上连篇累牍地报道,大学方面当然也非常明白。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即使是常青藤名校,也知道自己接到的来自中国的申请材料大部分为伪造。但是,许多学校盯着中国学生的学费,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使中国的留美学生素质越来越低。留美由此变成一种消费。结果不仅仅是大学的教育质量受冲击,这些一掷千金享受了留美经验的学子,最终也会一事无成。特别是对于那些把送孩子留美作为自己移民的“先头部队”的家长,几年后看到站不住的孩子灰溜溜地回来,会有竹篮打水一场空的感觉。这种状况,随着留美热的增温只会不断恶化:录取标准过低、中国学生每年以20%以上的比例增长、越来越扎堆、和美国社会不接触……今天的留美大潮,预示着四五年后的海归大潮,使海归进一步过剩、进一步贬值……

  总之,美国大学受财政压迫,因贪图学费而降低中国学生的录取门槛,使得留美消费化,激活了这种明明要赔本的教育投资。如今中国的中介业,基本成为一个造假行业,已经发展出一整套流程,到了什么信都能开、什么章都能盖的程度。那些财大气粗的家长也得以骄傲地说:“没有我搞不定的事情!”这种花钱买教育的模式,就更加使人们忽视了留美的前期准备。要知道,中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要跨越教育体制、语言、文化等等方面的巨大鸿沟,非常具有挑战性。但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出去的理由,居然是“减压”!以这样轻松的心态出去,在美国的大学中自然难有表现。等大学毕业,发现本科文凭缺乏价值、需要申请研究院时,则要成绩没成绩,要推荐信没推荐信。由于本科是在美国上的,此时就再难重复中国式的造假。结果,这些学生不管是就业还是升学,都将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

  中国的家长和学生们,如果不在这种急功近利的道路上悬崖勒马,留美就会成为误人子弟的新教育模式。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王岐山:中央巡视组要找出老虎和苍蝇
  • 体育国王杯-C罗进球+红牌 皇马1-2丢冠 视频
  • 娱乐陈好及央视主持张羽卷入刘铁男贪腐案
  • 财经20%个税被指劫贫济富:越没钱交的税越多
  • 科技联想立“军令状”:两年内在华打败三星
  • 博客罗援少将:琉球肯定不属于日本
  • 读书最后逃离大陆的国军:异域孤军沉浮记
  • 教育毕业生爽约创新高:75%雇主遭放鸽子
  • 育儿人贩因小孩聪明卖不出去将其溺死(图)
  • 谢百三:全球股市都在涨 中国股市怎么办
  • 钮文新:日本将把中国当成自动提款机
  • 冉学东:日本经济为何突然雄起
  • 梅新育:CPI和PPI走势背离意味着什么
  • 安邦智库: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增长
  • 叶檀:中国外围经济环境极糟
  • 陈虎:中国房地产崩溃是否已倒计时
  • 徐斌:计划经济时代的通胀记录无意义
  • 丁志杰:五招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
  • 刘杉:家化事件折射金融资本青春病